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认可度投票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基于认可度投票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基于认可度的投票管理系统的设计摘要:实现多候选人电子投票方案,解决投票中因群体人数失衡导致出现的结果偏向性,结合随机密码登陆机制,为采用投票选优的评价形式提供了公平、公正、安全、便捷的方案支持。

关键词:认可度;投票;随机密码;多候选人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design of voting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acceptability xu jiangdo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er,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n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t:achieved a multi-candidate electronic voting scheme and solved the voting process du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numbers of voters led to the result of bias.a random password mechanism was used in this system.it provides a fair,just,safe and convenient scheme.
keywords:acceptability;voting;random
password;multi-candidate
一、引言
为鼓励学生,树立榜样,宣传典型,许多大学都有如“校园十佳”等评选优秀学生的活动。

举办此类活动为了照顾全面,体现公平,往往采用根据各院系人数的多少按比例分配候选名额及选民名
额的做法。

这种方法简单,但容易导致结果不公平、不公正。

以投票人数的多寡做为最终结果来衡量效果并不能代表最终的民意[1]。

认可度,做为测评一名同学被大家接受的程度,可以很好的代表其在同学心目中的优秀与否。

因此,本文以认可度为指标,提出设计了基于认可度的电子投票管理系统(amis)。

二、基于认可度的投票法
(一)候选人的生成
候选人首先应为优秀的、符合既定标准的人员,因此候选人应经过筛选后再确定。

本文按照(最终名额数(z):候选人总名额数)1:3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总名额数(hz)。

各院系做为候选人推荐单位,其候选人推荐名额由其院系学生数(yxxsh)占全校学生总人数(qxxszrs)的比例决定。

各院系分得名额数(yxz)为:yxz=[hz*yxxsh/qxxszrs]
各院系推荐前yxz名同学参与全校竞争。

这样既保证了优秀人员做为候选人又照顾到各院系的人数。

(二)选民的确定
为了让结果影响到每一位同学,也为了让结果最大程度的代表同学们的意愿,本文设计的投票选民为每个班级最能代表大家意愿的同学担任,人数为每个班级人数的10%(四舍五入)。

(三)投票方式
候选人与选民确定之后,经过对候选人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后进行投票选举。

投票方式及名额如下:
1.本院系内的候选人:从本院系内的所有候选人中选出
[z*yxxsh/qxxszrs]+1个人选
2.本院系外的候选人:从本院系以外的候选人中选出
z+1-([z*yxxsh/qxxszrs]+1)个人选
(四)统计结果
经过投票之后,每位候选人都将或多或少的得到选民投出的选票,其中:
院系内认可度=获院系内选民所投票数/院系内选民人数
院系外认可度=获院系外选民所投票数/院系外选民总人数
认可度=院系内认可度+院系外认可度
基于以上方法,本文设计了amis的体系结构。

三、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的体系结构
系统采用流行的b/s模式,完成系统管理和选民投票的构建。

为了便于投票,从结构和功能上系统采用3层体系结构:接口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如图1所示。

图1中,接口层位于客户端,即web浏览器;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主要的应用处理任务如处理接口层的http请求以及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和交互;数据层位于底层,主要处理应用层对数据的请求。

(二)开发工具
系统的开发采用php语言,以mysql为后台数据库,结合
javascript构造应用程序。

用dreamweaver mx来制作网站框架。

(三)系统框架
系统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主要由以下6部分组成:
1.候选人信息发布及维护:经过筛选后被确定为候选人的人员注册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先进事迹,经系统管理管理员审核合格后予以对外发布。

候选人信息可以在网络被普通同学及选民同学查阅。

2.随机密码生成器:在电子投票协议中,如何保护投票者的隐私以及确保投票有效可验证是研究的重点[3]。

为了使投票结果具有可信性,同时为了保障选民的权益,本文为每位选民分院系设置一个10位的随机密码。

密码的构成如图3所示。

随机密码生成以后,按院系随机分配给本院系的选民,选民根据手中的密码登陆投票mis进行投票。

1 2
3 4
5 6 7 8 9
图3 随机密码结构图
随机密码的使用也可以做为院系内外的标志,为计算院系内外认可度的计算提供了方便。

同时随机密码的使用使得本系统具有安全的投票方案应具有以下性质[2]:
匿名性。

任何人都无法将一张选票和某一投票者联系起来。

惟一性。

只有有资格的人能提交一张合法的选票,冒充他人选举则一定能被追踪到。

完整性。

所有合法的选票都能被正确计入。

稳固性。

不诚实的投票者不能破坏选举。

可验证性。

选举的结果可以被检验,任何人无法伪造选举结果。

3.统计结果:当投票结束以后,计算出每位候选人的院系内得票数和院系外得票数以及认可度。

4.排序:根据认可度的高低排序。

5.导出:将结果导出到office中。

6.投票:选民根据分配的随机密码登陆到投票界面,分块预览各位候选人的个人信息及先进事迹材料,并进行投票。

为了方便选民投票,本文设计的投票页面如图4所示。

(四)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总体上是采用一库多表的形式,建立“amis库”。

根据系统的总体框架,建立候选人基本信息表、选民记录表。

此外,为便于对访问系统的人员进行管理和限制,建立管理员信息表,保存分配给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表与表之间通过关键字段进行合理连接,能实现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的有机结合、分析和输出。

四、结论
本文设计的amis,解决了按比例分配推荐候选人的选举形式中因选民人数不均衡导致的结果具有偏向性问题,特别是加入随机密
码特性,增强了投票计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投票者可自行确定投票结果;投票过程及其结果是公开的,而且,满足新的多个特性,如无争议性、自计票性和秘密计票性。

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琪.投票与民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
报,2007,15(1):85-88
[2]魏怀鉴,鲍皖苏,隗云.无可信中心的电子投票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7):2159-2160
[3]徐广芝,叶震.秘密计票的多候选人电子投票方案[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9):1462-14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