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的分类及其特点灭火方法

火的分类及其特点灭火方法


(3)冷却法 冷却法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燃烧物温度低于燃烧物质的燃点温 度,火因失去热量而熄灭。 (4)抑制法
抑制法就是将灭火剂渗入到燃烧反应中去,使助燃的游离基消失, 或产生稳定的或活动性很低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的可燃物质,其燃烧所产生的火也有不同的分类,国际海事组织 采用欧洲共同体的火灾分类法,将火分为四类: (1)甲类火(A类火) 普通可燃固体着火称为甲类火。这类火的特点是不仅在表面燃烧,而 且能深入内部,容易复燃。这类火首先发生分解反应,宜用水扑救, 当范围较大时,应用直流开花水枪扑救。 (2)乙类火(B类火) 可燃液体或可溶的固体着火称为乙类火。这类火只限于表面燃烧,有 爆炸危险,燃烧速度快。油类物质相对密度小,会漂浮在水面而使火 灾扩散,所以,一般不能用水扑救。
4.2灭 火 方 法
灭火的原理就是使燃烧三要素不相互发生作用,其方法主要有隔 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又称化学中断法或中止法)等。
(1)隔离法 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质从燃烧的地方移走,将火与可燃物质隔开; 或拆除火场附近的易燃物质;或关闭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阀门 等。 (2)窒息法
窒息法是使可燃物质与空气隔绝,火因缺氧而窒息,从而达到灭 火目的。
4 火的分类及灭火方法
4.1 火的分类及其特点
4.2 灭火方法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员熟悉火灾的不同类别及其特点, 掌握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所以经过燃烧后 也具有各自的特点。要灭火首先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再根据它们的 特点,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
4.1火的分类及其特点
(3)丙类火(C类火)
可燃气体着火称为丙类火。这类火易燃、易爆性比乙类火大。 (4)丁类火(D类火) 可燃金属引起的火灾称为丁类火。这类火燃烧温度极高,而且不能用 二氧化碳扑救,应用金属型干粉7150扑救。 (5)电气火灾灭火原则 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按照甲类火扑救。如无法断电,应采用不导电的 干粉、卤代烃、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扑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