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药制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典型案例一、实施背景《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2009-2020年)》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规划提出,打造"双千亿"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把亳州打造成特色鲜明、文化厚重、产业发达的养生之都、健康之城。
全市中医药制造业尤其是饮片加工业发展加快,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
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和记黄埔等一大批知名药企纷纷入驻亳州,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126家,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956家,其中通过GSP认证的703家。
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是国内上市品种最多、经营面积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亳州中药和制药产业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态势,中药制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中药制药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力,适应我市中药制药事业高速发展趋势,培养社会需要的、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依据我市制药企业对制药人才的需求和专业建设需要,我校于2016年申请并开始建设中药制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二、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建设,扩建和改造校内实训基地,购进一批达到企业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把基地建设成为能满足日常实训教学和生产性实训需要,达到省市级技能大赛标准并成功承办亳州市传统制药技能大赛和安徽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
和中药制药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提升教学团队师资力量;组织基地学生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完善学生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培养具有一定中药制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能水平,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并获奖,毕业之后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能在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等行业企业服务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中医药人才,直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实施过程项目建设组完成了针对制药企业岗位标准、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面的调研,结合专业建设委员会研讨方案,创新形成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任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
(一)构建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对接的课程体系根据医药行业的特有工种和技术岗位,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精心设计,坚持“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确定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目标安排课程教学,以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课程考核依据”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建设以“校企文化相互渗透”为目标的特色课程,以“工学结合”为特点,突出实用、灵活特色的专业教学“核心课程”以及通用性较强的“精品课程”构成的中药制药课程新体系。
(二)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三)教学实施要求本专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和实地实习教学相结合。
每学年都有社会实践或实习。
1、课堂教学。
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和知识,发展学生的理论与知识视野。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2、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主要目的:一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验技能;三是直接为实习及将来的工作做准备。
3、企业实践与实习。
实践与实习是让学生到中药制药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进一步增长才干。
四、条件保障(一)组织和制度保障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以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质量。
1.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指导和监督下成立了质量提升项目办公室,监督、管理质量提升项目实施与进展,协调项目建设与学校各处室工作之间的沟通联系。
2.完善制度保障学校建立并严格执行了教学运行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评价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确保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1)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与基本要求》等制度,并在教学运行中严格执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学校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等制度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4)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学校制度了《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与实习单位共同编制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和内容。
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学校、实习单位、学生签订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
(二)合作机制保障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积极配合,形成“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育人提供组织保障。
(三)合作双赢及资金保障中药制药实训基地依托校企合作机制,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聘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提升基地实训队伍师资力量;承接企业生产订单,组织实习学生到制药企业参与生产,提升学生技能水平,选择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参加工作。
依托省市级拨款和学校自筹,由校财务处监督,校总务处总理,基地建设委员会统筹实施,在专业技能提升、设备升级方面,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和更新设备,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五、成效与经验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学校按照中药制药基地建设项目《任务书》和《建设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中药制药基地建设项目共有22个主要任务观测点,目前实际完成22个,项目任务完成率100%,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全省及全国范围内广受赞誉,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形成项目调研报告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为科学开展基地建设工作,探索实施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校成立了“中药制药省级示范基地”工作调研小组,主要就亳州药企人才需求和专业前景进行调研。
结合完成调研工作报告,和学校中药制药专业的实习实训水平、师资力量等条件,建立了校企合作和“一体化”的“3+2大专”和“3年制中专”人才培养模式。
(二)开拓校企合作新模式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和现代中药生产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学校与亳州市沪谯饮片有限公司、沈阳红药安徽制药有限公司等4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学做合一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企业需要的人,工作需要的人。
(三)完善组织和制度建设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学校高度重视基地项目建设,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及资金保障组等机构,为项目建设提供组织和资金保障。
学校先后制定并形成《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室中心负责人职责》、《实训教师工作职责》、《中药标本管理规程》、《中药标本室管理制度》、《学生实训守则》等文件,完善了实习实训管理机制,加快了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专业化的成长,有力保障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育人质量。
(四)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能力增强学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分别制定并实施了“3+2”大专和3年制中专两种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邀请企业专家进校指导教学,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团队,共同研发出“九蒸九制”系列产品,现已申请专利并投入生产,市场前景良好。
(五)实现了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同步提升项目建设期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岗位考核标准;编写中药制药专业校本教材《中药固体制剂工艺》,并协助编写《中药检验操作技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真伪鉴别图谱》等2本校本教材;完成《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药剂学》等5门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通过在职培训、职业生涯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骨干教师评选、高层次人才培养、境外考察培训等形式,努力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一专多能,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兼备,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
(六)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增强了专业服务社会的本领三年来,基地学生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中获得1金、3银的好成绩;在亳州市中药传统和传统制药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个,二等奖14个;在安徽省文明风采大赛及其他省市级竞赛中累计获奖20余人次。
基地毕业生,90%以上获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70%以上获得中药士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95%以上,就业满意度高。
学校连续三年参加了亳州市职业教育成果展,校企导师和学生展示的驱蚊香囊、养生花茶、大山楂丸制作等项目,获得了市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7年12月,我校在合肥举办“墨韵传神”师生书画展及职业教育成果展,接受省城市民检阅,既展示出药都的中药传统特色,又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走进社区的办学意义。
(七)完善基地建设,承办省市级技能大赛根据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按照《任务书》和《建设方案》,并根据技能大赛要求改造校内实训室4个,同时,购进一批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适应技能大赛需求的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基础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需求。
2016-2018年,连续三年承办亳州市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和中药制药技能大赛;2017-2018年,连续两年承办安徽省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职组),并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