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中的经典教师形象

电影中的经典教师形象

教师节盘点电影中的经典教师形象电影《四分钟》:面对叛逆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做《四分钟》是偶然间朋友推荐给我的一本德国电影,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在学德语,估计根本都不会去看。

距离看这本电影已经有二三年了,但是留给我的印象始终很深刻。

《四分钟》描写的是80岁的同性恋钢琴教师克鲁格夫人和狱中音乐天才Jenny的故事。

Jenny从小远离父母,替流氓男朋友顶替杀人罪而入狱,在监狱中又失去了腹中胎儿。

钢琴老师不在乎有无薪水,也不在乎学生的多寡,费尽周折将一架崭新的钢琴搬到监狱后,她的钢琴课却因一名学生的自杀而面临被终结的危险。

但是由于对音乐的热爱激励着她继续教授监狱囚犯,直到遇到了Jenny。

Jenny强烈要求学钢琴,但因举止粗鲁遭到克鲁格夫人的拒绝,前者自顾自地弹着流畅、激情、放肆的旋律,后者发现她在音乐上有不可估量的才华,定下了苛刻的条件答应教她。

她用钢琴将Jenny一步步引向了德国青少年钢琴比赛,给了她难得的四分钟和舞台,向世人展现她的天赋,她对音乐的爱和梦,以及她对传统的反叛。

随着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问题也随之不断上升,“问题儿童”和“问题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那么当代教师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呢?这部电影教会了我们把爱放在首位,发挥师爱的力量。

对于学生,教师应该学会以情商带动智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

学生喜不喜欢一门课,往往与喜欢不喜欢这个老师有关。

因此要上好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那么你必须得先爱你的学生。

克鲁格夫人对Jenny的爱是默默的,而当Jenny感受到的时候,那么一切就不同了,她也似乎自然就变得不那么叛逆了。

这部电影更教会了我们,要尊重学生,也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较严重的“问题儿童”,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闪光点放大,让每个“问题儿童”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问题儿童”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一个教师要像克鲁格夫人那样,无条件地忍受一个叛逆的学生,并使学生重新获得了自信,实属不易,而这也是最好的榜样。

设想一下,如果克鲁格夫人把启发、表扬、激励,换成指责、批评、抱怨,那将会完全是另一种情景。

不要科科拿A,就要你独立的见解与现在大多数老师面对叛逆的学生束手无策不同,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的美国,有一位来自加州的菜鸟老师沃森,来到了全美最著名也是最保守的卫斯理女校,教授艺术史;当然,她最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离经叛道,大闹天宫。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美国社会,观念保守,社会风气回归家庭,姑娘们要以相夫教子为神圣使命。

而卫斯理女校,则是生产最贤良的主妇、最优雅的母亲的摇篮。

电影重现了暖金色的怀旧岁月,姑娘们装扮精致,举止淑女,在学习上也能科科拿A,似乎没有不妥。

然而这一切都被一个“不守规矩”的老师给搅乱了。

优等生琼安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C等成绩,她质问沃森老师:“你让我论述布鲁格尔,我写了呀!”“你抄袭了史特斯的评论。

”“我只是参考专家的看法。

”“如果我想知道他的看法,我会去买他的书;我要的是你自己的看法。

”琼安愣了,她一直以引经据典来显得自己知识渊博,从未思考过自己要有什么见解。

“太多的独立会让卫斯理害怕。

”起初,这是沃森一个人的战斗,在这过程里,不仅要和当时的权威抗衡,和学生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作斗争,还要不断说服同样困惑的自己。

在学生们又开始犹豫回到最初的保守时,沃森老师怒了:“现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只是为了让你能计算你为老公做的肉团有多少质量和体积吗?我以为我教的是明日领袖,而不是领袖们的妻子。

