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5汇总

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5汇总

法学基础理论-标准测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1.许可证一经(),即获得法律效力。

A.公证机关公证 B.行政机关批准C.申请人申请 D.行政机关颁发2.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A.行政相对方B.行政主体C.国家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按份共有人转让其共有财产份额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

A.购买权B.收益权 C.优先购买权D.优先承租权4.行政行为作出后,非依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A.确定力 B.拘束力c.执行力D.公定力5.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必备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B.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c.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而不履行该职务D.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某种危害结果6.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是()。

A.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国人 B.外籍华侨C.外国留学生D.外国国家首脑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时间效力方面采用的原则是()。

A.从旧兼从重B.从旧兼从轻 C.从新兼从重 D.从新兼从轻8.依照我国《公司法》规定,定期会议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1/4以上表决的股东,1/3以上董事、或者(),可以提议召开临时会议。

A.1/3以上监事B.总经理C.监事D.2/3监事9.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10.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为()。

A.被撤销之日B.被废止之日c.被变更之日 D. 作出之日11.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

A.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状况公报 D.以上三项12.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共14人,经营房地产业务,于1995年2月10日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问公司最迟应在什么时间内开业?()A.1995年5月10日以前B.1995年8月10日以前c.1996年2月10日以前D.公司在任何时间开业,也可在任何期间内停止营业13.甲、乙、丙分别按50%、40%、10%的比例以个人财产共同投资创办一私营企业,并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后因经营不善,企业对外负债10万元,而企业全部资产仅5万元。

现债权人丁要求偿还lO万元。

依照法律,此10万元债务应()。

A.先由企业资产5万元偿还,不足部分由甲、乙、丙按各自的投资比例偿还B.先由企业资产5万元偿还,不足部分由甲、乙、丙平均负担偿还c.先由企业资产5万元偿还,不足部分由甲、乙、丙连带偿还责任D.由企业资产5万元偿还,不足部分不再偿还14.为了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A.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B.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责令停业、关闭C.限制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D.对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责令停业、关闭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A.环境状况公报 B. 环境保护规划c.环境质量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16.我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的母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c.《进口商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7.()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

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c.行政主体 D. 公民18.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行政法律关系 B. 社会关系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D.行政法律规范1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 省级人大C.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20.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签署。

A.总理B.主管部长C.秘书长 D. 国务委员2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吊销执照 B. 征税C.制定规章D.发布天气预报22.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B.禁止类推制度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禁止习惯法适用23.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24.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变更或者解除。

A.不得B.不得擅自C.可以 D.不得双方25.张某请李某托李某的表弟王某在为王某所在单位去外省采购木材时,代购一立方米木材,用来制作家具(因个人自己去买木材,没有批准手续运不出省)。

这种关系是()。

A.转委托、复代理的民事法律关系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民事行为c.可以变更或擞销的民事行为D.违反法律的无效的民事行为26.下列社会关系中,哪一项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A.某单位与一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加工承揽关系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c.家庭雇佣劳动关系D.社会保险机构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A.平等主体 B.社会主体c.民事主体D.法律主体28.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两类刑法。

A.资本主义国家刑法和社会主义国家刑法B.奴隶制国家刑法和封建制国家刑法c.剥削阶级国家刑法和社会主义国家刑法D.奴隶制国家刑法和资本主义国家刑法29·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c.普遍管辖原则 D.保护原则30.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

A.只能独立适用B. 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c. 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附加适用D.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二、多项选择题1.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

A.主体要件 B.功能要件c.内容要件 D.权限要件2.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有()。

A.行政行为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B.行政主体不明确c.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 D. 行政行为不适当3.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

A.对象的特定性 B.效力的普遍性c.不可诉性 D.准立法性4.行政立法的主体有()。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国务院直属机构 D.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5.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A.部门规章 B.国际条约C. 法律解释D.自治条例6.行政法律关系由()要素构成。

A.主体B.客体c.内容 D. 形式7.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相对方参与原则 D. 行政应急性原则8.行政法合理性原则的内容包括()。

A.平等适用法律B.符合自然规律c.符合社会道德D.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9.可以作为行政相对方主体参加行政法律关系的有()。

A.国家机关B.我国公民c.其他组织 D.在我国境内的无国籍人10.行政行为的主要特征有()。

A.裁量性B.双方意志性c. 随意性 D. 从属法律性11.行政行为的内容包括()。

A.科以义务B.变更法律地位c.剥夺权益 D. 赋予权益12.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

A.确定力B.溯及力c.拘束力D.执行力13.行政处罚的原则包括()。

A.处罚法定原则B.应急性原则c.公正、公开原则D.处罚救济原则14.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人身自由罚 B. 执行罚c.财产罚D.声誉罚15.人身自由罚包括()形式。

A.拘留B.管制c.劳动教养D.拘役16.行为罚包括以下形式()。

A.责令停产停业 B. 吊销许可证c.责令具结悔过D.吊销执照17.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有()。

A.立案 B.说明处罚理由c.听取申辩与听证 D.备案18.以其运用目的和程序为标准,行政强制可分为()。

A.对人身的强制措施 B. 对财产的强制措施c.即时性强制措施 D. 执行性强制措施19.行政给付的形式有()。

A.安置 B. 补助c.救灾扶贫D.奖学金20.行政奖励的主要形式有()。

A.通令嘉奖 B. 通报表扬C.记功D.补助21.依立法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

A.一般授权立法B.特别授权立法c.中央行政立法 D. 地方行政立法22.行政立法的原则是()。

A.依法立法原则 B. 应急性原则c.立法民主原则D.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23.行政立法要在()之问取得平衡。

A.社会协调与发展 B. 社会稳定与繁荣c.社会进步与和平D.社会公平与行政效率24.下列内容属于行政征收的有()。

A.管理费 B. 党费c.排污费 D. 洗理费25.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行政许可分为()。

A.排他性许可 B. 非排他性许可c.一般许可 D. 特殊许可26.驾驶执照属于()许可。

A.一般许可 B. 特殊许可c.独立许可D.附条件许可27.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

A.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B. 是要式行政行为c.是羁束行政行为D.其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28.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

A.确定 B. 认可c. 登记D.行政鉴定29.以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监督可分为()。

A.专门行政监督 B. 业务行政监督c. 一般监督 D. 特别监督30.行政处罚的形式有()。

A.罚款 B.拘留C. 讯问D.传唤31.行政处分的主要形式有()。

A.警告B.罚款c.降级 D. 拘留32.行政指导的作用有()。

A.杜绝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B.辅导和促进作用c.预防和抑制作用D.协调和疏导作用33.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有()。

A.程序法定原则B.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c.效率原则D.程序公正原则34.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包括()。

A.资讯公开制度B.民主集中制C.公开调查制D.听证制度35.根据行为的方式和状态不同,行政违法可以分为()。

A.作为行政违法B.实质性行政违法c.不作为行政违法 D. 行政相对方的违法36.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中包括有()。

A.通报批评 B. 赔礼道歉,承认错误c.行政处分 D. 履行职务37.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共同点有()。

A.都是作为一种民间活动出现的B. 都是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问裁断c.处理对象都是民事争议D. 都是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的过程38.行政裁决的程序可概括为()。

A.立案B.调查、审理C. 裁决D. 备案39.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比,有以下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