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疾病》PPT课件
第十三节 耳鼻喉科疾病 (第258页)
.
1
主要内容
一、慢性鼻窦炎
二、中耳炎
三、听力下降
四、慢性咽炎
五、急性喉炎
.
2
一、慢性鼻窦炎
.
3
慢性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
全身因素
局部因素
慢性鼻窦炎
致病菌
.
4
全身因素
诱因1:疲劳、着凉、营养不良等. 诱因2:全身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 性传染病等.
.
5
局部因素
.
9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CT。 上颌窦穿刺冲洗 A超 鼻内镜
.
10
并发症
中耳炎 下呼吸道感染 上颌骨骨髓炎 眼部并发症:眶蜂窝组织炎、视神经炎 颅内并发症:脑膜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 炎。
.
11
处理
滴鼻剂: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 5-10%弱蛋白银 。达芬霖;辅舒良。氯麻素 (加入氯霉素),地麻素(加入地塞米松),呋喃西 林麻黄素。另外,还有 0.05%盐酸羟甲唑滴鼻 剂。 中药:鼻渊舒、鼻窦炎口服液
.
16
症状
鼻塞:常为主要症状。向一侧偏曲者,常为单侧鼻塞; 向双侧偏曲者如S型偏曲,则鼻塞多为双侧。但一侧偏 曲者如对侧出现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则也可出现双侧 鼻塞。 鼻出血:常有症状。发生在偏曲之凸面、骨棘或骨嵴 的顶尖部,此处粘膜薄。常受气流和尘埃刺激易发生 糜烂而出血。 头痛:偏曲之凸出部压迫同侧鼻甲而引起同侧反射性 头痛。 邻近器官症状:鼻阻塞妨碍鼻窦引流,继发鼻窦炎症; 长期张口呼吸和鼻内炎性分泌物积蓄,使之易于感冒 和上呼吸道感染。
.
17
体征
外鼻畸形 鼻镜检查:鼻中隔弯向一侧,凸面粘膜 充血、糜烂。鼻腔不等大。
.
18
鼻内镜 X线
辅助检查
.
19
并发症
鼻窦炎 上呼吸道感染
.
20
处理
手术: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鼻中隔成 形术 。
.
21
中耳炎
.
22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 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 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 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 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 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 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 中耳积液、胶耳。
上颌窦穿刺冲洗 置换法 手术:鼻腔手术;鼻内镜手术。
.
12
二、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 或两则弯曲或局部形成突起,引起鼻功 能障碍或产生症状者 。 凡成年人鼻中隔有轻度偏曲而无自觉症 状者应列为生理性偏曲。
.
13
各种形状的鼻中隔弯曲
.
14
鼻中隔偏曲
.
15
病因
肿瘤或异物压迫鼻中隔,也可发生本病。 鼻中隔之骨和软骨发育不均衡以至畸形,畸形易发生 于各部接合处。这也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外伤: 当外伤发生鼻骨骨折时,常并发中隔软骨脱 位变形,甚至软骨骨折,如不及时复位,可遗留中隔 偏离。婴儿出生时产道狭窄、或因产钳挟持不当,亦 可致鼻中隔软骨偏曲、脱位。外伤是引起鼻中隔偏曲 的最常见病因。 小儿腺样体肿大影响鼻通气,张口呼吸代偿,日久致 颌面骨发育畸形,硬腭高拱,结果使鼻腔的底部上抬, 渐使鼻中隔呈偏曲状态。
.
26
辅助检查
听力检查:音叉及纯音测听多为传导性 聋。声阻抗-导纳测试的鼓室导抗图呈现 平坦型(B型)或高负压型(C型),有 助于诊断。
.
27
听力图
正常听力图可显示骨导听力在各频率范围中均为0~20 分贝,气导听力则在0~25分贝,气、骨导间距为10 分贝以内。 如气导听力减退而骨导听力正常,反映在听力图上为 气导曲线在下方,骨导曲线在上方,气、骨导间距大 于10分贝以上,是传导性聋的特征。 如气导、骨导听力均减退,在听力图上,两条曲线重 合,即多数频率点上气骨导差小于10分贝,则提示感 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而且多数曲线呈下坡形。 如气导与骨导听力曲线皆有下降,而且气导听力曲线 降低更明显,多数频率上气骨导相差10分贝以上,说 明中耳的传音结构和内耳的感音功能均有减退,是混 合性聋的特征。
.
23
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 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 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
感染
免疫反应
危险因素:被动吸烟、环境不良、哺乳方法不 当。
.
24
症状
耳聋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起病之前多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病 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常伴有自听增强。如仅有部分鼓室积液, 低头或躺下时听力有改善。个别病人自觉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听 力下降,常常被误诊为“暴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隐袭, 听力逐渐下降而病人说不出发病的时间。小儿多无听力下降的主 诉,婴幼儿可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则常表现为对父母的呼 唤不理睬,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等。如果单耳患病,则长期 听力下降耳不易被发现。 耳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起病时常有耳痛或耳胀痛,也常常是儿 童患者早期惟一主诉。慢性患者多无耳痛或有时耳内隐痛,或合 并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窦炎时,才出现耳痛。 耳内闷感 :常用手按压耳门可获暂时的缓解。 耳鸣 :耳鸣多为低音调、间歇性。头部运动时,中耳积液流动也 可感觉耳内有水流声。
鼻腔疾病:鼻炎、肿瘤、息肉等。 鼻邻近器官的病变:扁桃体炎、腺样体 肥大、牙源性感染。 直接感染:外伤、异物、污水进入。 医源性感染:鼻腔填塞 鼻窦气压骤变:高空飞行迅速下降。
.
6
致病菌
化脓性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葡萄球菌等。 杆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 厌氧菌 真菌
.
7
症状
全身症状: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头晕。
局部症状:
1、鼻涕增多
2、鼻塞:主要症状
3、头痛:伴随鼻塞脓涕;白天重夜间轻;钝痛或闷痛; 前额部或枕部;滴鼻药、鼻通气后减轻,低头、咳 嗽时加重。
4、嗅觉减退
5、视力减退或失明
.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
鼻腔粘膜慢性充血、肿胀、肥厚;中鼻 甲肥大或息肉样变;脓性分泌物。 口腔和口咽部检查:牙病、咽后壁有脓性 分泌物。
.
25
体征
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短、分散或消失,锤 骨短突明显外突,锤骨柄变水平,前后皱襞变 明显。鼓膜呈粉红色或黄色、淡黄色油亮, 透过鼓膜可看到液平面,此液面呈一头发丝状 弧形线,称发线,当头位变动时此液平面保持 水平位。有时可见到液体中的气泡。 慢性者鼓膜增厚混浊色发暗。 鼓气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活动度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