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讲1.(2017年北京卷)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答案】B【解析】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后作为解离液只能用于植物细胞的相互分离,动物细胞之间的相互分离需用胰蛋白酶处理,A错误;使用显微镜时,一般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再用高倍镜看清物像,B正确;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错误;细胞板只会出现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D 错误。
2.(2017年江苏卷)假如右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该生物体(2n=4)是二倍体,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则此图为有丝分裂后期,A项错误。
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其上会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B项正确。
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而其形态大小明显不同,应属于性染色体,C项正确。
图中具有4对同源染色体,子细胞具有2对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3.(2016年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答案】C【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B项错误;DNA的复制需要解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C项正确;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
4.(2015年北京卷)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下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80,而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为40,故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逐渐加倍,正进行DNA分子的复制;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中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则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在细胞同期中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细胞应位于b峰,而末期的细胞应位于a峰处,C错误。
5.(2015年安徽卷)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含量相同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答案】B【解析】图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套染色体平均分配,分别移向细胞两极,B正确;设洋葱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则甲、乙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和4N,核DNA含量均为4N,C错误;统计处于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细胞数可用于比较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的长短,但不能计算出细胞周期的长短,D错误。
6.(2017年全国新课标Ⅲ卷)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分裂分裂间(2)着丝点分裂、纺锤体的形成,阻止染色体移向两极不会(3)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体积略有增大【解析】(1)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合成被阻断后,分裂期不受影响,分裂间期受影响。
(2)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丝的形成来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丝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分裂间期的特点是相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进行复制、细胞体积略有增大。
必修1第四单元第2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0或1条Y染色体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错误;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恢复,二者保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B正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2条Y染色体,C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2.(2017年河南安阳诊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过程可以发生在睾丸或卵巢中B.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中C.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乙、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甲的两倍【答案】D【解析】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所以可以发生在睾丸或卵巢中,A正确;乙过程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以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中,B正确;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着丝点分裂,丙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但细胞没有分裂,所以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正确;由于甲、乙细胞中着丝点都已分裂,所以不含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3.DNA被32P标记的某精原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原细胞,其中一个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其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组成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DNA被32P标记的某精原细胞在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原细胞中,每个核DNA分子均为1条链含32P,1条链不含32P;其中一个精原细胞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每一个核DNA分子经过复制后所形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有1个DNA的1条链含32P,另1条链不含32P,另一个DNA分子的2条链都不含有32P,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每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综上所述,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 组成示意图中,B正确,A、C、D错误。
4.观察到某生物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精细胞。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正常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已经分离。
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之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会导致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基因位置改变,A、B、D 正确,C错误。
5.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由题图中的6个精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正确。
6.下图表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①内有8条染色体,1处若为D基因,2处由于交叉互换则一定为d基因B.②细胞的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它的前一个时期内,可发生基因重组C.③内有8条染色单体,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存在上图所示的四种细胞D.若④中的a为X染色体,则正常情况下b不可能是X或Y染色体【答案】A【解析】图①为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有丝分裂不能发生交叉互换,A错误;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的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它的前一个时期为前期,可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图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有8条染色单体,睾丸中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有可能同时存在题图所示的四种细胞,C正确;图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a为X染色体,则正常情况下b不可能是X或Y染色体,D正确。
7.(2017年福建厦门检测)马蛔虫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甲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乙组细胞占的比例大,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D.丙组细胞中都可观察到着丝点分裂【答案】A【解析】马蛔虫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精巢切片观察的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的甲组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的乙组细胞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含2条染色体的丙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减Ⅱ后期除外)或精细胞。
8.(2017年湖南常德月考)表中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解析】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基因型为D、d的配子,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其发生时期为细胞分裂的间期,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基因型为AaB、AaB、b、b 的配子,等位基因没分离,原因只能是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错误;基因型为X a Y的个体产生基因型为X a Y、X a Y的配子,等位基因没有分离,原因只能是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正确;基因型为AaX B X b的个体产生基因型AAX B X b、X B X b、a、a的配子,等位基因没有分离且AA移向了同一极,原因是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且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同一极,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