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律铭著名建筑作品简介

贝律铭著名建筑作品简介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 望国会大厦,西望白宫。而它所占有 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的不 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 同周围环境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贝 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 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 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天窗,从不同的 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 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 「东馆」,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 充满创意的结合”。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是日本人小山美秀子为藏品所 建。贝聿铭在日本设计的60米高的钟塔和 在法国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打动了小 山美秀子,于1990年委托贝聿铭设计美术 馆。鉴于业主对建筑师的完全信任,一切 均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不惜花费250亿日元 的总造价建成这座人间的天堂。
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画 面: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 建筑,许多中国古代的文学和绘画作品, 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走过一个长长的、弯 弯的小路,到达一个山间的草堂,它隐在 幽静中,只有瀑布声与之相伴……那便是 远离人间的仙境。到达此地山高路险,这 正是那些寻道者的旅途。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 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 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 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 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 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 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 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 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 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 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 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 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 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 何图形的奇特美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不但不再指责 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 大的宝石”。
香山饭店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店 的设计工作。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 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 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 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 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 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 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 一体。因此,这座新建的香山饭店,外 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 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 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室内设计一班一组 饶鹏飞
贝律铭著名建筑作品简介
•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 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 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 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 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 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 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 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 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 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 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 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 宫扩建工程。
苏州博物馆
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 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 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 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包括拆迁 在内总投资3.38亿元。设计完工后的 博物馆将收藏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苏 州城的宝物,建筑不仅弥补了古物无收 藏之地之苦,同时也成为苏州著名的传 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博物馆包括一 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展览馆,一个容纳 200个座位的礼堂,一个古物商店,行 政办公室以及文献资料图书馆和研究中 心,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用作储藏,以及 一些中国园林。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 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 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 馆。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 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 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 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 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 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 得了肯尼迪遗孀杰奎林的激赏。她断 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 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 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九七九年落 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 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 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 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一九七九年是 「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 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香港中银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 务所设计,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 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 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 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 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 的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仔 细观察中银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 惯用的设计,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 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 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 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 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 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 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 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外型像竹子的 “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机、茁 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 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