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④B. ③C. ②D. ①2. 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 100 250B. 100 350C. 500 350D. 500 250【答案】1. D 2. D【解析】【1题详解】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中的等高线大致向西南凸出,则河流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再转向正北,则地势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则河流的集水方向①为垂直且指向海拔低处,故D正确,④与等高线不垂直,故A错误;则等高线数值a>300米,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海拔高度为500米;b外侧的等高线数值为小数值300米,则b数值遵循“小于小的”,则b的海拔高度在100-300米之间,为盆地,海拔低,为河流的集水区,则②③箭头应该指向b,则B、C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图中的等高线大致向西南凸出,则河流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再转向正北,则地势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则等高线数值a>300米,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海拔高度为500米,排除A、B选项;b外侧的等高线数值为小数值300米,则b数值遵循“小于小的”,则b的海拔高度在100-300米之间,排除C选项。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难度大,明确“河流的集水方向是垂直等高线从高处指向低处”和闭合等高线内数值的判读。

河流发源于山谷中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河流的集水方向是垂直等高线从高处指向低处;在等高线中存在闭合等高线,则闭合等高线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则闭合等高线内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 50mB. 55mC. 60mD. 65m4.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 15mB. 40mC. 65mD. 90m【答案】3. C 4. C 5. B【解析】【3题详解】读图,图示等高距是5米,区域内海拔最高处在右上角,海拔80-85米。

最低处在右下角,20-25米,最大高差范围是55-65米之间,可能为60米,C对。

A、B、D错。

故选C。

【4题详解】图中①②③④四段等高线最密集的是③处,说明坡度陡,附近河水流速最快,C对。

图中①、②、④处的等高线较稀疏,说明坡度缓,水流速度较慢,A、B、D错。

故选C。

【5题详解】图中等高距是5米,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在①盆地的峡谷出口处,河流两侧连接三条等高线。

坝顶长度图上距离约0.5-1厘米,实际长度范围25-50米,约为40米,B对。

A、C、D错。

故选B。

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差可能为l80米B. 长度约为6千米C. 走向为东北-西南D. 穿越山脊地区7. 沿图中M—N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A. B.C. D.【答案】6. A 7. C【解析】【6题详解】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每隔100米一条等高线,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点海拔约为0-100米,最高点约为100-200米,所以相对高差约为0-200米,A项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介于0-200米之间,A项正确;按照图中比例尺,规划公路的长度约为3千米,B项错误;题干中说,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说明规划公路的走向是西北—东南,C项错误;根据图示,规划公路所穿越的地区是位于两座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区,即鞍部,D项错误。

故本题选择A。

【7题详解】读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根据M—N剖面线起点海拔M点300~400米,N点海拔100~200米,最高点海拔300~400米,最低点海拔0~100米,靠近N点有小段海拔大于200米,结合沿线地形类型判断地形剖面图为C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择C。

8.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看到的景象,分别是A. ②④③①B. ③④①②C. ②④①③D. 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不同方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详解】根据甲乙丙丁所处位置分析,乙处海拔最高,丙处海拔最低,丙乙正相对,所以①对应丙,④对应乙;甲的左侧海拔高,丁的右侧海拔高,②对应甲,③对应丁,因此选C正确。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A. 28B. 34C. 36D. 4210. 3月21日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9. B 10. C【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地图的基础知识。

【9题详解】黄土能够达到最大厚度是海拔最大高度减去基岩最低高度,需要读出基岩和黄土表面的最大以及最小高度,交叉相减。

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分析,甲地黄土表面高度800-805米,底面高度830-835米,根据高差计算,最大厚度不超过35米,最小厚度大于25米,所以厚度最大值是35米以下的数字最大值,B对。

A、C、D错。

故本题选择B。

【10题详解】根据等高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原则(等高线向高值凸出,则此处海拔低,即为山谷线”,而“凸低为高”指的是等高线向低值凸出,则此处海拔高,即为山脊线)3月21日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丙地地势高,且没有地形阻挡视线,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是位于西侧山脊上的丙地。

甲、丁两地被山脊或山峰阻挡,看不到日落,排除A和D;乙地位于山谷中,被丙处山脊阻挡,也看不到日落,排除B。

故本题选择C。

11.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B. 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C. D处可能形成瀑布D. 索道长度可能为50米【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该图的等高距为25米,AB之间相隔两条等高线,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50米左右,相对高度肯定小于索道长度,所以索道长度是大于50米,故D选项不正确;由图中AB为空中索道可知,该地为山谷才能出现索道,因此E和D都比C地势较高,B比A地势较高,因此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A选项错B选项正确;D处是山脊处的陡崖,形成不了瀑布,C 处是山谷处的陡崖,C处才可能形成瀑布,D选项错。

故本题选择B。

【点睛】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12.设M(0°,30°E)、N(30°S,30°E)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H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B. 每年有两个时刻Hm=HnC. 每年有10个月以上Hm≥HnD. 任何时候都是Hm≥Hn【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详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时Hm达最小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Hn达最小值,所以可以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同一天达到最小值,A错;当太阳直射在15°S时,Hm=Hn,一年这样时候有2次,B选项正确;每年最多10个月时间Hm≥Hn,不是10个月以上,当太阳直射点大于15°S时,太阳直射点在15°S到南回归线之间时Hm<Hn,C错、D错。

故本题选择B。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完成下面小题。

13. 此时,北京时间为A. 9时20分B. 11时20分C. 21时20分D. 23时20分14. 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13. B 14. A【解析】【13题详解】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因此NM之间为白昼。

由此推算出东经130度为正午12点所在经线。

从而推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120°E)为11时20分,B项正确。

故本题选择B。

【14题详解】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南北回归线度数增大,北半球夏至日,此纬线距直射点的纬度差更大,所以对应昼长会变短,MN之间的经度差将减小。

因此A正确。

故本题选择A。

一小孩身高1.5米,隔河观察正午塔影情况。

发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长,且塔尖的影子正好位于他的立足处(见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地位于A. 北半球热带B. 北半球温带C. 南半球温带D. 南半球热带16. 该河受侵蚀较强的是A. 东南岸B. 西北岸C. 东北岸D. 西南岸17. 若塔高70米,则这里的河宽约为A. 70米B. 60米C. 50米D. 40米【答案】15. A 16. B 17. C【解析】【15题详解】根据小孩身高1.5米,日影的长度为1.5,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

该地12月22日正午时,塔影达全年最长,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某地某时的太阳高度角(α)=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注: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可知,45°=90°-(当地纬度+23.5°),求得某地地理纬度为21.5°N。

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

故本题选择A。

【16题详解】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发生向右的偏转。

关于“右”的判断方法:伸出右手,展平手掌,掌心朝外,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四指指向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右”。

塔影正午时刻指向正北和河流的夹角为45°,说明河流流向经图中判断为东北流向西南,按照自转偏向力侵蚀右侧方向为西北方向,B正确。

故本题选择B。

【17题详解】根据小孩在该天的影子长为1.5米,与其身高相等,说明该小孩站立地点在该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5°。

这也说明塔高与其影长相等,而该天塔尖的影子正好处于河对岸小孩的立足处,即:塔的影长为70米,根据三角形直角边计算规则得出,塔影(斜边)和河流的夹角为45°,河道宽度(直角边)≈70/1.4=50米。

故本题选择C。

下表为某日我国四座城市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