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

线路施工质量控制节点

安全生产施工操作规程1、架空光缆线路的施工环节控制点一、架空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点二、架空光缆线路的施工工序、技术要求及步骤(一)立杆1、电杆杆洞:洞深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土质电杆的洞深偏差,应小于±5cm,石质的电杆的洞深偏差,应小于±3cm。

杆洞回土应分层夯实。

土便道立杆,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5~10cm,郊区立杆,杆跟培土应高于地面10~15cm。

2、电杆的垂直度: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

3、电杆的面向:水泥电杆有线担预留孔的,杆面应在有孔的任一面;无线担预留孔而有电缆吊线预留孔的,应将电缆吊线孔置于线路中心线的垂直线上,无预留孔的水泥电杆应将电杆模缝置于线路路的两侧。

4、角杆的位置: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10~15cm。

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

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外倾斜半个杆梢左右。

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5、杆跟装置的规格:一般线路应按设计规定装置,无明确规定时应装在线路的一侧,但相邻杆均设杆跟装置时,应交错装设;杆跟装置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cm。

(二)拉线1、拉线的规格、程式:应按设计规定办理;2、拉线装设的方位:侧面拉线应装在线路行进方向的两侧与线路垂直,顺线路的拉线应设在线路的中心线上;角杆拉线应在内角平分线上,位于线条合力的反侧(指角深在15米以内);角深大于15米时,应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应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60cm。

3、每隔8根电杆做一次双方拉,每隔32根杆做一次四方接,拉线采用7/2.2程式。

4、直线段每30根杆做一次泄力拉线(顺拉2条),一般选在四方拉杆上。

5、坡角变化超过1/5杆距的仰角杆要求往上坡方向设一条接线,如果仰角两边超过1/5杆距离,则设2条顺拉线,拉线采用7/2.2程式。

6、角深大于15米的角杆,吊线要求终结,电杆要求做终端接线,采用7/2.6程式。

7、长杆档电杆做三方接线,有条件的要求三方拉互为120度角。

8、终结杆做终端接线采用7/2.6程式。

9、接线上把采用U型卡子,下把采用Φ3.0铁线缠扎。

10、拉线的距、高比:拉线的距、高比宜为1,落地拉线不应小于0.75。

11、拉线上把、中把、下把的扎固: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的工艺要求。

(三)吊线1、吊线程式的选择:在轻负荷区(广西属于轻负荷区),100米(含100米)以下用7/2.2钢绞线;100—150米(不含100米)以下用7/2.6钢绞线。

2、吊线夹板的安装位置:吊线夹板距电杆的顶端距离应不小于50cm(原则装于一担下15cm-20cm),在各电杆上的位置,宜与地面等距。

3、吊线夹板唇口的面向:直线杆吊线夹板唇口朝向电杆;角杆吊线夹板唇口朝向拉线。

吊线夹板在钢担上安装时,直线杆唇口的一边向电杆,唇口朝天。

角杆吊线夹板唇口的一边向拉线,唇口朝天。

4、吊线的架设位置: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吊线宜设在杆路的背向马路(或有建筑物)侧,若有可能,应留出第二层吊线的位置,挂吊线应本着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原则。

在同一杆路上架设两条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40cm。

5、吊线终结: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15米的角杆等应做终结。

其做法可采用钢绞线卡子、三眼双槽夹板、另缠法,具体施工方法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6、吊线的垂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7、吊线每1公里用蛋型隔电子作电气断开,吊线终端必须接地。

8、外角角深大于5米时要求做外角辅助吊线加固。

9、当角深大于15米时吊线要做终结。

10、当坡度变化超过标准距离1/5时吊线要求做仰角和俯角加固。

11、100米以上跨越杆做假终结。

12、吊线的辅助装置:特殊情况下应加装吊线的辅助装置,具体施工方法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四)布缆1、挂钩的卡挂间距: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应为50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cm;在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间距吊线固定物边缘应为25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cm。

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宜一致,挂钩托板应齐全。

2、光缆的布放质量:应按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其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弯、无过度弯曲、无机械损伤,走向应合理美观。

3、光缆与电杆等物接触时,用塑料软管保护。

4、光缆每隔5杆档作一处杆弯预留,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25~30cm,并套塑料管保护。

5、光缆每隔20杆档作一处预留7米,预留光缆盘应卷绑扎后吊挂在电杆安装的光缆预留架上。

6、光缆在吊线接续处/十字吊线处/丁字吊线处的吊扎应符合施工规范图样的要求。

7、光缆的接头安装质量:光缆接头在吊线上吊扎(或在电杆上安装)的规定应符合施工规范图样的要求,接头余缆应盘卷绑扎后吊挂在前后两根电杆安装的光缆预留架上。

8、严禁在跨越道路、铁路或河流的跨越档内作光缆接头。

9、引上或引下处,光缆用钢管保护,并且光缆在引上(引下)杆预留8米。

10、光缆与其它设施的间隔及防护措施:光缆与其它设施的间隔距离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当光缆与电力线垂直或斜向交越时,应用塑料交越保护片或保护条加以保护;通过或靠近并有可能磨蹭各种障碍物时,应在光缆及吊线上加装竹桶保护。