你们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女人,我不明白要你们优秀卓越,竟然却是挑战。

”向来自恃清高的姑娘们开始被骂醒了,是要像贝蒂那样好好嫁人,还是赌一把?于是琼安开始对耶鲁法学院的offer跃跃欲试,康妮也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

总之,1953年的那个秋天,因为沃森老师的到来,打开了学生们的心灵之门,认识到了人生之美。

每个学生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老师,但每个学生在内心深处也一定期待着会出现一个能改变他(她)人生轨迹的老师,轰轰烈烈,肆意畅快。

面对委靡的学生不作期望和要求只是引领《生命因你而动听》,讲述的是心怀远大理想的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他的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

影片洋溢着温情,传达了一个教育工作者一生的职业热情及对人性的关爱,信赖。

在5个月的教学过程中,霍兰先生在学生们委靡的状态里找不到工作的乐趣。

再次走进课堂时,他开始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诠释巴赫,用《恋人进行曲》、《G大调小步舞曲》,揭示流行乐和古典乐之间的联系,一点点将音乐知识融入弹奏的曲目中,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教室的气氛如手指在钢琴上的流动舒畅。

女校长的话触及到他,教师有两项工作,一方面是教授知识,另一方面是指引方向。

从此他摆脱了先前教学的枯燥和抽象,用个性,用心灵,用爱,用信任,让僵死的音符充满了活力,让学生在最偶然、最自由的时光里悄悄蜕变,获得信念和成功。

当热爱黑管,竭尽努力却屡屡失败的凌想要放弃时,他让她丢开乐谱,告诉她,你已经熟悉它,它已经在你脑中、指间和心里。

你只是不相信自己。

他鼓励她吹出了心中的晚霞、自信和尊严。

她忘却家庭的压力,享受着音乐给她的乐趣,她成功了。

遇到毫无音乐基础却进了乐队的路易,霍兰用心感受他的努力,拉着他的鞋带,踩着他的脚尖打节奏,陪着他体验此时此刻的练习。

不作期望,不作要求,只是引领。

用打鼓这项活动让他体会到了节奏感和乐感。

受益于他的学生远不止这些。

然而学校为节省开支取消了音乐课,他下岗了。

他虽没有成为伟大的作曲家,却为学生们谱写了最伟大的乐曲。

几十年后,他曾经的学生凌已经成为州长,她说:“霍兰老师对我的一生有深远影响,对我们许多人的一生亦然。

据说他经常在写交响乐,但他没有发达,也没成名,他或会以为自己很失败,但他错了,因为我认为……他的成功比功成名就更甚。

环顾你四周的人吧,这里没有一人不曾受你影响,全因你,我们都成了更好的人。

我们是你的交响乐,我们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我们是你生命的乐章!”霍兰先生手握指挥棒,与舞台上他的学生们,一起演奏了《美国交响乐》,在激昂的音乐里,他留下了他一生的心血痕迹,传达出教学的奥秘:关于鼓励,关于信念,关于信心,关于勇气,关于爱。

这些远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精髓,正是教育中人性的诠释。

面对自暴自弃学生:仁慈地牵你的手鼓励你独自走一位叫马修的老师,用他指挥棒的柔情,给“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带去生命的曙光。

那只挥动指挥棒的手小而有力,就这样挥动着那个属于他们的世界。

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感动能像音乐一样直指人心并再难忘却。

大学里看了这部影片,就被马修的精神和音乐所打动。

千千静听里反复放着“放牛班”的孩子空灵的合唱,马修清澈的眼神总会在眼前浮现。

一位在音乐道路上失意的音乐家,在事业的最低谷来到了问题少年学校“池塘之底”,用他对音乐的激情感化着每一个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少年”。

他珍藏的乐谱被偷,头上被洒蓝墨汁,外形被编成歌曲取笑,甚至被学生胁迫,但他终究没有像校长一样“以暴制暴”,没有像数学老师一样永不说笑,更没有像那个一开始就选择逃跑的老师,他温存、善良、宽容,用自己本不丰满的羽翼去保护那些试图伤害自己的学生们。

