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时计时法》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24时计时法》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在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的方法。

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观察、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星期天,小明、小亮和小芳三人相约去天文馆观看科教片。

让我们跟随他们到天文馆看看吧!
师: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
生:9:00《宇宙旅行》,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15:00《奇妙的星空》,15:45《小丽访问哈勃》。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尝试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找到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本课作简洁铺垫。

二、合作探索
师:15:00是几时?你知道吗?
生:这里采用的是24时计时法。

师: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你有哪些了解?
生1:时针走1圈是12小时,时针走2圈是24小时。

生2:一天有24小时。

师: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作24时计时法。

生:13时就是下午1时,24时是夜里12时。

师:15:00是几时?你知道了吗?
生:15时就是下午3时。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观看课件,小组交流讨论)
生1:第一圈:从0时到12时;即从深夜12时到中午12时。

第二圈:从12时到24时;即从中午12时到深夜12时。

生2:我发现普通计时法需要加上一些特定的词语,比如“深夜”、“凌晨”、“上午”、“下午”、“中午”、“晚上”等等。

生3:我发现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12)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师:大家真厉害呀,发现了这么多关于时间的知识。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生1:火车票上的时间。

生2:电影票上的时间。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说出24时计时法,通过课件动画了解24时计时法,并能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三、巩固练习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将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

2.照样子填一填。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

3.照样子,填一填。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互化。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生1:普通计时法需要加上一些特定的词语,比如“深夜”、“凌晨”、“上午”、“下午”、“中午”、“晚上”等等。

生2: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12)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加深本节课的知识内
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的掌握,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概况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