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第11章 异方差性

计量经济学-第11章 异方差性


White的一般异方差性检验
基本思想:
对于 Yi 1 2 X 2i 3 X 3i ui
(11.5.20)
看uˆi2与X
2i
,
X
3i
,
X
2 2i
,
X
2 3i
,
X
2i
X
3i
是否存在
回归关系.
对于 Yi 1 2 X 2i 3 X 3i ui
(11.5.20)
(11.2.2) 返回 (11.2.3) 返回
在经典模型的各种假定,包括同方差性假定在 内,全部成立的情形下,OLS估计量是BLUE
其他假定不变,同方差性假定不成立时,OLS 估计量不再是BLUE
OLS估计量仍然是线性的和无偏的,但是,不
再是“最优的”或“有效的”,即2 ,3

,, n
E (u i2
)


2 i
见P388 Fig. 11.2
(11.1.2)
异方差的理由
按照边错边改学习模型(error—learning models), 人们的行为误差随时间而减少。见Fig. 11.3
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在支出和储蓄中有更大的灵
活性。在做储蓄对收入的回归中,
2 i
与收入俱增
其中vi是变换后的干扰项,vi

ui Xi
。可以证明:
2
E(vi2 )

E

ui Xi


1
X
2 i
E(ui2 )
2 利用(11.6.5)
假定2.:
误差方差正比于X

i
E(ui2 ) 2 X i
平方根变换:
(11.6.7)
其中vi 可证:
Yi Xi
1
Xi
(11.2.3)所给出的 高估 的真实的 2方差
是va有r(偏2的) ,可能低估或
ˆ 2 uˆi2 /(n 2)不是 2的无偏估计
置信区间,t检验和F检验也将不准确
异方差性的判断
非正式方法
问题的性质
在涉及不均匀(heterogeneous)单元(国家、省 份、企业、家庭)的横截面数据中,异方差性可 能是一种常规,而不是例外
步骤1. 步骤2.
估计(11.5.20),获得残差ˆ uˆi 做辅助回归:
uˆi2
1
2 X 2i
3 X 3i


4
X
2 2i


5
X
2 3i
6 X 2i X 3i vi
(11.5.21)
还可以引入回归元的更高次方。求出R2
步骤3.
设置虚拟假设H
:无异方差性。可证:
0
n

R2
(11.6.9)
Yi E(Yi )

1
E(Yi )

2
Xi E(Yi )

ui E(Yi )


1

E
1 (Yi
)


2
Xi E(Yi )

vi
(11.6.10)
E(Yi )不可知,利用E(Yi )的一致性估计值Yˆi:
Yi Yˆi


1
1 Yˆi



2

在小样本情形下, Glejser检验只能作为一种摸 索异方差性的定性的技巧
Spearman的等级相关检验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
rs

1

6

n(n
d
2 i
2 1)

(11.5.5)
其中 d i 表示第 i 单元或现象的两种不同特性所处的
等级之差,而 n 表示带有级别的单元或现象的个数 侦察异方差性:
第11章 异方差性
异方差的性质
经典线形回归模型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同方差性:
PRF的干扰项 u i 是同方差的(homoscedastic)
即: E(ui2) 2
i 1,2,, n (11.1.1)
异方差性是指,u i 的条件方差(= Yi 的条件方差)
随着X的变化而变化,用符号表示为:
或:
ln

2 i

ln
2


ln
Xi

vi
其中vi是随机干扰项
由于 i2未知,用uˆi2代替,回归变为:
ln

2 i

ln
2


ln
Xi
vi
ln X i vi
(11.5.1) (11.5.2)
如果 显著,则有异方差性;如果它不显著,则接
受同方差性假设
见 P404例子
Xi Yˆi
vi
(11.6.11)
其中vi

ui YˆI
。变换后的(11.6.11)一般具有良好的性质
假定4. : 回归模型:
Yi 1 2 X i ui
通过对数变换,变为:
ln Yi 1 2 ln X i ui
通常能降低异方差性
(11.6.12)
2的OLS 估计量

2
xi yi n X iYi X i Yi
xi2
n
X
2 i

(
Xi )2
异方差假定下,它的方 差为:

var( 2 ) (
xi2
2 i
xi2 ) 2
而同方差假定下,它的方差为:

var( 2 )
2
xi2
(11.2.1)
Glejser检验
Glejser建议,从OLS回归得到残差 uˆ i 之后,用

i
的绝对值对被认为与

2 i
密切相关的X变量做回归:

ui 1 2 X i vi

ui 1 2 X i vi

ui
1 2
1 Xi
vi

ui恒有X 0i 1。用 i去除(11.3.2)得:
Yi
i

1
X 0i
i



2

Xi
i



ui
i

进一步,可以写作:
(11.3.3)
Yi

1
X
0i


* 2
X
i

u
i
(11.3.4)
其中

1,
表示转换模型的参数。经转
讨论: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2岁女童悦悦在佛山广佛
五金城连遭两车碾轧,直到被陈贤妹救起,悦悦熬 过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18名路人经过,但没人 伸出援手。
本章结束,谢谢!
图解法
在缺乏先验信息或经验的情况下,可对

2 i
做检
验,看看是否存在系统模式
见P402的Fig11.8 P403的Fig11.9
Eviews提供了查看残差判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的功能
正式方法
Park检验
Park提出

2 i
是解释变量
Xi
的函数,从而,将图解
法形式化:

2 i


2
X
i
evi
见11.3节,可得到BLUE
Yi
i

ˆ1
(1
i
)

ˆ2
(
Xi
i
)

( uˆi
i
)

2为未知
i
假定1.:
误差
方差
正比
于X
2 i
E
(u
2 i
)


2
X
2 i
用X
去除原模型
i
,得

Yi Xi

1
Xi
2

ui Xi

1
1 Xi
2
vi
(11.6.1)
(11.6.5) (11.6.6)
2
换有

var(ui )

E(ui )2

E
u

i i
2

1

2 i
E(ui2 )
s
in
ce
2 i
is
know

1

2 i
(
2 i
)
sin
ceE(ui2
)


2 i
1
(11.3.5)
即,转换后模型的干扰项满足同方差性假定,再 用OLS方法,就可以得到BLUE估计量
——这就是GLS方法,得到的是GLS估计量
wi )( wi X iYi ) ( wi X i )( wiYi )
(
wi )(
wi
X
2 i
)

(
wi X i ) 2
(11.3.8)
它的方差为:

var( 2 ) (
wi )(
wi
wi
X
2 i
)

(
wi X i )2
其中,wi

1

2 i
(11.3.9)
OLS和GLS的区别
因为:

var(
* 2
)

var(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