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B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小结》课件

人教B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小结》课件


研究思路
2.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 (1)数轴法: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法求解. (2)图象法: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图象法求解. (3)Venn图法: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Venn图法求解.
研究思路
【方法技巧】解答集合问题的策略: (1)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换是顺利解题的关 键.解决集合问题,要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 要化简;抓住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2)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韦恩图的作用; (3)含参数的问题,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注意空集的特殊性, 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
研究思路
问题4 你能简单描述一下常用逻辑用语这部分内容的研究 过程和方法吗?
从初中学过的命题入手,引入含量词的命题,顺理成章地引入含量词 命题的真假判断以及含量词命题的否定;从命题的真假出发定义了充 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充要条件,而对条件的判断也是根据命题的真 假来确定的,当然条件的判断也与集合密不可分.
追问3 有与上面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图吗?
知识结构
问题2 常用逻辑用语中,我们可以用哪几个关键词来描述? 追问1 你能用知识结构图来表示吗? 追问2 你能用更全面一些知识结构图来表示吗?
研究思路
问题3 你能简单描述一下集合内容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吗?
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出集合的概念,然后类比实数的研究思路, 研究了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在集合中也有分类,有特殊集 合:空集.
研究思路
问题5 你能对本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吗?
研究思路
一、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1.集合的运算性质及重要结论
(1)A∪A=A,A∪∅=A,A∪B=B∪A. (2)A∩A=A,A∩∅=∅,A∩B=B∩A.
(3)A∩(∁UA)=∅,A∪(∁UA)=U.
(4)A∩B=A⇔A⊆B,A∪B=A⇔B⊆A.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结构
问题1 本章内容有两大部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在集 合部分,我们可以用哪几个关键词来描述? 追问1 你能用知识结构图来表示吗?
追问2 每一个关键词都有相应的内容,如概念里可以包括集合的定义、 集合的性质、集合的表示,依此思路,你能将上面的知识结构图再补 充上相关的内容吗?
(2)等价转化法: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词语的命题,常转化为 其逆否命题来判断; (3)集合法:小范围可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
研究思路
三、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充分、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若p、q中所涉及的问题与变量有关,p、q中相应变量的取值集 合分别记为A,B,那么有以下结论:
研究思路
p与q的关系 p⇒q,q⇏p p⇏q,q⇒p p⇒q,q⇒p p⇏q,q⇏p
集合关系 A≠⊂ B B≠⊂ A A=B
A⊄B,B⊄A
结论 p是q的充件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研究思路
【方法技巧】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
(1)一般命题p的真假由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辨别; (2)┐p命题的真假根据p的真假判定;
研究思路
二、命题真假的判定与命题的否定 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命题p:∀x∈M,p(x), 它的否定┐p:∃x0∈M,┐p(x0). (2)特称命题p:∃x0∈M,p(x0), 它的否定┐p:∀x∈M,┐p(x).
研究思路
【方法技巧】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分清条件和结论;找推式,判断“p⇒q”及“q ⇒ p” 的真假;下结论,根据推式及定义下结论;
研究思路
问题6 可以将本章知识用图形表示出来吗?
作业布置
作业:复习参考题1.
再见
(3)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限定集合M的每个元素x验证p (x)成立;但要判定全称命题是假命题,却只要举出集合M中的一个x=x0, 使得p(x0)不成立即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举一个反例”).要判定一个 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M中能找到一个x=x0,使p(x0)成立 即可;否则,这一存在性命题是假命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