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物理治疗范畴的治疗方法()A、功能训练B、言语训练C、手法治疗D、牵引治疗E、物理因子治疗2、下列不属于随意运动的活动是()A、走路B、穿衣C、打太极D、悬吊练习E、物理因子治疗3、健身俱乐部的拉力器练习属于()A、被动运动B、随意运动C、助力运动D、悬吊运动E、抗组力运动4、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不包括()A、增强心肺功能B、改善运动器官功能C、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D、逆转病变器官的病理过程E、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直流及低频电疗法直流电疗法部分(一)选择题1、直流电电流的特点A、低电压、大强度B、低电压、小强度C、高电压、小强度D、高电压、大强度E、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2.直流电作用下对神经兴奋性的影响是()A.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B.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C.阴极下神经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D.阴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阳极下兴奋性升高E.两极下神经兴奋性均升高3.关于直流电的治疗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全身治疗时,下行的起兴奋作用,上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B.阴极下兴奋性降低,阳极下兴奋性增高C.阴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D.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E.对静脉血栓无治疗作用4.直流电电疗法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衬垫厚度为()A.0.5cmB.1.0cmC.1.5cmD.2.0cmE.2.5cm5.治疗高血压病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是()A.3%~5%谷氨酸钠B.2%~5%抗坏血酸C.3%~5%氯化钾D.3%~5%硫酸镁E.5%~10%碘化钾6.治疗支气管哮喘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是()A.2%~10%阿司匹林B.1%~2%氨茶碱C.3%~5%氯化钾D.3%~5%谷氨酸钠E.3%~5%硫酸镁7.单纯的直流电的治疗作用不包括()A.促进骨折愈合B.抗过敏C.镇静和兴奋作用D.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E.软化瘢痕8.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的适应证不包括()A.神经炎、神经痛B.瘢痕增生C.急性湿疹D.慢性溃疡E.静脉血栓9.与药物离子导入数量有关的因素有()A.药液的浓度与溶解度B.治疗的部位C.所使用的电流量D.治疗时间E.以上都是10.下列选项中,不是直流电对人体产生理化作用的是()A.阴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阳极下相对脱水B.阴极下的碱性升高,阳极下呈酸性C.阳极下Ca2+浓度应用相对增高,阴极下K+浓度相对升高D.热效应E.阴极下细胞膜电位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应激性升高(一)选择题单选题1.低频电电流频率范围()A.1000HZ以下B.1~100KHZC.100~150KHZD.100KHZ以下E.150~200KHZ2.当皮下组织的阻抗(R1)很小时,电流所通过阻抗最小的通路是()A.肌肉B.汗腺C. 皮肤D.皮下组织E.神经3.低频电流的特点不包括()A.均为低频小电流B.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C.对感觉神经有强刺激作用D.对运动神经有强刺激作用E.热作用明显4.低频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有()A.兴奋神经肌肉组织B.促进局部血液循环C.促进伤口愈合D.镇痛作用E.以上都是5.常见低频电流波形为()A.正弦波B.方波C.三角波D.梯形波E.以上都是6.即时镇痛作用所发生的时间是()A.电疗中和电疗后数秒内 B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C.电疗中和电疗后数日内D.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周内E.电疗后逐渐产生7.低频电流的镇痛作用主要是兴奋()A.脊髓背角胶质区细胞B.脊髓前角细胞C.脊髓后角细胞D.肌细胞E.脊髓侧角细胞8.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因为低频电流可以抑制()A.感觉神经B.运动神经C.中枢神经D.迷走神经E.交感神经9.使毛细血管扩张是因为低频电流使皮肤受刺激释放出()A.阿片肽B.GABAC.组胺D.5-HTE.NA10.常用于电诊断,电睡眠,超刺激和电兴奋的低频电流波形为()A.三角波B.方波C.调制波D.梯形波E.正弦波11.常用于电体操,电诊断的电频电流波形为()A.调制波B.方波C.三角波D.正弦波E.梯形波12.