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以下孩子最容易犯得错误,及家长对策

小学三年级以下孩子最容易犯得错误,及家长对策

孩子粗心大意怎么办?不少孩子养成了粗心大意的毛病。

有的是偶尔出现,而有的是经常如此,已经形成了习惯,要改变一种习惯是不容易的。

首先,要找一找孩子形成粗心习惯的客观原因,因为习惯都是环境造成的,要改变习惯,自然要从改变环境着手。

例如,家长是不是细心?家庭环境是不是有条不紊?有没有规矩?有没有要求?是不是溺爱?是不是纵容?据我所知,孩子粗心多是不当的教养方式造成的,主要是:过分的照顾、包办代替、没有规矩、缺乏要求、溺爱纵容,还有的是小时侯不当一回事,忽略了,待到头疼时,习惯已经形成了。

要给孩子立规矩,针对孩子的粗心毛病立规矩,例如,孩子做作业粗心,就立条规矩:每次做完作业都要检查一遍,并监督孩子实施。

孩子不收拾东西,就在家里立条规矩:从哪里拿的,一定要放到哪里去,大人以身作则,也严格要求孩子,绝不放过一次。

不要用说教和罗嗦把孩子说皮了,但是可以感化孩子,例如,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针对粗心的好作品,既风趣又有教育意义,让孩子在笑声中认识粗心不好,对粗心产生反感。

为了让孩子痛感粗心不好,可运用“行为后果惩罚法”,让他尝尝自己粗心的苦果。

例如,上学忘记什么了,决不替他弥补,让他因此而吃苦头,事后和他议论这件事,归罪于粗心,使他自己得出结论: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提醒孩子,但不是烦人地叮嘱,而是提示孩子想到行为的后果,提醒要适时,预测孩子的行为,可能会犯粗心的毛病了,事先提醒一下。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改进,在大人的帮助下,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以积极地反馈,让孩子看到不粗心的好处,从而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孩子粗心不是毛病。

大多孩子都有的,这是孩子爱动的天性。

可是体现在学习和考试上,我们家长往往是非常着急。

追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造成的(以分数多少评判孩子的好坏和升学),另一方面,家长只是注重孩子考试的分数多少。

考试成绩一下来,家长看到试卷,第一感觉是,好多题目孩子都会做丫,只要细心一点都会对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把孩子吓唬一顿、甚至体罚一次。

这样一次、两次、三次,有极少的孩子能够认真起来。

大多数孩子还是依然如故。

家长也非常犯难,不知所措。

我的看法是,第一不要体罚孩子,也不能不闻不问。

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建立友善的关系。

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

家长自己要好好的总结自己,把自己过去的毛病,不要在孩子身上在次重现。

用什么样的方法,家长自己去揣摩。

家长的阅历要比孩子强很多,但是你以大自居、家长的气魄去教育小孩,一般是不成功的。

现在家长简单的教育方式很难去管理好自己的小孩。

你不但要负责孩子身体的成长,还要下大力气揣摩小孩的心理,把他的心理变化掌握在你的手中。

一定不要怕费力气和时间。

只有你掌握了他的心理,你才能找到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当孩子作错了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分析他作错的原因,去分别对待。

但是一定是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

并且是对重复性的错误,就要采取严厉一点的方法去管制了。

家长还要帮助孩子,给他改正错误的方法和时间。

家长要和孩子《同步成长》,小孩每一年龄段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是不同的。

所有家长也要不断的进步。

夫妻双方还要配合好,不要同时来教训孩子。

一人教训,另一人要讲道理。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红脸和白脸的效果。

家长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解决孩子的粗心就是小菜一碟了希望你能够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做事回头看的习惯就是你每做完一件事就回头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及时发现及时改要坚持一定能改掉粗心的毛病。

一般而言孩子粗心的原因有二:1、视觉记忆力与辨识能力很低。

2、做事没有责任心。

针对这种现象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1、经常给他讲细心的好处,并让他亲自体验。

比如课堂上经常让他们观察图画,有时有意让其对比两幅容易混淆的图或事物,让其找出细微差别,或是让其快速找出画中隐藏的一些内容。

2、对学生做题时要求其认真检查。

往往在学生作业做完后,我不是立即让其拿来让批改而时给其少量的时间让其指着字进行检查,然后再给其批改。

批改中遇到有的学生马虎做错时,我不明确指出其错误,而是让其再仔细观察有没有马虎的现象出现,往往这时学生会自动发现自己写错的字,或是做错题的原因,然后让其再去更正,让其体会粗心的害处。

