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综合练习题
所以
故选:B
11.D
【分析】
利用等差中项法可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根据 , 可求得数列 的公差,可求得 的值,进而可求得 的值.
【详解】
对 都有 ,由等差中项法可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
由于 , ,则数列 的公差为 ,
所以, ,因此, .
故选:D.
12.A
【分析】
在等差数列{an}中,利用等差中项由 求解.
【详解】
因为 , ,
所以数列 是以 为首项,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所以 ,
所以当 时, ;当 时, ;
所以
.
故选:C.
二、多选题
21.ABD
【分析】
由题意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可得 ,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
∴ ,解得 ,
故 ,故A正确;
【详解】
解:当 为奇数时, ,
当 为偶数时, ,
所以 ,
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
故选:B
15.B
【分析】
由已知条件,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 ,即可求 .
【详解】
,即有 ,得 ,
∴ , ,且 ,
∴ .
故选:B
16.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可得 ,即可得 ,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及前 项和公式,属于基础题
5.C
【分析】
首先根据 得到 ,设 ,再利用裂项求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当 时, ,
当 时, .
检验 ,所以 .
设 ,前 项和为 ,
则 .
故选:C
6.B
【分析】
由条件可得 ,然后 ,算出即可.
【详解】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A.15B.20C.25D.30
11.已知数列 中, , ,对 都有 ,则 等于()
A. B. C. D.
1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3,a9=6,则a13=()
A.9B.12C.15D.18
13.已知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5项和 ,若 ,则 ()
A.4B.6C.7D.8
14.冬春季节是流感多发期,某地医院近30天每天入院治疗流感的人数依次构成数列 ,已知 , ,且满足 ( ),则该医院30天入院治疗流感的共有()人
由 ,解得 ,又 ,
当 时, , 时, ,又 ,所以 时, , 时,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增, 在 上单调递增,所以数列 不是递增数列,故B不正确;
由于 ,而 ,所以 时, 的最小值为13,故C选项正确;
当 时, , 时, ,当 时, , 时, ,所以当 时, , , , 时, 为递增数列, 为正数且为递减数列,所以数列 中最小项为第7项,故D正确;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 得, ,整理得, .
又 ,所以 ,因此 ,
所以 最大.
故选:B.
2.C
【分析】
根据题意转化成等差数列问题,再根据等差数列下标的性质求 .
【详解】
由题意可知金锤每尺的重量成等差数列,设细的一端的重量为 ,粗的一端的重量为 ,可知 , ,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
中间三尺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新文化,等差数列的性质,重点考查理解题意,属于基础题型.
3.B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由题中条件,可直接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公差 , ,
所以 ,
解得 .
故选:B.
4.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性质当 时 及前 项和公式得解
【详解】
是等差数列, , ,
∵ , ,故有 ,故B正确;
该数列的前 项和 ,它的最值,还跟 的值有关,故C错误;
由于 , ,故 ,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思路点睛: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 项和公式进行化简,直接根据性质判断结果.
22.无
23.ABC
【分析】
根据不等式 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即当n为奇数时有 恒成立,当n为偶数时有 恒成立,分别计算,即可得解.
由 பைடு நூலகம்可得 ,
所以 ,故等差数列 是递减数列,即 ,故A正确;
又 ,所以 ,故C不正确;
又因为等差数列 是单调递减数列,且 ,所以 ,
所以 ,故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增减性及前 项和的性质,本题要从题中条件入手,结合公式 ,及 ,对选项逐个分析,可判断选项是否正确.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则 ,
所以 ,即 ,所以 ,
所以
,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求出 ,进而得出 ,
即可求解.
17.A
【分析】
由题意可得 ,再由 可求出 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 ,则 ,
故选:A.
18.A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由题中条件,得出 ,再由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A.121B.161C.141D.151
7.已知数列 中, ,且满足 ,若对于任意 ,都有 成立,则实数 的最小值是()
A.2B.4C.8D.16
8.设 是等差数列 ( )的前 项和,且 ,则 ()
A. B. C. D.
9.等差数列 中,已知 ,则 ()
A.13B.14C.15D.16
10.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则 ()
所以 , .
故选:A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29.ACD
【分析】
由已知得 ,又 ,所以 ,可判断A;由已知得出 ,且 ,得出 时, , 时, ,又 ,可得出 在 上单调递增, 在 上单调递增,可判断B;由 ,可判断C;判断 , 的符号, 的单调性可判断D;
【详解】
由已知得 , ,又 ,所以 ,故A正确;
25.BC
【分析】
设公差d不为零,由 ,解得 ,然后逐项判断.
【详解】
设公差d不为零,
因为 ,
所以 ,
即 ,
解得 ,
,故A错误;
,故B正确;
若 ,解得 ,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6.ABD
【分析】
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前 项和公式,及题中的条件,可选出答案.
【详解】
由 ,可得 ,故B正确;
由 ,可得 ,
C.当 时, D.当 时,
26.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前项和为 ,若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27.等差数列 的首项 ,设其前 项和为 ,且 ,则()
A. B. C. D. 的最大值是 或者
28.记 为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已知 , ,则()
A. B.
C. D.
29.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公差为 .已知 , , 则()
27.BD
【分析】
由 ,即 ,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 ,
因为
所以 , , 最大,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8.AC
【分析】
由 求出 ,再由 可得公差为 ,从而可求得其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
【详解】
由题可知, ,即 ,所以等差数列 的公差 ,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
, ,
.
故选:C
9.A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代入已知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
所以 ,解得: ,
故选:A
10.B
【分析】
设出数列 的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得到 ,然后代入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则由已知可得 ,
【详解】
根据不等式 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
当n为奇数时有: 恒成立,
由 递减,且 ,
所以 ,即 ,
当n为偶数时有: 恒成立,
由 第增,且 ,
所以 ,
综上可得: ,
故选:AB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有一定的计算量,属于中当题.
24.BD
【分析】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根据条件 、 、 成等差数列可求得 与 的等量关系,可得出 、 的表达式,进而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23.若不等式 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可能取值为()
A. B. C.1D.2
24.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不为 ,其前 项和为 ,且 、 、 成等差数列,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有()
A. B. C. 最小D.
25.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满足 , 为 前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 )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则 , ,
因为 、 、 成等差数列,则 ,即 ,
解得 , , .
对于A选项, , ,A选项错误;
对于B选项, , ,B选项正确;
对于C选项, .
若 ,则 或 最小;若 ,则 或 最大.C选项错误;
对于D选项, ,D选项正确.
故选:BD.
【点睛】
在解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化归为a1和d等基本量,通过建立方程(组)获得解,另外在求解等差数列前 项和 的最值时,一般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或者数列的单调性来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