感应电流的频率是()A.60~80HzB.80~100HzC.100~150HzD.150~200HzE.200~300Hz13.电流要兴奋正常运动神经和肌肉,通电时间应分别达()A.0.05和1.5毫秒B.0.03和2毫秒C.0.03和1毫秒D.0.02和1.5毫秒E.0.03和1.2毫秒14.TENS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 促进伤口愈合B.治疗疼痛C.治疗肌张力增高D.改善局部血管血液循环E.治疗肌萎缩15.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脑血管意外B.脊髓损伤C.多发性硬化D.周围性面瘫E.脑瘫16、脑梗死患者,Brunnstrom1级,出现肩关节半脱位,应用FES治疗时,表面电极置于()A.岗下肌和三角肌后部B. 冈上肌和三角肌前部C.冈上肌和三角肌后部D.岗下肌和三角肌前部E.大圆肌和三角肌前部(一)选择题1.医学上把中频电流频率规定为()A.100~1000HzB.100~100 000HzC.1000~100 000HzD.10 000~100 000HzE.1000~1000 000Hz2.引起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足够兴奋的脉冲频率为()A. 1000Hz以下B. 1~100kHzC. 100~1000kHzD.1000~10 000HzE. 无特点范围3.中频电疗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电解B. 电离C.电泳D. 电渗E. 对神经肌肉组织有兴奋作用4.调制中频电的波形、幅度和频率不断变化,作用人体时可产生的作用是()A. 人体不易对其产生适应性B. 引起神经肌肉组织兴奋C. 避免电解产生D. 降低皮肤电阻E. 对人体组织的作用深度大5. 音频电疗法又称为()A. 声频疗法B. 中频电疗法C.正弦中频电疗法D. 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E. 减幅中频正弦电疗法6.低频调制中频电流的调制是指()A. 较低频率电流的幅度随较高频率电流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B. 较低频率电流的频率随较高频率电流的频率的变化而变化C. 较高频率电流的幅度随较低频率电流的幅度的变化而变化D. 较高频率电流的频率随较低频率电流的频率的变化而变化E. 较高频率电流的幅度、频率随较低频率电流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7.调制中频电流的调制波是()A. 调制中频电流的中频电流B. 调制中频电流振幅的低频电流C. 经过调制的低频电流D. 经过调制的低中频电流E. 经过调制的中频电流8.传统干扰电疗法中的干扰场电流是()A. 低频电流B. 中频电流C. 低频调制中频电流D. 等幅中频电流E. 减幅中频电流9.中频电疗法的作用特点不包括()A. 无极性区别B. 电极下无电解产物产生C. 人体皮肤电阻低D. 作用较深E. 容易兴奋神经肌肉10.人体组织对电流的阻抗随电流频率的上升而()A. 上升B. 下降C. 双向变化D. 无变化E. 不定11.中频电疗治疗电流量的调节应根据()A. 感觉阈B. 运动阈C. 感觉阈或运动阈D. 疼痛感E. 过电感13.调制中频电流中载波是指()A.载送传递低频信号的等幅中频电流B.载送传递中频信号的低频电流C.经过调制的低频电流D.经过调制的中频电流E.经过调制的低中频电流14.中频交流电产生的烫伤属于()A.化学烧伤B.热烧伤C.机械烧伤D.电击伤E.缺血损伤15.中频电疗法常采用的电流频率()A.2000~8000Hz之间B.100~1000HzC.1000~100000HzD.1000HzE.2000~100000Hz16.不属于中频电疗法的是()A.干扰电疗法B.音频电疗法C.调制中频电疗法D.低中频电混合疗法E.电兴奋疗法17.下列选项中属于等幅中频电疗法的是()A.波动电疗法B.音频电疗法C.调制中频电疗法D.低中频电混合疗法E.音乐电疗法18.中频电疗时电极下产生()A.电解B.电离C.电泳D.电渗E.无电解作用19.关于中频电对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错误的是()A.对运动、感觉神经的刺激作用比低频电明显B.强的中频电流刺激引起肌肉收缩时感觉比低频电刺激时感觉舒适C.对自主神经、内脏功能调节作用优于低频电D.可作用到组织深处,在引起强烈肌肉收缩时皮肤无明显刺痛E.中频电疗时患者能耐受较大的电流强度21.不属于中频电治疗作用的是()A.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B.镇痛作用C.抑制、杀灭肿瘤细胞D.消炎作用E.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作用22.干扰电流又称()A.低频电流B.交叉电流C.低频调频中频电流D.等幅中频电流E.减幅中频电流23.在干扰电疗法中所用的正弦交流电其频率在()A.1000Hz以下B.1000Hz左右C.6000Hz左右D.4000Hz左右E.2000Hz左右24.干扰电疗法最突出的特点是()A. 频率较高,可以增大作用的深度B. “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可以同时发挥低频电与中频电的双重治疗作用C. 两组电流中的一组电流频率固定,另一组电流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 治疗时同时用两种电流E. 治疗时用4个电极25. 下列选项中,对周围神经麻痹疗效最高的是()A. 直流电B. 感应电C. 调制方波电流D. 干扰电E. 三角波电流26.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的特点不包括()A. 立体的刺激效应B. 多部位的刺激反应C. 强度的动态变化D. 受刺激部位的动态变化E. 电流的幅度发生较大的变化1. 