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大讲堂:刘大钧谈周易之象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曾经有过这样一本书,它凌驾于《诗》《书》《礼》《乐》《春秋》之上,被称作是六经之首。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周易》。
虽然说《周易》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根本就无法去考证,而且最初它只是用来占卜、算卦,但是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学者认真地去研究它、学习它。
这其中包括了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包括了很多像柳宗元、朱熹这样的大家。
那么《周易》它到底是怎样的一本奇书,如今兴起的这种周易热背后有着怎样的根源,在当今这样一个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里,又重新地去研究《周易》,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先生。
让我们来欢迎刘大钧先生。
您好,刘先生。
您好,您好,来,请坐。
首先呢我们一起来通过我们的大屏幕认识一下刘大钧先生。
刘大钧简介今年63岁的刘大钧是山东大学唯一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教授,如今已经是中国周易学会会长的刘大钧,1943年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普通家庭,受他的外祖父的影响,刘大钧自小对易学颇有悟性。
然而因为家庭的政治原因,成绩优异的刘大钧高考连考三年,却榜上无名,于是成为了一名仓库保管员,一面开始苦心研究周易之学。
七十年代末,刘大钧的一篇论文《读史释易》引起了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的注意,不久被破格调入了山东大学哲学系。
此后,他在1987年发起了中国第一届国际《周易》研讨会,大力提倡传统易学研究;并自筹经费创办了《周易研究》杂志,很快就成为中国周易学术圈内的先锋人物。
刚才这段短片当中呢,刘先生,我们看到有一句话描述您是自小就对易学颇有悟性。
那这自小有多小,当时是怎么就会有了这种悟性呢?一开头的时候,我外祖父要让我学的时候,我还不是太想学,他们以后呢就是因为当时呢就是我外祖父为什么要教给我呢,他认为我有悟性,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有哪些悟性。
但是他呢非常希望我学,但当时我不愿意学,最后还是我母亲动员我,才开始学的。
主持人:接触周易的时候,最初的感觉是什么?刘:当时的时候一接触的时候,因为姥爷那种教育的办法,他是讲究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说就是你开头先不讲是为什么,你就是把这个经文传文啊全部背过再说,所以说当时的话就是说,就是背,背经文,背传文,你开始就进去了以后,认识到它里头的那些,就是那些精华的部分,这样以后呢,那你就慢慢慢慢有了兴趣了。
那么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所以说就开始全力以赴地钻进去了,主持人:假如当年您的外祖父没有逼着您去学周易,按照您自己的想法和最初的爱好,会走上一条什么路呢?刘:那我看可能,当时非常想去当大夫的,但是因为我不知道,以后来了文化大革命,跑档案,我才知道,我那档案写着该生不宜录取,因为我这个家庭出身不好主持人:但是今天研究周易和您最初的理想、志趣和爱好,这不是完全不相同的事情吗?刘: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在当时那种年代里,以后尤其是延续,又是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后,那就是说,就正像泰戈尔在《新月集》上说的一句话一样,他说我们不是权力的轮子,我们只是这轮子下的活人,所以我们只能顺着那个权力的轮子轧出来的那个辙痕往前走,你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是吧,那时候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就是只能,只能跟着往前走而已。
