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傅雷家书教师学案

傅雷家书教师学案

总第课时
孙伯中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傅雷家书》教学案
课型:讲读主备人:朱国华主讲人:
《傅雷家书》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学习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预习内容
一、查找傅雷、傅聪父子的资料,有条件可以欣赏傅聪的钢琴曲磁带。

二、注音:谀辞枘凿扶掖廓然无累
羲皇涕泗横流
三、解词
1、自知之明
2、重蹈覆辙
3、刻骨铭心
4、涕泗横流
四、读课文,标段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2、划出所受感动最深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可以是讲道理的,也可以是表达感情的,关键是能够体现父亲对儿子的涓涓教诲。


◆附:书信格式的要求(正文)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

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5. 具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

再下一行写日期。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庸碌、凭吊、自知之明”等词的音形。

◆说明两封家书的联系。

◆正确理解“坚强”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阅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在合作、交流中,赏析、探究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殷殷爱子情和浓浓爱国情。

◆学习做一个坚强的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傅雷家书〉两则》体现了作者殷殷的爱子情和浓浓的爱国情。

学习本文,抓住书信抒情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是如何表现“慈父情深、朋友情重、赤子情结”的;同时关于“坚强”、“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的议论这一难点,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阐发的深度和分寸,引导学生一面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期望和忠告,一面感受傅雷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领悟。

三、学习对象分析作为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部分现代文的阅读知识。

学习本文,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可以着力巩固和提高其概括文章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可以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走进作品;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及其展示的平台,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请学生就其形式、内容、语言、感情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友情提示:本文的导课方法多样,可由关于父爱的诗引入,也可直接由关于父爱的故事导入,还可以从介绍傅雷及《傅雷家书》导入等等。

)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1、教师范读。

教师舒缓、语重心长、分忧同喜的朗读,学生合书、闭眼、凝神的静听。

(友情提示:品味文章殷殷的爱子情,浓浓的爱国情。

) 解决字词:(注音、写字)庸碌( ) 凭吊( ) 谀词( ) 扶掖( )重蹈覆辙( ) 自知( )之明 廓然无累( ) (友情提示:积累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可以采用个个击破法、造句法等实施牢固的记忆。

)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1)从 句中,看出信是作者在儿子 时给回的信,目的是 。

(友情提示:从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并进行概括。

) 讨论明确:第一封,写于儿子精神消沉之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写于儿子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友情提示:从文章的主题这个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去探究。

) 讨论明确:作者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三)、走进作品,研读赏析
1、文章是怎样体现“慈父情深、朋友情重、赤子情结”的? (友情提示:从回信者作为父亲、艺术知音和赤子的角度入手,进行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 讨论明确:慈父情深:“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朋友情重”:“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出这些信来重读几遍。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有
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赤子情结:“赤子之心这句话……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2、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友情提示:在明确比喻作用的前提下,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探讨。

)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讨论明确: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讨论明确: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3、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友情提示: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

学生因为缺少阅历和经验,所以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即可。

) 讨论明确: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通俗的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

“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四)、再读课文,引导小结:在《〈傅雷家书〉两则》中,我们在真诚、平等的氛围中,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对艺术、人生、对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生活链接,书写感受 1、请以“给傅雷的一封信”为题,谈谈你学习这两封信的感受。

2、想一想,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描写出一些感人的细节!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150字左右) (友情提示:课堂上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在课内外衔接的语文教学中,光靠课堂是学不好语文的,它还需学生在课后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不断发掘、填充,自由地吸收更充分的养料来成长,故通过相关链接这一途径,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 板书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 慈父情深——为子分忧 朋友情重——艺术知音 赤子情结——爱国情怀 (六)学后反思(教后反思):(师生填写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收获和思考)
○1我之收获 ○2我之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