1GHz等于()A.1000KHzB.1000HzC.100MHzD.100KHzE.1000Mhz2.温热作用持续最长、最稳定、最深的疗法是() A热敷 B蜡疗 C水疗 D超短波 E红外线3.对较深部位进行电容场超短波治疗时()A加大电极面积 B加大电极与皮肤间隙 C减小电极与皮肤间隙D加大治疗剂量E延长治疗时间4.以下高频电治疗的温热作用最深的是()A中波疗法 B短波疗法 C超短波疗法 D分米波疗法 E厘米波疗法5.人体内电子和离子在导体中移动时克服阻力而发生的能量损耗称为()A电阻 B电抗 C欧姆损耗 D介质损耗 E温热效应6.电容场法短波、超短波治疗时产热最多的组织是()A皮肤 B皮下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7.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早期进行大剂量超短波治疗可能产生的反应是()A.周围血白细胞增加 B血管持久扩张 C肿痛增加 D结缔组织增生 E炎症消退8.短波、超短波治疗剂量主要划分依据是()A患者的温热感程度 B电流表强度 C氖光灯亮度 D电极面积 E皮肤红斑程度9.患者体内有金属异物时禁用高频电疗的原因()A电流集中于金属物转变为热能而至烧伤B电流集中于金属物转变为磁能C金属物在电场中发生感应电流D金属物在电场中发生感应电流E金属物易于氧化、腐蚀、破坏10.厘米波治疗时产生热最多的组织是()A皮肤 B皮下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11.属于脉冲减幅震荡电流的是()A共鸣火花疗法 B中波疗法 C短波疗法 D超短波疗法 E微波疗法12.不属于高频电疗的物理特性是()A温热效应明显,因欧姆损耗或介质损耗而产生B对皮肤无刺激,但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C作用机制为离子高速震荡产生位移电流D对神经肌肉作用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E出现点解、电泳、电渗现象13.不属于高频电非热效应的是()A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急性化脓性炎症发展受阻B神经纤维、肉芽组织再生加速C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变化,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D条件反射活动受到限制E治癌作用14.不属于短波疗法适应症的是()A胃炎、溃疡病、结肠炎、胃痉挛 B胆囊炎、肝炎 C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D膀胱炎、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 E严重心功能不全15.不属于超短波疗法适应症的是()A兴奋神经 B消炎、镇痛 C解痉 D刺激结缔组织增生 E提高免疫力16.在应用超短波治疗时,不正确的描述是()A头部不宜进行大功率超短波治疗B小儿和老人的心区不宜进行大功率超短波治疗C大功率超短波治疗不宜采用单极法D眼、睾丸、心脏、神经节、神经丛对超短波不敏感,宜采用大剂量E慢性炎症、慢性伤口及粘连患者不宜进行长疗程的超短波治疗,以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过度而使局部组织变硬、粘连加重17.具有无线电波与光波的物理特性且成束妆单向传播的是()A长波电流 B中波电流 C短波 D微波 E超短波18.下面关于分米波操作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患者取卧位或座位,必须裸露治疗部位B有距离辐射法适用于非接触式辐射器,一般辐射距离不应超过5——10cm C经“介质水袋”辐射适用于带有“介质水袋”的辐射器D接触辐射法适用于接触式体表辐射器,使辐射器口紧贴治疗部位皮肤E体腔辐射法适用于阴道、直肠腔内治疗19.医疗上应用最早的微波是()A短波 B厘米波 C毫米波 D分米波 E超短波20.短波最短且呈直线传播的是()A短波 B厘米波 C毫米波 D分米波 E超短波21.微波各段对人体作用深度的规律是()A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B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C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D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E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22.超短波电容场法治疗的两个电容电极并指时极间距离是()A小于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距离B等于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距离C大于电极与皮肤之间的距离D等于两个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之和E大于两个电极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之和23.无热量超短波的治疗主要适用于()A急性疾病 B亚急性疾病 C慢性疾病 D恶性肿瘤 E肢体瘫痪24.关于调谐法调节短波、超短波的治疗剂量的正确说法是()A这是调节输出剂量的最好办法B这是调节输出剂量的唯一办法C治疗机所产生的能量能如愿输入患者身体D治疗机所产生的能量不能充分输入患者身体,而且影响治疗机的寿命E能减少治疗机输出的能量向四周空间辐射25.高频电疗法中非热效应最明显的疗法是()A长波 B中波 C短波 D超短波分米波 E微波26.