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南亚及印度

(完整版)高三区域地理复习南亚及印度


乞拉朋齐
四、人口和宗教 1、人口数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人口超 过一亿。以 白色 人种为主,
2、三大宗教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佛教为主: 斯里兰卡 印度教为主: 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为主: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度
一、印度概况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度斯坦 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受_西_南__季_风__影_响__,_旱__涝_频_发__;人__口_多__,_压_力__大__。
【练习4】读南亚某地气候资料图, 回答问题: 1)该地最热月气温大致在 32 ℃左右, 最冷月气温为 24 ℃,这一气温特点说 明该地 地处热带,终年高温 。 2)该地为何最热月份不在7月? 7月云雨量大,削弱太阳辐射多,降水 造成的降温幅度较大。 3)该地_7__月降水最多,多达__5_0_0__mm。 该月前后一段时 间降水特别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大陆高温低压吸引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雨水。
少) ,其原因是_____ ___南__坡__为__迎__风__坡______。 (2)近年来,图中乙 乙
所在国家发展迅速,备受全世界关注的行业是
__计__算__机__软__件__业____
(3)乙所在国家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其发展农业的
优势是_世__界__文__明__古__国__农__业__发__展__历__史__悠__久__;_耕__地__面__积__广__大_ ; _热__带__季__风__气__候___,__雨__热__同__期__,__有__利__于__农__作__物__的__生长
⑴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
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⑵从乙地经丙地,前往
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⑶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B )
2、读南亚地区略图(图14)完成有关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能反映C地气候特点的是 乙 ;该气 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 。
(2)图中D河是 印度 河,是 巴基斯坦 (国家)重要的灌溉
水源。
(3)图中E处山地是 喜马拉雅 山,它的形成原因是

(4)分析C所在国发展农业的主要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水旱灾害频繁
⑴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淤积, 排水不畅; ⑵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夏秋多飓风活动; ⑶水文: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大河流经入海,水 网密布;7—9月的雨季,孟加拉湾潮水上涨,多风暴潮; ⑷植被: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 力弱。
南亚雨季景观图
印度为世界第一养牛大国,鲜奶及奶制品产量位居世界 第一,印度乳牛业发达的因为: ①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热带草原面积广大,饲料丰富; ④加大了科技投入,培育了良种牛,重视了疫病防治工作
【练习4】读南亚某地气候资料图, 回答问题: 4)该地_1_0月至_5_月是旱季,形成的原 因是受 冬季(东北)风的影响。 5)该气候类型为 热带季风 气候,其 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分别是: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 不利:①西南季风进退不稳定,容易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人口众多,人口增长过快 (满足不了需求);生产技 术落后;单产低。
2、不利条件 农业生产受气候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强——涝灾,西 南季风弱——旱灾
易涝区主要分布: 在恒河三角洲
易旱区主要分布 在德干高原内部, 恒河平原及印度河 平原地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析恒河三角洲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南亚降水的时间分布
西南季风强的年份,雨季来得早退得晚—涝灾
西南季风弱的年份,雨季来得晚退得早—旱灾
3、南亚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讨论】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异同。
孟买
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中部的天然植被为草原 (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因为:
德干高原为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中部的天然植被为草 原(其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因为: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农业生产 4.主要作物及其分析
种 类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 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 地区
平原地形,降水充足
小 德干高原西北部, 小麦、棉花耐旱能力强,这
麦 恒河中上游地区 些地区地势平缓,降水少,
棉 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日照充足。
茶 东北部低山坡
多雨及排水好的低山坡
黄 麻
恒河三角洲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中、印、孟, 注入孟加拉湾
C B
A
热带雨林气候
D
西南季风异 常的年份
(2)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分雨季(6月—9 月,盛行西南季风)和旱季(10 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不利: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 旱灾害频繁; ➢治理措施:修建水利工程(雨季排 涝,旱季灌溉)。
9、甲、乙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之一是( B ) A、首都为全国最大城市 B、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谷、棉花等 C、绝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D、绝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1.下表为印度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在世界的位次表, 据此回答问题:
类别 谷物 棉花 大豆 花生 油菜籽 甘蔗 茶叶 烟草 黄麻
位次 3 4 5 1
读“河口位于回归线附近的两条河流的位置示意图 ”
12、甲、乙两河流域突出的地理特征有( C ) ①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偏低 ②居民以黄种为主 ③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④是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山脉南坡降水

量比北坡_多___(多或
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印度
孟加拉国
阿拉 伯 海
10 °
马尔代夫
70 °
孟加拉湾 斯里兰卡
80 °
90 °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1、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东濒孟加拉 湾,西滨阿拉伯海。
2.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10°N-30°N, 70°E-90°E之间
3、三类国家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中国邻国)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邻国)孟加拉国 岛国: 斯里兰卡(大陆岛)、马尔代夫(珊瑚岛)
2
2141
1)从表中可以看出,印度的经济特点是( )
A、世界农业生产大国 B、农业现代化A程度高
C、农产品以出口为主 D、经济原料充足,工业发达
2)印度农产品产量很大,但出口量相对很少,其原因是( )
A、工业发达,农业原料消费多
C
B、畜牧业发达,饲料需求量大
C、人口众多,消耗农产品多
D、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不合格
读“河口位于回归线附近的两条河流的位置示意图 ”
10、下列城市中,位于乙河口三角洲地区的是( D ) A、开罗 B、孟买 C、圣保罗 D、加尔各答 11、甲河中上游地区是所在国家小麦的集中分布地区,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其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 主要有( ) A ①降水十分丰富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水源丰富 ④高产良种的推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汛期
春汛:3—5月为积雪 融水补给,夏汛: 6—9月为雨水补给。
一个夏汛,补给:雨 水和冰雪融水
含沙量 含沙量大
含沙量较大
冰期 无

凌汛 无

3、南亚气候 ➢高山气候:南亚北部
➢热带雨林气候 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尔 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 带雨林气候
高 山
热带沙
气 候
漠气候
冬季风
热 带 季风气 候
孟买
①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 大; ③为古老的侵蚀高原,地形 平坦,水汽抬升少,降水量 小。
3、南亚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风向
风向
冬季呈逆时针
夏季呈顺时针
【例】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
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⑴~⑶题。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二、自然条件 3、南亚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塔尔沙漠成因:
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降水少。 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降水较 少。 历史上对印度河的过度开发, 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印度河和恒河的水文特征有何异同?
流量
印度河
夏季流量大,冬季流 量小,季节变化大
恒河
雨季流量大,旱季流 量小,季节变化大
印度——未来的人口第一大国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穆莫泰姬·玛哈尔——泰姬陵的主人
二、历史文化
印度人用餐
三、农业生产
(1)农作物及其分布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
(2)试评价印度农业生 产的条件。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耕地 面积大;土壤较为肥沃;灌 溉水源充足;光热充足,雨 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
(1)A、B、C、D四城市的
名称分别为:
A、 新德里

B、 孟买

C、 加尔各答

E
F
D、 班加罗尔

(2)在A、B、C、D四城市中, C 是麻纺织工业中
心, B 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D 是新兴电子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