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第五章路面设计5.1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本次设计的道路是村道,村道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使用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做到经济、适用。

同时,村道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其表面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

村道的行车道(包括错车道)均应铺设路面。

5.2 路面设计及土路肩加固形式该道路的路基宽度为6.5m,行车道宽6m,土路肩宽度为0.5m。

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徽县交通局规划路面结构分为三层,面层采用沥青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采用天然砂砾。

由于道路级别低,没有设置路缘带和紧急停车带,当路基宽度为4.5m或在道路的不通视地段时,每隔200m 左右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有效长度不小于20m,在错车道两端应设不小于10m过渡段。

土路肩的基层与路面相同,在表层宜铺置一些粗粒式沥青碎石或砂砾石。

若行车道宽度不够,需要加固部分路肩,提供侧向宽度,以利于行车安全,见下图5.1所示:图5.1道路横断面的构成5.2 路面结构类型的计算1.基本资料(1)设计任务书要求甘肃徽县村村通道路设计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年限10年,拟采用沥青碎石路面,需进行结构设计。

(2)气象资料该公路处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而湿润,冷季短,暖季长。

年平均气温12.1℃。

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782mm。

(1)地质资料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沿线路段有大量的砂砾、岩石块,水源充足,可以说筑料丰富。

(2)交通分析由设计资料可知该路技术等级为四级公路,路基宽6.5m,路面宽6m,土路肩宽0.5 m,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砂砾石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0年,徽县麻沿乡的的汽车交通量2007年为300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到设计年2017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50辆/日。

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单轴载100kN为不标准轴载,以BZZ—100的各项参数见下表5.1。

表5.1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轴次5101102.50.107.0365107.0136511⨯=⨯⨯⨯-+=⨯-+=n N N teηγγ2.结构组合和各层材料的选取根据公路路面设计规范知,该次路面的等级为次高级路面。

根据要求路面面层采用沥青碎石,厚度为3㎝,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厚度待定;底基层采用天然砂砾,厚度为15㎝。

(1) 各层所选路面材料参数表5.2 材料参数该路段为Ⅲ区,粘质土,干湿状态为干燥,根据有关的“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以及“二级自然区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取稠度1.1≥ω取1.1=ω得到土基回弹模量为41 MPa 。

3设计指标的确定根据规范,四级公路只取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刚度指标,进行路面厚度设计,并不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1)设计弯沉值公路等级系数c A 取1.2(四级公路),面层类型系数s A 取1.1(热拌沥青碎石),基层类型系数b A 取1.6。

根据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公式计算:()mm mm A A A N L bs c ed 01.07.1036002.0==-(2) 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来应力:S SP R K /σσ=式中: R σ—容许拉应力(MPa );sp σ—劈裂抗压强度(MPa );s K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于沥青路面才来说,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c e a S A N A K /09.022.0⨯=式中: a A —沥青混合料级配系数 细粒式沥青碎石取为1.0 细粒式沥青碎石 :177.1/09.022.0=⨯=c ea S A N A K189.1/==S SP R K σσ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水泥稳定砂砾:49.1/45.011.0=⨯=c eS A N K336.0/==S SP R K σσ 4.确定水泥稳定砂砾石的厚度路面结构体系为三层,假定基层水泥稳定砂砾厚度为16cm ,由于路面厚度计算是以弯沉作为控制指标,故按弯沉等小理论进行计算。

第一层 h 1=3 E=800 第一层第二层 h 2=16 E=1400 等效转换 第二层 H=? E=1400第三层 h 3=15 E=180 第三层第四层 E=41通过大量的多层弹性体系的分析得到中层厚度推算公式: 4.221122E E h h H n i i ∑-=+==16+6.23=22.3856.102/3.212===d δ 101.2=δH 282.0=δh 029.020=E E 75.112=E E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莫图,得 3.11=K9.02=K 4.2=α则计算路面弯沉 ()()mm L mm F E p L d c S 01.07.10301.01.102210001=<==αδ所以路面厚度满足要求。

第六章道路排水设计6.1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6.1.1路基排水原则1.排水设施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讲究效益,注意经济,并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

一般情况下地面设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过与集中,做到及时疏散,就近分流。

2.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刻适当地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稳定。

3.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和地质条件,考虑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各种排水渠道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做到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和分期修建。

4.路基排水要注意防止附近山体的水土流失,尽量不要破坏天然水系,不轻易合并自然沟溪和改变水流性质,尽量选择有利地质来布设人工沟渠,减少排水沟渠的防护与加固工程。

5.路基排水要注意和防止与当地水文条件相违背,应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的具体情况,就地取材,以防为主,既要稳固适用,又必须调宽经济效益。

6.为了减少水对路面的破坏作用,应尽量阻止水流入路面结构,并提供良好的排水设施,以便迅速排除路面结构上的水,以及土质松软和纵横坡较陡地段的,亦可建筑具有承受荷载和雨水共同作用的路面结构。

