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传统四大特产

无锡传统四大特产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号称“小上海”。

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

无锡地处太湖北端,是江南蒙蒙烟雨,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

无锡以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跻身于全国二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列。

无锡红色之旅无锡不仅以山水名城,发达的经济文化和令人神往的太湖美景而著称,更是一个富有革命斗争和光荣传统的城市,1923年10月,无锡就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支部正式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领导人秦邦宪,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王昆仑,工农革命运动的优秀领导人严朴等人,都诞生在太湖之滨的无锡。

无锡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是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明)薛福成故居建筑群(清)鸿山墓群(周)泰伯庙和墓(明至清)惠山古镇祠堂群(南北朝至民国)东林书院(明至清)昭嗣堂(明至清)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唐至清)阿炳故居(清)无锡横山梅园风景区内荣氏建筑(民国)国山碑(三国)骆驼墩遗址(新石器时代)宜兴窑址(晋至清)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明)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景区(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无锡市灵山景区(凭借世界佛教论坛特殊升等)国家4A级景区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中国吴文化博览园无锡横山梅园风景区无锡崇安寺风景区宜兴善卷洞风景区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无锡市蠡园公园无锡市薛福成故居无锡市东林书院无锡博物院宜兴竹海风景区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宜兴团氿风景区阳山水蜜桃阳山水蜜桃是无锡著名特产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历史。

有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

水蜜桃的品种很多,其中以早熟的『雨花露』、中熟的『白凤』和晚熟的『白花』水蜜桃为最佳。

不仅色、香、味具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畅销港、澳及海外的无锡特产。

清水油面筋无锡油面筋历史悠久,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是无锡的一大特产。

宜兴毛笋宜兴十万亩毛竹,竹笋鲜嫩可口,且涩味少。

毫茶毫茶条纹紧而卷曲,叶嫩翠绿,白毫披覆,晶莹隐翠,清香鲜醇,别具风味。

(著名的有二泉银毫)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

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

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

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

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银鱼又是江苏传统外贸产品,太湖牌冷冻银鱼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日本人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

将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

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无骨,制成各类应时名菜,不比鲜银鱼逊色。

八十年代太湖银鱼南移滇池,西湖,成为当地的名特产。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

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

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

《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

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睡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

《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

白鱼至是盛出。

谓之时里白”。

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马迹山湖面开阔,盛产太湖白鱼、白虾,堤圩内辟有4300亩精养鱼池。

壳坚、肌丰、膏香的太湖淡水蟹,更别有风味。

太湖白虾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

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

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

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

虾还可入药。

托痘疮、下乳汁,壮肠道。

是强壮补精药。

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长江鲥鱼江阴以水产著名的有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

三鲜中以鲥鱼更称佳绝,向有“鱼中之王”之称。

鲥鱼性猛,游击迅速,鱼鳞锋快,以此搏击其他鱼类,所以又称它“混江龙”。

但又很娇嫩,一离水面,很快死亡,因此鲥鱼难得。

江阴一带出产的鲥鱼,肉质鲜嫩,鳞片富有脂膏,滋味腴美。

杨梅马迹山素有“江南果篮”之称,盛产优质杨梅。

有数百年栽培史,有殿山、潭东、炭团、雪桃等十多种佳种。

檀溪、盘龙两湾的乌梅尤为上品,列为皇家贡品。

现全山有杨梅二千余里,年产量达万担。

惠泉黄酒无锡米品质好,明代时列为皇室御用米,专建“无锡仓”,用以贮存无锡米。

惠泉酒就是以泉水浸无锡米,用独特方法酿成。

泉水只用清冽甘甜有名的无锡惠山二泉水。

无锡惠泉酒、绍兴加饭酒、丹阳封缸酒和福建沉缸酒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酒马山芋头芋头,又称芋艿,古名蹲鸱。

马迹山芋头大、形圆、质糯,味香美,有千余年栽培史,历来名驰苏锡常等地。

小笼馒头无锡小笼馒头,是无锡的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

它选用上等面粉、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

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

馒头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美,秋冬时,馅心中回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