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进行超短波治疗时应采用()A无热量,5-8分钟 B无热量,10-15分钟C微热量,5-8分钟D微热量,10-15分钟E温热量,10-15分钟27.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不可逆时,采用温热量超短波治疗可能达到的结果是() A炎症局限 B炎症消散 C化脓成熟 D炎症加重 E炎症迁延28.超短波治疗时输出电缆不得打圈是为了避免()A打圈处形成短路,烧坏电缆B打圈处形成线圈,感应产生反向电流与磁场,减少对患者的输出C打圈处形成另一电场D电力线集中于打圈处E容易搞错电极的位置29.恶性肿瘤应用超短波治疗时应采用的剂量是()A无热量 B微热量 C温热量 D高热量 E以上都不对第五章光疗(一)选择题1.不符合光疗法分类的是()A.激光疗法B.X线疗法C.红外线疗法D.可见光疗法E.紫外线2.在下列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红光B.紫光C.蓝光D.短波红外线E.短波紫外线3.红外线疗法照射局部皮肤,辐射器垂直照射部位上方的最佳距离是()A.10~30cnB.30~60cnC.10~20cnD.60~90cnE.90~100cn4.红外线辐射人体时主要产生()A.光化学效应B.机械效应C.温热效应D.量子效应E.非热效应5.下列对于红外线可穿透人体组织的描述,正确的是()A.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均可达皮下组织B.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均可只达皮下组织C.近红外线只达表皮组织,远红外线可达皮下组织D.近红外线可达皮下组织,远红外线只达表皮组织E.近红外线只达皮下组织,远红外线可达肌层6.红外线禁用于()A.冻伤B.神经炎C.压疮D.急性扭伤早期E.软组织炎症感染吸收期7.蓝紫光的波长()A.540~820nmB.420~460nmC.380~720nmD.280~400nmE.760~1000nm8.蓝紫光疗法的治疗作用是()A.杀菌B.镇痛C.改善循环D.激活细胞免疫功能E.促进血液中多高的胆红素下降9.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光是()A.黄光B.青光C.红光D.蓝光E.日光10.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A.400~736nmB.400~746nmC.400~756nmD.400~760nmE.400~770nm11.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A.黄光B.青光C.红光D.紫光E.橙光12.紫外线的效应不包括()A.镇痛B.消炎C.脱敏D.促进伤口愈合E.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13.医疗上常用的紫外线波长范围为()A.10nm以下B.100~180nmC.180~300nmD.180~400nmE.180~500nm14.紫外线辐射人体时主要产生()A.光化学效应B.机械效应C.温热效应D.量子效应E.非热效应15.紫外线红斑作用作为明显的波长是()A.光化学效应B.机械效应C.温热效应D.量子效应E.非热效应16.紫外线致红斑作用最为的波长()A.280nmB.287nmC.290nmD.297nmE.327nm17.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A.224~247nmB.250~260nmC.264~277nmD.274~287nmE.294~300nm18.主要用于光敏疗法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的是()A.水冷式B.日光灯C.黑光灯D.冷光水银石英灯E.太阳灯19.光敏疗法用于治疗全身性银屑病使口服8-MOP 20~30mg需长波紫外线照射()A.5小时B.4小时C.3小时D.2小时E.1小时20.人体皮肤内7-脱氢胆固醇最终转变为维生素D3,需经过()A.短波紫外线照射B.中长波紫外线C.中波紫外线照射D.长波紫外线照射E.红外线照射21.局部感染严重时,紫外线照射可采用()A.中心重叠照射B.亚麻斑量C.弱红斑量D.最小红斑量E.中红斑量22.氦-氖激光器输出波长为()A.532nmB.632.8nmC.642.8nmD.652nmE.662.8nm23.低强度激光治疗的适应症是()A.白癜风B.皮肤基底细胞癌C.青光眼D.宫颈糜烂E.直肠癌24.高强度激光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杀菌B.软化C.腐蚀D.依附E.凝附25.氦-氖激光器发出的是()A.波长480nm,514.5nm的蓝青光绿光B.波长632.8nm的红光C.波长10.6um的远红外线D.波长1.06um的近红外线E.波长694.3nm的红光26.光敏治疗的患者于注射注射药物后应居住暗室,禁止日光直晒的时间为()A.无需居住暗室B.一周内C.半个月内D.两个月内E.一个月内27.激光光敏疗法所用的光敏剂是()A.四环素类B.131IC.卟啉族染料D.鍀葡萄糖酸盐注射液E.荧光素钠28.强激光素聚焦作用时,主要产生()A.非热效应B.谐振作用C.空化作用D.高热作用E.机械荡漾作用29.属于低能量激光的是()A.氩离子激光B.氦-氖激光C.红宝石激光D.二氧化碳激光E.ND-YAG激光30.有“光针”之称的是()A.红外线B.可见光C.激光D.紫外线E.篮紫外线一、名词解释物理因子治疗定义—理疗的治疗作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主电极:直流电对置法: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频率(f): 周期同步原则:音频电疗法干扰电流调制中频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