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无答案)

2017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学案(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无答案)

2017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一)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复习目标】
知道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

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

归纳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

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及发明;尧、舜、禹;“禅让制”。

知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认识社会发展更替的原因。

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重点知识复习】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四、原始农业的发展:
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五、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六、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七、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3.禹的高贵品质:无私奉献、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的技术
2.世间万物,资源无处不在,比如石头,但直到人类的出现,将石头当成工具来使用,才让它们产生了价值。

最有可能使用下列石制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知道使用火②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
③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④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

”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
A.山洞
B.半地穴式房子
C.砖木瓦房
D.干栏式房屋
6.史书载述,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神农耕而作陶”。

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8.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9.你认为下列远古居民最有可能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0.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
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
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母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1.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

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现后建立的②它只是用来收藏和展示“至尊国礼”
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④它展示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3.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4.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1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共计10分,17题共计15分 ,18题共计15
分。

共40计40分)
16辨析题.
小刚:传说的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是真实的历史小军:传说的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不是真实的历史
你同意谁的观点?(2)请说出理由。

(8分)
17.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图一图二
(1)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6分)
(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9分)
18.阅读材料
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

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

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

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

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炎帝和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3分)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3分)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4分)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5分)
【参考答案】
1. A 2.B 3.B 4.B 5.B 6.C 7.D 8.C 9.C 10.C 11.A 12.D 13.D 14.C 15.A 16. 同意小军的观点。

(2分)
凡经过考古资料证实为“史实”,考古资料未证实者,即为“神话”、“传说”。

17.(1)半坡原始居民(3分);河姆渡原始居民(3分)
(2)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分)图二:干栏式建筑;(2分)
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3分)
北方的气候相对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建筑可以用来保暖;南方比较潮湿和炎热,(1)
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通风,而且可以避免一些动物对人的危害。

(1分)
18.(1)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3分)因为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形成的部落联盟是后来华夏族的主
干(3分)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4分)
(3)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