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业催化原理》讲义.ppt
《工业催化原理》讲义.ppt
1、烃与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反应生成活泼碳正离子; 2、活泼碳正离子引发烃的链式反应。
三、催化裂化催化剂
1、无定形催化剂
如SiO2-Al2O3催化剂(早期的催化剂,Al2O3中嵌入 Si,表面呈酸性)
2、分子筛催化剂 活性高,选择性好,现普遍采用的催化剂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5
第一节 催化裂化 四、催化裂化反应工程
11
第三节 催化加氢和脱氢 一、反应类型
1、催化加氢 (1)烷烃裂化; (2)苯制环己烷等。
2、催化脱氢和氧化脱氢 (1)丁烯脱氢制丁二烯; ((23) )C长5链烯烷脱烃氢脱制氢异制戊长二链烯烯;烃; (4)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5)醇催化脱氢或氧化脱氢制醛、酮;
(6)石脑油催化脱氢制芳烃。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进气
气体出口 旋风分离器
稀相
气泡相
密相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8
第二节 催化重整
一、催化重整反应
1、加氢-脱氢反应;
2、异构化、环化反应;
3、芳构化反应。
二、催化重整催化剂 1、Pt/Al2O3催化剂(20世纪50年代); 2、Pt-Re/Al2O3、Pt-Sn/Al2O3等催化剂(1968年以来)
轴向混合显著
。。
。。
。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7
第一节 催化裂化 四、催化裂化反应工程
再生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章 石油化工催化过程
主要内容:催化裂化、 催化重整、 催化加氢和脱氢、 烃类选择氧化、 烷基化和歧化反应、 烃类异构化和芳构化、 催化水合和脱水反应、 烯烃的二聚和齐聚、 工业聚烯烃催化反应、 均相催化反应等 工业过程的反应特征和规律。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第一节 催化裂化
一、裂化反应
2
第一节 催化裂化
4、芳烃侧链的断裂;
ArCnH2n+1
ArCmH2m-1(带有烯烃侧链的芳烃) + CpH2p+1(烷烃)n=m+p
5、环烷烃裂解为烯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nH2n
CmH2m(烯烃) + CpH2p(烯烃) n=m+p
6、氢转移;
环烷烃 + 烯烃 芳烃 + 烷烃
7、异构化; 烯烃 异构烯烃 烷烃 异构烷烃
12
第三节 催化加氢和脱氢
二、炔烃加氢
1、催化剂: Pd / α-Al2O3催化剂。
2、加氢机理: (1)Eley-Rideal (ER)模型;
催化剂与一个反应物分子吸附活化后,再与另一个反应物分 子反应生成产物,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2)Langmuir-Hinshelwood (LH)模型;
催化剂分别与二个反应物分子吸附活化后,再进行反应,生 成产物,表面反应为控制步骤。
每个反应器的LHSV,h-1 占总催化剂的百分数
1 502 433 69 65.5 27.0 脱氢,脱氢异 构化 5.5 15
2 502 471 31 79.5 14.0 脱氢,脱氢异构 化,加氢裂化 2.4 35
3 502 496
6 90.0 10.5 加氢裂化,脱 氢环化 1.7 50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第四节 烃类选择氧化
一、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1、催化剂: Ag/α-Al2O3催化剂 (加少量Re, Cs, Li等);
2、催化反应机理: 乙烯与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反应生成产物。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9
第二节 催化重整
三、催化重整反应工程 1、三反应器工艺流程:
净气体 原料加热器
反 应 器
原料
热交换器
产物分离器
产物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0
第二节 催化重整
三、催化重整反应工程 2、典型操作条件:
反应器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温度降,℃ 辛烷值 辛烷值增加 基本反应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第一节 催化裂化
8、烷基转移;
C6H4(CH3)2 + C6H6
C6H5(CH3) + C6H5(CH3)
9、低分子量烯烃的歧化
2H2C=CHCH2CH3
H2C=CHCH3 + H2C=CHCH2CH2CH3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
第一节 催化裂化 二、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4
第三节 催化加氢和脱氢 四、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1、催化脱氢(Fe系催化剂,高温蒸汽下进行); 2、氧化脱氢(脱出的H2立即氧化成水,同时向反应供热); 3、氢氧化脱氢(新的研究,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第三节 催化加氢和脱氢
五、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
1、催化剂: 1966年:P-Mo-Bi 三元催化剂体系; 1975年:发展为P-Mo-Bi-Ni-Fe-K 六元催化剂体 系。
2、催化作用机理(氧化-还原机理) (1)烯分子在催化剂上吸附,并脱去α-H,生成
烯丙基型吸附态(速控步骤); (2)烯丙基型吸附态与催化剂表面的晶格氧反
应,生成二烯和水(快步骤)。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第三节 催化加氢和脱氢 三、苯加氢(制环己烷)
1、催化剂: (((123) ) )NNPtii///AASillO22OO2催33催催化化化剂剂剂;。;
2、可能的机理: 苯的大π吸附,逐步加氢,无明显控制步骤。
3、反应过程分析 (1)多级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
(2)填充骨架镍的液相反应器
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工艺
裂解产物
再生器
反应器
空气
原料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6
第一节 催化裂化
四、催化裂化反应工程
提升管反应器
。。
雾流
。。
。。
。。 。。
N气体 ≈ 1.2 x 106
。。
Re
。。
。。
。。 。。
滑动比例
。。
。。 。。 。。 。。
V气体 V催化剂
≈
2.5~
3.5
。。
。。
。。
。。 。。
1、烷烃裂化为烯烃和较小的烷烃;
CnH2n+2
CmH2m(烯烃) + CpH2p+2(烷烃) n=m+p
2、烯烃裂化为较小的烯烃;
CnH2n
CmH2m(烯烃) + CpH2p(烯烃) n=m+p
3、烷基芳烃脱烷基为芳烃和烯烃;
ArCnH2n+1
ArH(芳烃) + CnH2n(烯烃)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