(五)防护1、架空光缆:每档杆吊线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雷击。

在每处落地拉线处须做吊线与拉线良好连接。

2、引上光缆:光缆引上应用Φ50钢管内套Φ28/32塑料子管保护。

光缆引出保护管后,第一个固定点应距管口15cm,以后每隔50cm设一个固定点。

3、成端光缆:成端光缆的屏蔽层应在光配线架良好接地。

4、光配线箱:进入光配线箱的光缆屏蔽层应接到地线端子上,良好接地。

5、光缆接头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接。

6、光缆与电力线等隔距均要求符合有关规范。

交越时应用绝缘胶带保护,两侧保护长度应超长2米。

三、架空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质检人员和现场随工人员应严格按照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对质量合格的隐蔽工程签署《隐蔽工程检查证》,发现工程中质量问题,随时向施工队指出,由施工队及时处理。

四、架空光缆线路资料控制记录资料现场随工人员必须按下表现场检查施工队安装工艺并填好安装工艺检查表至中继段架空光缆安装工艺现场检查表随工人员:施工队:检查日期:2、直埋光缆线路的施工环节控制点一、直埋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点二、直埋光缆线路的施工工序、技术要求及步骤1、埋设时光缆应套塑料管保护,斜坡上的埋设光缆沟应按设计规定的措施处理,光缆埋深应符合要求;2、直埋光敷设光缆的A、B端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20倍;3、同沟敷设两条光缆以上时,应平行排列,两条光缆间距应不小于5cm,不得交叉或重叠;4、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光缆布放后,应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立即修复;预留长度必须满足下表要求:5、回填土:先回填10cm厚的碎土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交应人工踏平;、回填土应高出地面不小于10cm;6、埋式光缆与其它设施平行或交越时的间距应符合下表要求:1、在光缆接头、拐弯点、排流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他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地点以及直线段市区每隔200m,郊区每隔250m处均应设置普通标石。

需要监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位的接头点应设置监测标石。

就广西的地形而言,一般要求每百米至少设置2个标石。

三、直埋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人员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随工代表必须对直埋段路的沟深、子管保护、排流线的敷设、护坎、护坡的防护、进行现场检查。

要求沟深必须经现场随工人员检查核实签字后方能下一个工序。

2、施工负责人要对各段落的直埋沟深度、钢(塑)管保护和特殊地段隐蔽工程验收做好详细记录,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的要求,用钢笔或(黑色)圆珠笔画出隐蔽图象和直埋沟截面图、具体内容(使用材料规格型号、长度、隐蔽部分平面图)要求画详细、图形清楚、工整美观,符合存档要求,报现场随工人员代表签字确认并提交工程项目部经理。

四、直埋光缆线路资料控制记录资料至中继段直埋光缆安装工艺现场检查表随工人员:施工队:检查日期:3、新建管道光缆线路的环节控制点一、新建管道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点二、新建管道光缆线路的施工工序、技术要点及步骤新建管道必须按照按照划线定位、开凿路面、挖管道沟槽、管道基础、铺设管道、包封管道、引上管道、砖砌人(手)孔、人(手)孔防水、回填管道沟槽等有明显界定和先后顺序的施工段落进行施工。

1、管道路由的选择(1)管道路由应结合管道规划综合考虑,以增加管网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应避免在未规划定型和建设不稳定的道路上修建管道。

(2)本工程管道原则上选择在人行道上,穿越公路快车道时需要考虑增加增加管道抗压强度。

(3)管道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不宜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它管线附近。

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管道外壁之间)应符合表规定。

2、管道建筑(1)考虑光缆制造长度和光缆布放状态时的最大允许拉力相适应,及以及线路分支引出的需要,市区内的管道在直线段最大段长应尽量控制在180米内;弯管道的段长应小于此值,且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6米。

(2)一般管道坡度一般为3‰~4‰,不得小于2.5‰。

管道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

人/手孔内两侧管道的管孔标高应相对接近,错口程度控制在50cm以内。

(3)管道的埋深应符合标准规定,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

引上钢管应在人孔的上覆下20~40cm范围内。

(4)正常情况下,塑料管和钢管不需包封。

但当塑料管道埋深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采用#100混凝土包封,一般包封厚度为80mm;当穿过支线道路时,应用#150以上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一般为100mm。

而穿越主干道路、快车道或承载负荷大的道路时,则应增加抗压强度,考虑更换相适应的管材,如钢管等。

(5)人/手孔建筑根据本工程管道建设的实际情况,管道的人/手孔原则上采用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缆配线管道图集》中的砖砌手孔。

一般1管梅花管道配置SK2手孔;2~4管梅花管道配置SK3手孔。

特殊地点应考虑设置人孔,如进出局的局前井。

(6)人/手孔应建混凝土基础,当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地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井盖应与道路路面标高一致。

人/手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三、管道光缆线路的质量控制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现场随工代表必须对各质量控制点进行现场检查。

施工负责人要对各段落的深度、保护和特殊地段隐蔽工程验收做好详细记录,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的要求,用钢笔或(黑色)圆珠笔画出隐蔽图象和管道沟截面图、具体内容(使用材料规格型号、长度、隐蔽部分平面图)要求画详细、图形清楚、工整美观,符合存档要求,报现场随工人员代表签字确认并提交工程项目部经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