油豆腐干油豆腐干,无锡传统小吃。

将老豆腐用刀切成1厘米厚,逐块放入油锅煎成金黄色,盛入碗中,用剪刀剪碎,浇上熟酱油、甜面酱、葱末、姜末,白糖等佐料即可食用。

此小吃香气诱人,外脆内嫩,颇受市民喜爱。

三鲜馄饨三鲜馄饨,起源于锡山市东亭乡民间,后发展为无锡传统名点。

馄饨以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故称“三鲜”。

并以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皮薄、馅多、汤鲜的三鲜馄饨,是无锡最受市民喜爱的大众化点心方糕方糕,无锡传统名点。

1943年由崇安寺“六芳斋“师傅王禹清引进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

方糕用特制的方型木质模板,筛入糕粉,显出凹型,分别放入鲜肉、豆沙菜猪油等馅心,筛上一层糕粉,刮平,用刀划成块线,上笼用旺火蒸熟即成。

糕呈白色粉质柔软、馅心丰满、具有常有浓郁的江南风味。

萝卜丝饼萝卜丝饼为无锡风味小吃。

制作方法上:将萝卜洗净刨成丝,用少许食盐略腌后,挤去水份,放入葱末拌匀。

另用面粉和冷水调成浆糊状,再用白铅皮做成的椭圆形模勺,底层铺满粉浆,放入萝卜丝,再用面浆封面,放入油锅内煎成金黄色脱模即成,食时美味可口。

酒酿棉子圆酒酿棉子圆在无锡已有百年历史。

它选用上等白糯米粉用热水拌和搓揉,切成方块,用扁筛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圆子。

另将酒酿捣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将煮熟的圆子连汤盛于碗中即成。

酒酿棉子圆软糯香甜,是老年市民的可口小吃。

海棠糕海棠糕,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后逐渐成为无锡风味小吃之一。

它将面粉,酵粉用冷水调成浆状,在特制模具里刷上少许水油,注入面浆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馅心,再用面浆盖面,加上糖猪油丁和红、绿瓜丝、瓜子仁等,盖上撒上白糖的铁板放在煤炉上烤熟。

香甜可口,热食尤佳。

挂粉汤圆挂粉汤圆又称五色汤圆,是地锡传统名点。

它选用上白元7成、上白梗3成,用清水淘净浸入水内,然后带水磨成水粉,装入布袋内用石块压去水份,揉和搓匀,再包入鲜肉、菜猪油、芝麻、豆沙、玫瑰和白糖等馅心。

吃时下沸水煮熟即可,软韧滑爽,馅味鲜洁。

糖芋头糖芋头,是无锡传统名点。

它创制于1858年,它选地方产上等芋头的芋籽,去皮、洗净、放碱,烧至芋籽呈紫红色时再转为火焖,放入红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

具有芋艿酥烂、色泽鲜红、甜汤鲜洁、香味四溢等特点,是老少皆宜的应时小吃。

玉兰饼1850年由无锡孙记糕团店制,因正值玉兰花开时节而得名。

此饼选用糯米粉加开水糅合成小块,做成饼胚,包入菜猪油、豆沙、鲜肉、玫瑰、芝麻等馅心放入平锅用油煎烙,呈金黄色,外皮香脆,内壳软糯,甜咸适口,香味诱人。

烧卖烧卖,是无锡的传统名点之一。

它创制于是1757年。

该点心选用猪腿肉、猪板油、荠菜或青菜嫩叶,加调料拌成菜肉猪油馅心(也可以用肉汁糯米制成馅心)。

用精白面粉加水揉合制成边皮薄,底层厚的皮张,再包入馅心,经蒸熟即成。

具有滋味美,不粘牙等特点。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

“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古语皆鼓舞人们要树立雄心壮志,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心理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人:“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懒洋洋地说:“我在砌砖。

” 第二个工人缺乏热情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高楼!”听完回答,心理学家判定: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只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位技术员;而第三个人心中已经立起了一座殿堂,因为他心态乐观,胸怀远大的志向!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只能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登上五岳的人,才能感觉“一览众山小”;看到大海的人,就会顿感心胸开阔舒畅;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心中没有梦想的人,是普天下最平庸的人;目光短浅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