在所有“问题老师”里,他是个另类。

亲爱的马修,我多想告诉你,你的爱映衬出这个世界好苍白。

随着影片情节一步步推进,马修和学生的故事一遍遍感动着我的心,也让我一次次回忆着自己受教育的过程。

影片之外的世界,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面对的可能是老师的教鞭,成绩落后的少年忍受的可能是家长的训斥。

我们所受过的教育,有多少能像马修这样的“润物细无声”?又有多少受过教育的人,能像影片开头的白发老人那样:用动情和感激的心去追忆他当年的启蒙恩师?影片最后,被校长开除的马修带着孤儿佩皮诺离开了“人间炼狱”,随着公交车渐渐远去,孩子们的合唱声再一次响起:“是你点燃了我生命的热忱,指引给我荣耀之路……”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教书的先生,更是需要育人的师父,仁慈地牵着你对未来充满犹疑和不知所措的小手,鼓励着你独自走向生命的旅途。

最后,我想引用诗人万夏写给成都的一个句子:“仅你消逝的一面,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恩师终将消逝,但对弟子的启蒙必将永存。

那些曾经启蒙过我的老师们,祝愿您们节日快乐。

给你一卷书、一枚砚、一枝笔,但不替你做选择面对有自闭心理的数学天才,电影《心灵捕手》中Maguire教授的方法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听说有人解出了Lambeau教授写在墙上的方程式,同学们都聚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大教室,想看看这个神秘的数学家。

篮球场上,解开这道数学难题的清洁工小子Will Hunting却在那里狠狠地挥舞着拳头。

骄阳之下,这个沉默的天才被赶来的警察按倒在地。

Lambeau出于对Will Hunting的欣赏,自愿成为其监护人将他保释。

困难的定理就像性感的交响乐,两个男人在数学的世界里惺惺相惜,但奇妙的方程式无法治愈Will Hunting的心理问题。

无与伦比的数学天赋,眼看将毁于不可一世的自闭,无路可走的Lambeau教授只能求助于心理学教授Maguire,希望他能解救Will Hunting。

两人的交谈从一幅画开始:狂风暴雨中的小船,在惊涛的拍打中,船桅即将折断,天仿佛就要塌下来。

此时,任谁都迫切需要一个港湾把自己解脱出来。

这幅画像是Will Hunting的映射。

是的,你有一个借口,就可以让自己平淡地度过一生,那何必要在暴雨将至时,去挑战未知的前路?Maguire教授对Will Hunting说,如果谈及米开朗基罗,你可能会滔滔不绝地说起他的政治抱负,他和教皇的关系,但你无法告诉我西斯汀大教堂的气味,和那天花板的美丽;如果我们谈及女人,你会列出你的喜好,也许你和她们约会过,但你无法告诉我,清晨叫醒身边女人时的幸福滋味;如果我们谈论战争,你也许会引用莎士比亚“共赴战场吧,亲爱的朋友”,可你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战争,不知道战友奄奄一息躺在你身边时的绝望……此时的Will Hunting意识到,什么尖端科技研究,什么混沌数学高级演算,没必要把余生都浪费在不喜欢的东西上,自己并不想成为只会做数学的傻瓜。

以前,自己不喜欢这个世界,所以害怕迈出尝试性的一步,甚至不敢对喜欢的姑娘敞开心扉。

现在,Will Hunting决定挣脱自己的小小世界,去亲历生活。

一如画中的小船,于苍茫的大海中执意前行。

Lambeau和Maguire教授,其实就是Will Hunting的未来样本。

Lambeau教授在学术上平步青云,他希望与Will Hunting继续合作,成就他成为又一个数学界的上帝;而Maguire教授就像Will Hunting生活上的明灯,他远离庙堂,享受自己的生活,尽管这生活有时甜蜜,有时是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