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填空题+问答+论述

政治经济学-填空题+问答+论述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填空+问答+论述)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5.商品是和的矛盾统一体。

6.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7.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决定的。

8.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决定的。

9. 商品的价值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10.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1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与存在的矛盾。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和的统一。

13.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14.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1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和。

16.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和两部分。

1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的转化形式。

18.剩余价值既不能,又不能,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19.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0. 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21.资本主义再生产是和的统一。

22. 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又是的重要源泉。

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为前提的。

2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5. 和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26.产业资本循环依次要经历、、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27.产业资本循环是和两个过程的统一。

28.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和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

29.资本循环重点是考察资本运动的,而资本周转考察的重点是则资本运动的。

30.资本的周转时间是和的总和。

31.生产资本按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32.资本周转速度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3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属于资本。

34.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和两种。

35.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的比率。

36.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37.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从实物形态上分为和两类,相应地,社会生产分为和两大部类,这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基本理论前提。

38.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引起提高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

39.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公式是。

4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根源是。

41.成本价格产生后,商品的价值构成是。

42.当把剩余价值当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43.平均利润率是同的比率。

44.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执行的职能。

45.商业利润来源于。

46.剩余价值是利润的,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

47.由商品的加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48.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动以为中心上下波动。

49.借贷资本产生后,在借贷关系下,平均利润要分割成和两部分。

50.股票价格用公式表示是。

51.利息率低于而大于零。

52.任何形式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者凭借而攫取的收入。

53.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54. 必然引起生产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

55.金融资本是和相互融合产生的新型资本。

56.金融资本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 ,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

57.垄断价格包括和两种形式。

58.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经济上的所获得的超过的高额利润。

59.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使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银行由变成。

60.垄断条件下居主导地位的竞争形式是。

6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与相互结合的资本主义。

62.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一般是要实现以下四大目标:、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

63.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6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有、、、。

65.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一是;二是。

66.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

67.当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68.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代替商品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

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4.汇率变动会对经济产生那些影响?5.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6、资本经营方式主要有哪些?7. 资本的周转时间、周转次数与周转速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8、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9、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有什么不同?10、为什么资本家想方设法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教材第四章最后部分)11.简要说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内容。

12、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为什么生产资料必须优先增长?13、按主体的不同,信用可分为哪几种。

14、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15、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16、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构成实体。

17、垄断是怎样形成的?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2.试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试述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

4、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5、试述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

(教材第十一章第三节)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3、生产力、生产关系4、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和发展的运动规律 5. 使用价值,价值 6.物质承担者,表现形式,内容或基础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劳动二重性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10.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1.价值规律 12.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13.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14.剩余价值率 1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6.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17.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18.在流通中产生、离开流通而产生19.劳动力成为商品 20.相对剩余价值 21、物资资料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22、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23、个别资本增大24、资本积聚、资本集中25、竞争、信用26、购买、生产、销售;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7.生产过程,流通过程 28.并存性,继起性 29.连续性,速度 30.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3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32.周转次数,周转时间33.生产资本 34.物质(有形)磨损,精神(无形)磨损 35.预付可变资本36.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37. c、v、m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第Ⅰ部类、第Ⅱ部类38. 资本有机构成 39. Ⅰ(v+m)=Ⅱc 40.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41.成本价格加上剩余价值(K+m) 42.利润 43.社会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 44.商品资本(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45.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生产的剩余价值 46.实质,转化形式47.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48.生产价格 49.企业利润,利息 50.股息/利率51.平均利润率 52.土地所有权 53.平均利润 54.自由竞争,垄断55.银行垄断资本、工业垄断资本 56.参与制,个人联合 57.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58.垄断地位平均利润 59、普通中介人,万能垄断者 60、垄断竞争 61、垄断资本,资产阶级国家政权62、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6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6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65、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66.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67.跨国公司 68.资本输出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略)2.怎样理解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略)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货币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由货币的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4.汇率变动会对经济产生那些影响?(见教材汇率部分)5.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什么?答:G—W—Gˊ这个资本运动的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的共同本质,即货币通过运动发生增殖,并由此转化为资本。

所以G—W—Gˊ实际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又叫做资本的一般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的总公式G—W—Gˊ是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相矛盾的。

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按照价值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不会引起价值量增加的,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然而资本的总公式却表现出资本从流通中取回的价值量大于投入的货币量,这就产生了价值规律与资本总公式之间的矛盾。

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6、资本经营方式主要有哪些?(教材第四章第二节)7. 资本周转速度可以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方面来考察。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转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在一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就是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周转速度越慢。

而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在一年内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周转速度越慢。

8、为什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答: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资本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取决于能获取多少剩余价值,这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因。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以追逐剩余价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

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并不断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自行克服其基本矛盾。

相反,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尖锐和复杂,最后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新的生产方式所替代。

9、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有什么不同?首先,划分的依据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