所以但是呢,以后你自己你学周易以后,你有了兴致了,然后自己就是无非在看,那时候在看这些书也是这样,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自得其乐,所以就过的生活非常充实,已经这就是幸福,很幸福,当时我认为我很幸福。
主持人:但是我想像您这样的经历,考了那么多次大学没考上,但是之后的很多年却被大学聘请回去当教授,虽然没有大学文凭,当教授,正如您说的,当博导,后来的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刘:当时胡乔木院长写一封信,把我介绍到山大去。
开头是让我当资料员,随后呢就是开(课),然后给考进去的第一届的硕士还有本科的学生讲周易,讲开一个周易课。
所以这样以后呢,就是去以后,我第一次上讲堂的时候,我一种什么感觉呢,就好像是放了一个很长的暑假,我又回来了,可能在这个长期研究易经以后,我认为能体会最深的大概就是这个罗曼·罗兰在他的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讲了一句话,他说,摆脱了,摆脱了,摆脱了别人,也摆脱了自己,我的心自由了,所以,当然我一直到今天,到了65岁也没有做到我的心自由了,但是起码是能够理解到这句话的意思了,能够逐渐地、越来越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了。
所以当时到山大的时候,也是已经对这样的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了,所以在当时最沮丧的时候,我也没感到难过,所以到以后,我到了山大去,也没感到多么高兴,主持人:今天这个时代呢,可能和您刚刚接触周易的时候非常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也都知道社会上有非常多的人都对周易很感兴趣。
刘:对对。
主持人:可是在一般人看来呢,都觉得是两种需要,第一个呢是为了养生,第二个呢其实基本上就是为了算命。
我不知道对于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刘:其实我认为,它,就我周围人接触来说,不是这么两种需要,这个算命也是占很轻的,这个养生那更轻,我认为,在我的,我接触,我在山东大学,还有我们学会每年开会,最重要的还是探讨它的哲学思想,周易里头所含的非常深刻的那些哲学思想,也就是古人称之为微言大义的东西,所以说你讲的这些有可能有,可能那就是在一些平民或者什么,在学者中,大部分还是研究它的哲学的思想,把这个放,看得非常地重。
主持人:那好,周易的哲学思想到底是什么,它又有着怎样的核心精神,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刘大钧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
好今天咱们讲的这个题目呢就是叫说周易,试说周易之象,因为《周易》这本书,它之所以和别的任何的中国传统的经典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它周易这个书,它64条卦辞和384条爻辞,它每一卦的前面都有一个卦象,这个卦象是由八卦的卦画相重而组成的,周易呢一共有四大块内容,它有四块内容,就是象、数、理、占,这个象呢就是它周易的卦象,数呢就是它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占卦的一些,蓍草占卦的办法,数,理,就是它的哲学思想,微言大义,占,那就是占卦了。
那么象、数、理、占四块,咱们今天主要是讲象。
那么这个象呢,根据黄宗羲先生他有一本书叫《易学象数论》,在这个《易学象数论》上,他把这个周易的象分成这么几部分,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是吧,象形之象,爻位之象,方位之象,反对之象,互体之象,这样7种,这7种取象。
那么咱们今天呢就想说八卦之象。
刘:什么是八卦之象呢?就是它是由八个卦组成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这八个卦象,它代表了很多的内容,比如说吧,它代表八种自然现象,乾为天,是吧,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巽为风,是吧,艮为山,兑为泽,是八种。
同时也代表了伦理关系,就是人间的这种伦理关系,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老大,坎为中男,老二,艮为少男,老三,巽为长女,大姑娘,这个离为中女,二姑娘,这个兑为少女,三姑娘。
你比方说有时候有一些人名字,咱们比方说一个人,过去怎么,他叫震,比方说,那就肯定的是老大,你像我儿子叫刘震,有的人问,是不是防震棚里生的,不是,是因为震…生男为之长男,是老大。
