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教案
课题
第二节东南亚
授课班级
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地图了解东南亚在世界的地理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东南亚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通过认识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了解东南亚关于气候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归纳总结出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并借助新加坡和曼谷两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了解东南亚内部气候的地区差异。
活动探究: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地理位置对东南亚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请大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课件展示下面两个问题,背景为东南亚的气候图)
1.东南亚的海陆位置对东南亚的气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对东南亚的气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可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进入学生中间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和完善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形成正确结论)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终年高温,降水丰沛,分干、湿两季
板书:3、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东南亚地区终年高温,降水丰沛,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学生进行总结,研究作物的生长环境特点,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小结:东南亚地区终年高温,降水丰沛,非常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所以这里也就成为世界重要的水稻和经济作物产区。请大家阅读“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看看东南亚哪些国家的什么农作物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5.从它的纬度范围来看,东南亚大体位于10°S-25°N之间,这里是地球表面的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十字路口”——两洲两洋的交汇处
板书: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10°S-25°N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东南亚地处两洲两洋交汇之处的热带地区,从地域组成上来看,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个部分呢?
难点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气候特征。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区、气候特征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东南亚地形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课时2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课前播放林俊杰的歌曲《曹操》学生可以一起唱
3、阅读东南亚地区的地形图,了解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探究这种地形地势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产生的影响。
4、教学中通过对各种地图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在交流和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借助对东南亚地图、教师版图的使用和观察,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和研究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地形地势的特点,并在讨论中逐步掌握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逐步学习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
请大家观察新加坡和曼谷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看这两个城市在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研究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两地的气候特征,归纳两地的气候类型,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教学生怎样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促进学生读图、分析图表技能的形成。
教师小结:曼谷位于中南半岛,气候特征表现为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而11月到来年4月期间降水较少。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赤道附近地区,这里终年高温多雨,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
教师小结:东南亚东起太平洋,西到印度洋,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南临大洋洲,地处两洲两洋的交汇之处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日本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4.课件展示《亚洲分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的哪个分区?
教师小结: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是因为马六甲海峡是日本进口石油的海上必经之路。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它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东南亚地区也因为马六甲海峡的存在而引起世人关注
教师小结:东南亚由于终年高温,降水丰沛,所以特别适合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湿热的气候为这些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南亚的水稻、棕油、橡胶、椰子、蕉麻的常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和热带经济作物产区。
学生研究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认识,通过举手发言,展示自己的认知结果,互相交流,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结论进行简单评价。
教师小结: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东南亚的气候产生深刻影响,纬度位置决定这里终年气温较高,而海陆位置决定这里降水丰沛。但是在东南亚内部,气候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课件展示:新加坡和曼谷两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过渡: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状况。
板书:一、自然状况: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1.东南亚位于哪两个大洲和大洋的交汇之处?
2.东南亚的纬度范围大体是怎样的?地处哪个温度带?
学生活动:阅读地图,进行归纳总结,展示自己的读图后的收获,进行交流,教师既是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读图、分析地图。
学生活动:阅读地图,了解东南亚的组成。
教师小结:东南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
板书:2.组成
马来群岛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1.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主要的国家有哪些?
2.这些国家中,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学生活动:读图,落实相关地理事物。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主要的国家的名称和位置,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关系。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首个是谁唱的吗?(生:林俊杰)出示图片,你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歌手吗?(生:新加坡)出示演员:杨紫琼、吴尊的图片问:这两个人大家也非常熟悉吧,他们是来自哪个国家的呢?(生:马来西亚、文莱)这些国家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区呢?(东南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东南亚。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东南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对地图的阅读使用,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逐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气候特征。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东南亚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主要生产国。4.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