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说明: 1.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答案】D9.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10.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2(H A)(HA )c c -=B .22lg[(H A)] 4.2K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D .pH=4.2时,2(HA )(A )(H )c c c --+==【答案】D【解析】A 、根据图像,pH=1.2时,H 2A 和HA −相交,则有c (H 2A)=c (HA −),故A 说法正确;B 、pH=4.2时,c (A 2−)=c (HA −),根据第二步电离HA−H++A 2−,得出:K 2(H 2A)=c (H +)×c (A 2−)/c (HA −)= c (H +)=10−4.2,故B 说法正确;C 、根据图像,pH=2.7时,H 2A 和A 2−相交,则有22(HA )(H A)(A )c c c -->=,故C 说法正确;D 、由图知,pH=4.2时,c (HA −)=c (A 2−),H 2A 电离出一个HA −时释放出一个H +,电离出一个A 2−时,释放出2个H +,同时水也会电离出H +,因此c (H +)>c (HA −)=c (A 2−),错误。
11.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 (g )发生反应:CH 4(g )+H 2O (g )CO (g )+3H 2(g ),设起始24(H O))(CH n n =Z ,在恒压下,平衡时ϕ (CH 4)的体积分数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焓变ΔH >0B .图中Z 的大小为a >3>b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24(H O))(CH n n =3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ϕ (CH 4)减小 【答案】A12.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 3OCH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 + H 2O(g)CO(g) + H 2 (g) ΔH 1 = a kJ·mol −1②CO(g) + H 2O(g)CO 2 (g) + H 2 (g)ΔH 2 = b kJ·mol −1③CO 2 (g) + 3H 2 (g)CH 3OH(g) + H 2O(g)ΔH 3 = c kJ·mol−1④2CH 3OH(g)CH 3OCH 3 (g) + H 2O(g) ΔH 4 = d kJ·mol −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12CH3OCH3 (g) +12H2O(l)的ΔH =2dkJ·mol−1D.反应 2CO(g) + 4H2(g) CH3OCH3(g) + H2O(g)的ΔH= ( 2b+ 2c+ d) kJ·mol−1【答案】C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 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C. 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入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D. 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原因是铁是活泼金属,能与Pb2+、Cu2+、Cd2+、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过滤除去,答案选D。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6.(14分)Ⅰ.化合物Mg5Al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2Mg5Al3(OH)19(H2O)427H2O↑+10MgO+3Al2O3(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原理________。
(3)已知MgO可溶于NH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
Ⅱ.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请回答:(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______________。
【答案】Ⅰ.(1)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2)Al2O3 +2OH−2AlO2−+H2O(3)MgO+2NH4Cl+H2O MgCl2+2NH3·H2O或NH4Cl+H2OƒNH3·H2O+HCl,MgO+2HCl MgCl2+H2OⅡ.(1)S、Fe Fe3S4(2)制印刷电路板(3)Fe3S4+6H+3H2S↑+3Fe2++S(4)H2SO3+I2+H2O H2SO4+2HI取溶液G,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42−;过滤后取滤液,滴加H2O2溶液,若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有H2SO3。
【解析】试题分析:Ⅰ.(1)此反应为吸热反应,能降低温度,反应产生的固体氧化物能隔绝空气,并且产生水蒸气,可以稀释空气。
故答案为: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
(2)氧化镁和氧化铝的区别在于氧化铝能与强碱反应而氧化镁不能,氧化铝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 +2OH−2AlO2−+H2O。
(3)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NH4Cl+H2OƒNH3·H2O+HCl,溶液为酸性,氧化镁和水解生成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方程式为:MgO+2HCl MgCl2+H2O。
Ⅱ.(1)红棕色固体B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后生成黄色溶液C为氯化铁,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显血红色,D为硫氰化铁。
无色气体溶于水后为酸性,与碘反应后生成无色溶液,酸性变强,说明原酸为弱酸,且具有还原性,为亚硫酸,则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硫。
则原化合物中含有铁和硫元素。
氧化铁的质量为2.400g,其物质的量为2.400/160=0.015mol,含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30mol,则铁的质量为0.030×56=1.680g,则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为2.960-1.680=1.280g,硫的物质的量为1.280/32=0.040mol,则铁与硫的物质的量比为0.030:0.040=3:4,则化学式为:Fe3S4。
(2)溶液C为氯化铁,可以溶解铜,用来制印刷电路板。
27.(15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突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3-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1)验证假设一该小组涉及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假设一成立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入下图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3)验证假设二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4)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通入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映后两溶液的pH前者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________【答案】(1)无明显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2)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3SO2+2NO3-+2H2O=3SO42-+4H++2NO (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作为参考实验假设二成立实验3: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未经脱O2处理的白色沉淀生成25mL0.1mol/L的BaCl2溶液中(4)小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明,足量的O2和NO3-分别氧化相同的H2SO3,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前者多余后者【解析】(1)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制备盐酸,故实验1无现象,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显酸性,电离出H+,和NO3-结合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SO32-氧化成SO42-,故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2)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3,亚硫酸显酸性,故pH值减小;3SO2+2NO3-+2H2O=3SO42-+4H++2NO;(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Cl2溶液的烧无现象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假设二成立实验2:在盛有富含O2的25ml0.1mol/LBaCl2溶液的烧有白色沉淀生成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4)小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明,足量的O2和NO3-分别氧化相同的H2SO3,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前者多余后者(其它合理答案也正确)28.(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