同时呢它还代表了就是一些部位,你比方说乾为首,坤为腹,这个坎为耳,是吧,离为目等身体上的这个器官。
整个一部《易经》它是讲卦象的,易者象也,象者像也,爻者效天下之动也,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所以它说易呀,它是讲卦象的,象是讲什么呢,象,再加单立人那个像,象征,象者像也,这个“爻”是干什么的,效天下之动,模拟天下的运动,你在一运动的时候,那么就出来吉凶悔吝都出来,吉凶生而悔吝著也,刘:然后呢这八个卦互相重叠以后,八卦相荡,这样呢就变成了一个,就变成了一个六十四卦,叫八卦相荡,它八卦互相重叠,八八六十四卦,这叫六画之象,它这六个卦画,它分成三部分,天地人三部分,上头是为天,中间爻为人,下边爻为地,天地人分成三部分,同时呢它分成内卦和外卦,外头这三个卦画,这叫外卦,里头的这叫内卦,这叫内卦,同时呢它这个根据它的“爻画”来讲的话呢,它又根据它的爻画,它又分成么呢,得位和失位,你比方阳爻在单位上,那就是得位,一三五,这叫得位,阴爻在偶数上二四六,这叫得位,它还分成“承、乘、比、应、据、中”这样好多关系。
比如说什么叫应呢,这一爻,初爻和第四爻,隔两爻,这叫应,二爻和五爻,这叫应,三爻和上爻,这叫应,每隔两爻叫应。
什么叫中呢?这个内卦的第二爻来当中的这一爻叫中,外卦的第二爻在当中的,这叫中,所以就是二和五都是中,所以这样的话呢,它又分成了这么一些关系,你看一个卦的时候呢,它把这个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初九,所以这样,第一爻叫初九,第二爻叫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最顶上一爻叫上九,不叫九六,上九,所以这样以后呢就是说么呢,阴爻叫六,初六,六二,六三,***,六五,上六,阴爻,咱这是个阳爻,不再写了。
这样以后呢,就是它又分成这么一种关系。
所以说么呢,它这个,这些,这些专用的一些名词,我们一看就知道了。
别看咱这是手工业工人,咱有优势,咱会射覆,我一看个卦象,脚下而止,又一看,是个小手绢包着,一琢磨,也就是双袜子而已日本人就乾为汽车,奔驰,宝马什么东西,我看书上,它变了刘:再一个就是方位之象,它这个八个卦,它有不同的方位。
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
你比方说这个它又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这个后天八卦呢就是说,你比方说吧,乾,它在西北方向,坤在西南方向,兑在正西方向,离在正南方向,坎在正北方向,这个巽在东南方向,艮在东北方向,震在正东方向。
以后到了宋代又出来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等等,所以又出来先天八卦。
所以这样的话,这叫方位之象。
再就是爻位之象,爻位之象呢,那往往都什么呢,初爻元士,二爻大夫,三爻公,四爻卿,它这些东西呢,上爻是宗庙,它这些东西呢是当时汉代的人算卦用的,所以这些东西在当代不是太重视。
再一个呢就是这个象形之象,它有一些卦,它象征一些形状,你比如说吧这个颐卦,这个经文上解释为颐者养也,养,当养讲,当吃东西。
你看它为什么当养讲呢?当中全是虚的,是阴爻,两边是两个阳爻,是刚,当中是柔,所以这样的话这是证明了这个嘴吃东西,再一个是反对之象,反对之象是最重要的,非常重要,因为六十四卦就是比照反对之象来做的。
我们基本六十四卦的排列,它是完全根据反对之象。
咱们今本六十四卦的排列,它有一句话叫非覆即变,非覆即变,不是覆就是变。
你比方说咱们说一下乾坤两卦,这里不用讲了,肯定是变,乾卦六爻全部是阳爻,坤卦六爻全部是阴爻,是吧,这是变。
然后乾坤屯,屯蒙,屯蒙两个卦的关系呢,水雷屯,把这个屯卦倒一个跟头,一下张过来就是它,你看,这一卦翻过来不就是这一卦嘛,是吧,所以它是一个非覆,这就叫覆,颠倒过来,非覆,不是变就是覆,不是变就是覆。
所以这六十四卦它是这么排列,你比方说屯蒙,底下就是需讼,需讼,看一下,是吧,所以需讼也是这样的,它是一种颠倒过来的,所以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盅、临、观、噬嗑、贲你往下排都是这样,其实这句话讲绝了,当时这句话是谁讲的,这句话是孔颖达讲的,你比方说地天泰卦和天地否卦,还有这个水火既济卦和火水未济卦就是既有变又有覆,覆变兼而有之,就举一个例子,咱们烧水,水壶在顶上,底下用火烧,一会儿开了,是吧,这是既济,火水未济,它不能行,你把,把这个煤气炉子放到顶上,把一壶水撩到地下,你把那个三罐煤气烧干净了,那个水连动也不动,是吧,它未济,就是火水未济,你看这两卦,就既是变又是覆,对不对啊,既是变又是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