6.1.2 路面排水原则1.低等级公路中,路面的横坡一般应为3%~4%左右。

当位于小纵坡或超高缓和段的扭曲路面时,最小合成坡度不小于0.5%。

2.在公路交叉口排水困难地段,路面排水设计应满足行驶动力学和排水技术要求,在交叉路口前应设置泄水口。

3.对于纵坡较大的地段,弯道内侧车道、竖曲线的凹部、高路堤的桥梁端部等特殊部位,为防止过大集中水流对路基路肩、边坡冲刷,可局部设置当水缘石。

4.所有排水设施的设置,除能满足排水要求外,均应满足有利于今后养护维修。

5.为减少地表面水和地下水对面层、基层和路基的侵蚀破,迅速排除路面结构的层间水,通常将路面排水与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6.2 排水系统的水力学计算1.设计流量流量是路基排水的基本依据,其大小与汇水面积、洪水频率、汇水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及植被等因素有关。

设计流量的计算法有多种,路界内的各项排水设施所需排泄的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确定:qF Q ψ67.16= (6.1) 式中: Q ——设计流量,3m /s ;Q ——设计重现期和降雨历时内的平均降雨强度,mm /min ;ψ——径流系数;F ——汇水面积,2km ;在本次设计中径流系数按汇水区域内的地表种类确定为0.60~0.80。

坡面汇流历时可按下式计算确定:467.011445.1⎥⎥⎦⎤⎢⎢⎣⎡=s s i L m t (m L s 370≤) (6.2)式中: 1t ——坡面汇流历时,min ;1m ——地表粗度系数,按地表情况查表本次设计取0.20 s s i L ,——分别为坡面长度,m 和坡度。

计算沟管内汇流历时时,先在断面尺寸、坡面变化点或者有支沟(支管)汇入处分段,分别计算各段的汇流历时后再叠加而得,即:∑=⎪⎪⎭⎫⎝⎛=ni iiv l t 1260 (6.3)式中: 2t ——沟管内江流历时,min ;n 和i ——分段数和分段序号;i l ——第i 段的长度,mi v ——第i 段的平均流速,m /s 。

沟管内的平均流速按下式近似估算: 6.020g i v =式中: g i ——该段排水沟管的平均坡度。

2.水力计算(1)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沟渠段面,以及沟底纵坡较缓,流量与流速按等速流的关系式:Ri C v = (6.4)Ri C v Q ⋅=⋅=ωω (6.5) 式中: v ——水流的断面流速,m /s ; Q ——通过一定断面的流量,s m /3 ω——水流断面面积,2m ;R ——水力影响半径,m ;i ——水力坡降,在等速的条件下,可以认为与沟底纵坡相同; C ——流速系数,通过实验按规定公式计算。

(2) 流速系数流速系数主要取决于水流条件,如沟渠、管道或地表等,以及其粗糙程度,要求在实验的基础上,确立计算公式。

y R nC 1= (6.6) 式中:n ——水流断面的粗糙系数,其值与沟渠表层材料有关,本次设计的道路沟渠0275.0=n 4.361=n。

R ——水力半径,m ;y ——与R 及n 有关的指数,三者关系如下:()10.075.013.05.2---=n R n y (6.7)除此外,C 值也可查有关的表和图得知。

(3) 容许的最小与最大流速为避免沟渠产生泥沙淤积,设计时应保证沟渠内的水流,具有一定的流速。

沟渠的容许最小流速m in v (m /s ),同水中所含的泥沙粒径有关,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21min R v α= (6.8)式中:α——与所含土粒有关的系数,见表 R ——水力半径,m 。

表6.1 α系 数 表一种为砂质粘土,容许最大设计流速为1.4(m /s ),另一种为浆砌片石,容许最大设计流速为3.0(m /s )。

(4) 常用的沟渠断面水力计算水流断面面积ω及其流速与流量,同断面形式及水力半径、显周等水力要素有关。

沟渠断面主要是梯形和矩形,其尺寸有底宽b 、水深h 及平均边坡率m 。

水力要素关系式:2mh bh +=ω (6.9) Kh b +=χ (6.10)χω=R (6.11) 式中:m ——沟渠边坡坡率,对于矩形,0=m ;对于梯形,21m m m ==;不对称梯形()2121m m m +=。

K ——断面系数,矩形2=K ;对于梯形212m K +=;不对称梯形,2221112m m K +++=。

本次设计的道路在桩号K2+300~K2+637.878范围内有农田,需修灌溉渠,在设计时可将边沟设计为沟渠,沟渠材料采用浆砌片石。

这样既方便了灌溉,又节约了土地。

已知水力梯度=i 0.6%,对称梯形断面5.1=m ,30.1=s Q s m /3,用选择法试定沟渠的尺寸。

假定4.0=b ,查表知61.0=h b ,取66.0=h由式(6.9), 22292.066.05.166.04.0m mh bh =⨯+⨯=+=ω由式 (6.10),m Kh b 78.2=+=χ由式(6.11), 33.0==χωR在按式(6.7),取25.0=y ;由式(6.6), 16.29=C ;由式(6.4), s m v /30.1=由式(6.5),s m Q /2.13=验算:查表知s m v /4.1max =;由式(6.8),4.0=α时,s m v i /23.0=;因为设计结果s m v /30.1=,介于m ax v 与m in v 质之间,所以流速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