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宏观经济学试卷

2010宏观经济学试卷

东华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注:除第五题外,所有的答案均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1、三部门经济是指:()
A.企业、家庭、银行;
B.企业、政府、家庭;
C.政府、家庭、外国消费者;
D.政府、企业、银行;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3、流动性最大的货币是指:()
A.M1;
B.M2;
C.M3;
D.流动性资产;
4、已知某国年初资本品存量为10000亿美圆,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圆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圆。

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2500和500
B、12500和10500
C、2500和2000
D、7500和8000
5.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6.下列哪种情况货币政策效果大()
A.IS曲线陡;
B.LM曲线平坦;
C.IS曲线平坦;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滞胀”是指:()
A.产出与物价水平同时上涨;
B.产出与物价水平同时下降;
C.物价水平上涨,实际产出和就业下降;
D.物价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和就业上涨;8.如果银行准备率为25%,则存款乘数为:()
A.0.25;
B.0.5%;
C.1;
D.4;
9.一个经济体中的失业是指()
A、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
B、实际工资超过劳动的边际产量
C、失业统计中的失业人数大于0
D、上述各项目都不准确
10.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6时,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A. 0.6;
B. 0.4;
C. 1.33;
D. -0.6
11.当IS曲线右移,而LM曲线不变,在新的均衡状态下()
A.r1>r0,Y1<Y0 ;
B.r1>r0,Y1>Y0 ;
C.r1<r0,Y1>Y0 ;
D.r1<r0,Y1<Y0 ;
12.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收不随收入水平而变化,当投资增加100时,均衡收入将()A增加500 B 增加100
C 减少100
D 减少80
13.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将会导致:()
A.均衡收入与利率同时上升;
B.均衡收入与利率同时下降;
C.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下降;
D.均衡收入减少,均衡利率上升。

14.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由IS-LM模型,财政政策更有效()
A.边际消费倾向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弹性较大
B.边际消费倾向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弹性较大
C.投资对利率的反应灵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弹性较大
D.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灵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较小
15.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
A 国民收入增加
B 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利率下降
D 物价水平下降
16.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
A增加,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B增加,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C减少,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D减少,从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1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改变总需求()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世界经济形势
D 以上均是
18.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
A 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
B 每个企业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 D 与总需求曲线相交
19.工资下降将引起()
A .SAS曲线和LAS曲线都向右方移动 B.SAS曲线和LAS曲线都向左方移动
C.SAS曲线向右方移动,LAS曲线不变
D. LAS曲线向右方移动, SAS曲线不变20.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重直线,减税将( )
A 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 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共10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储蓄—投资恒等式表明I=S,这说明储蓄欲望的增加将导致投资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 )
2.除了特殊的失衡状态,GNP的均衡水平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NP水平 ( )
3.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自发消费也随之增加。

()
4.因为政府购买与转移支出都属于政府支付,所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大小是相同的。

()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将使LM曲线右移。

()
6.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

()
7.充分就业是指每个劳动力都处于就业的状态。

()
8.古典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原因是名义货币工资粘性( )
9.进入凯恩斯陷阱后,货币供给量不再影响利率的高低。

()
10.如果1994年的物价指数是120,1995年的物价指数为130,那么通货膨胀率为10%。

()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满分30分)
1.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6分)
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6分)
4.简述总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原因?(6分)
5.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6分)
四、计算题(共2题,满分25分)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GNP或收入)为800,企业非意愿的存货变化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2.假定经济由三部门构成,消费函数C=325+0.75yd,,投资i=1250-50r,政府购买g=500,政府的税收只有定量税t=100,政府转移支付为0,货币需求L=0.5y-100r,货币供给M/P=1000/P,
求:1)政府有预算盈余还是赤字?其值为多少?
2)如果价格水平P=1,求IS曲线方程、LM曲线方程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4)在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下,求总需求曲线
五、分析题(共1题,满分15分)(答案直接写在本题下面)1.1979年,沃尔克出任美联储主席,美国正陷入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沃尔克结束了这种通货膨胀。

他通过迫使1979~1981年之间的利率大幅度上升而结束了高度的通货膨胀。

试述1)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提高利率这一目标?
2)提高利率会降低通货膨胀,其作用的原理是什么,试用AS-AD模型画图分析。

2010-2011第一学期期末宏观经济学答题纸
姓名班级学号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题1分,满分20分)
三、
注意:填写内容不要超出以上格式,第二页的边距和第一页一样出题人(签名)__________
室负责人(签名)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