当其检查后,完全正确时,我往往会及时给予表扬。

3、让其自己定下如果粗心的话要怎么受罚。

经大家商议一致同意如果总是粗心,就要帮班里整理大家扔的废纸一天(班内设了废品再回收箱,大家废纸一张张地整理好累积起来,卖到废品收购处作为爱心基金)。

由于很多家庭都是“四二一”式的,孩子的生活能力很差,责任心不强,导致其做事粗心马虎,针对此我采用两种方式:1、培养其生活有序。

不少学生做完作业后不整理,东西乱丢,所以我常要求学生学会有序生活,自己能做的事要多做。

为此班内设置记事本,记下每月家长对其在家自立能力的评价,并时常开展评比活动,比比谁整理东西最快,谁一个月没有一次丢三落四的现象。

2、训练其多做细活,培养其耐心、责任心:课堂上时常训练学生写相近字,看谁能完全写对,比如“日”与“曰”、“斑”与“班”、“已”与“已”等,引导孩子注意笔画的区别,点与捺的区别等等;举行写数比赛,从1写到200,看谁写得又对又快,且没有涂改现象;班级卫生中,让每个学生都分到一块固定的责任区,比赛谁能保持每天的清洁;鼓励家长在家多让学生做洗碗、整理衣柜等细活。

所谓粗心,从心理学分析,就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的差错。

值得老师和家长朋友注意的是,如果粗心马虎形成习惯,成为一种性格缺陷,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在升学、毕业这类大型考试中,因为粗心而导致失败,最终个人失去升学的机会,家人多年的付出也会付之东流;或在工作岗位上由于粗心马虎造成重大事故,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一定的损失,自己也被处罚,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现在,中小学生粗心马虎的现象很普遍,尽管老师家长一再要求孩子要认真仔细,但孩子还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那么,如果孩子学习粗心马虎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责任感。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事感兴趣,他就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努力干好此事,同时他也会积极关注并认真仔细地对待它。

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克服粗心大意的重要前提。

增强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即让孩子懂得如何认真正确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学习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其次,要求孩子重视基本知识基础概念的学习。

我们大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但学得不好就一定考得不好。

有些孩子在学习中出现差错,不一定就是他的粗心马虎所致,实际上是他对一些基本知识没有真正掌握,或缺少相应的基础知识训练。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听懂听好每一节课,不懂就问老师,不要留尾巴;作业要及时、准确、快速、独立地完成;如果出错,就要立即重做改正。

长期坚持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第三,要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让孩子自己学会调节情绪。

考试时,有许多孩子比较紧张,即使平时学习很好也会导致考试失败,这主要是和孩子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有关。

一般来讲,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紧张情绪的表现有两种:一是对较容易的题目放松警惕,常在没有看清题目要求的情况下急忙做题,结果答错题;一种是一看到自己复习时没有见过的所谓“难”题,心里一下子特别紧张起来,甚至大脑出现一片空白。

这也是学生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

正确的应试方法应该是:自信地走进考场,试卷发下来之后,先整体浏览一遍,将自己在复习中已熟练掌握的题目,简单的自己会做的题目先做,一时不会做的题目留在后做。

等自己完全有把握得到的分数全部得到之后,再从容地处理那些“难”题。

如果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着急紧张,你要这样想:我做不出来,也许别人也做不出来,这样你就会很冷静地继续思考,没准儿真还能做出来。

第四,家长和老师可以经常给孩子做一些心理训练,以培养孩子认真仔细的习惯。

比如,辨认错误图形训练,让孩子根据给出的正确图形,在许多相似的图形中找出错误的图形,这对要运用识图绘图的数理化生等学科和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还可进行文字符号校对连线训练,这对孩子的语文、外语等文科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

第五,家长和老师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改错本,经常带在身边,让孩子注意集自己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错句、病名句、错字、错题,集中针对错误,进行改错训练,这样补救措施可以让孩子通过反复对比和辨别,避免易错的地方反复出错。

以上这些帮助孩子克服粗心马虎毛病的方法,老师和家长不妨试试看。

我们深信,只有我们教育引导得法,只要孩子有决心改掉这一毛病,总有一天,粗心马虎会离我们而去的。

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这种毛病,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

一般说来,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导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因为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二是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三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四是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对于粗心孩子的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

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因为粗心,作业或考试不太理想,那么,你可以适当对他进行一点小小的惩罚。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

那是由于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所以家长要改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为有了责任心,他自然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

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

做的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的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再做一次。

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

孩子是太紧张,压力太大了。

她自身已经对自己的要求够高了,家长和老师都别再给她施加压力了。

您仔细观察孩子,看她平时做题是否粗心,如果平时也是,那表示她不是粗心,而是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

因为您想,她在任何情况下写自己的名字是否绝不会出错?那说明她很熟,她不熟的事才会出错。

如果她只是考试才错,平时很少犯粗心的毛病的话,那表示,她真的就是太紧张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