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考点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精析】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

在高考中,语言表达题的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考点综合,重点突出。

命题是多个考点的有机组合,综合性加强;如果说突出重点,那么,“连贯”考点有时单独命题,“得体”因为易与鲜活的时代相结合也备受青睐。

(2)设题情景性。

要求考生答题时必须将问题置于命题人所设置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

考题中常常有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限制,考生须置身于虚拟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解决。

(3)题型多样化,注重实用性。

近年高考中出现了开场白、广告、宣传语、串台词、情境问答等题型,而且不断创新,体现出实用性的特点。

江苏卷考查除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外,更突出:(1)设题有鲜明的情景化,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的表达和写作;(2)一至两个的言语技巧要求;(3)借助一个表达的载体。

【真题体验】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

题干中已明确答题的方向:画线句子的含义。

因此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针对“穿鞋”上升到“改变自己”,针对“给全世界铺上地毯”上升到“改变世界”。

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述。

2.(2013.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

(只填字母)()(4分)《兰亭集序》(见右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

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_①_____。

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_ ②___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

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__③____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___④_____。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答案】①D ②C ③A ④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在分析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语意的能力。

学生要具备分析句群的能力,在搞清句与句、句群与句群的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准确概括出语段的层意了。

①“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应与“飘逸”关联,选D;②“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应与“欹侧、揖让、对比”关联,选C ;③“有筋骨,有血肉”则照应了“秉性、精神、风仪各异”,选A;④“匠心独运,韵味无穷”则照应“运笔使锋”,选B。

3.(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7分)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

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

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

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

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洁、大方原则。

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钥匙,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

在此前提下,再讲究造型的美观。

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洁、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

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费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示例2】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

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沉淀和办学理念的诠释。

因此他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作,应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和谐。

这就要求,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完成这道题一定要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要简明连贯。

这道题的选材关涉考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与文化,易于触发考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材料一主要抓住实用价值,可采用对比手法来写;材料二主要体现文化内涵。

总之,既要发挥想象,又不能脱离材料。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4.(2013.湖北卷)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周朴园(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

(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甲句)周萍(失色)爸!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

”(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4分)【答案】示例一:甲句更好。

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

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二:乙句更好。

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

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对这句话的认识要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

要明确所填写的句子说话的语气跟前面的“严厉”不同,或缓和或更严厉。

言为心声,这句话或体现周朴园的心态,或表明对儿子的教育。

具体分析这两句话。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是长句;“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是短句。

前者突出“一件事”;后者突出“做”和“当”。

讲理由时,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考虑。

如“一件事”和“当”,都反复用了两次。

5.(2013.重庆卷)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

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4分)【答案】示例1:红灯——安全报警器,生命诺亚舟。

示例2:闯一次红灯,过一次鬼门关。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生动”,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宣传语应当简明、上口,主题鲜明(明确告诉宣传的内容或主题是什么),用语生动、形象(修辞手法)。

此题还要求“幽默警醒”,即可适度俏皮、风趣一把,当然,首先得有“警示”“教育”意义。

6.(2013.四川卷)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你设计三个访谈问题。

(4分)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答案】(示例)①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②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③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4分)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语境给出了情景模拟的对象(访谈老师)、主题(“如何与陌生人交往”),设计问题时要扣住主题,要考虑访谈的对象为老师,应当尊敬、礼貌。

题目的要求有两条,要注意三个问题“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的要求。

比如:与陌生人交往,你最关注(关心,留意)什么?打算如何与陌生人打破僵局?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技巧有哪些?这三个问题就扣住了主题,且步步深入。

【方法归纳】(一)如何“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晰”。

“简要”就是说话用语不重复啰嗦,很精练;“明晰”就是明白无误,不产生歧义。

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恰当地省略、运用简称或合称。

2.恰当地使用代词。

3.恰当概括,巧用指代明句意。

4.巧妙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内容求简明。

5.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求简洁。

(二)如何“连贯”连贯,就是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排列组合的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式合理,衔接恰当,呼应自然,合乎语境。

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语言表达题常见的考点。

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2.保持结构、句式一致。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表现在:①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②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合说还是分说,也会涉及连贯问题;③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注意不到这一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3.保持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应包括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和语序上的前后关联。

4.保持情景(境)一致。

这一点主要是指写景抒情的文字,语言带有情感,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昂或沉郁;文字所描写的景象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

这就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

(三)如何“得体”得体,就是指语言运用与语言环境保持一致,恰到好处。

社会越现代化,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

考查语言表达得体会是今后命题的热点之一。

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用语要看对象。

400-688-1789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

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

一些传统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记住。

2.用语要看场合。

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