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7049.2
(22)申请日 2019.04.19
(71)申请人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
号中建一局1707室
申请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蕃鸿 许锦林 于三力 叶梅
赖文鹍 卢皓星 黄超 郭健
曾招森 蒋洪波 王依列 陈泽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代理人 高芳 李丹
(51)Int.Cl.
E04G 2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
纠偏方法
(57)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
纠偏方法,包括轨道梁、托盘梁、顶推顶升装置、
限位梁、滑动装置、纠偏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液
压控制系统和反力组件;限位梁设在托盘梁底
部,沿着待平移建筑物迁移的方向设置;滑动装
置滑动连接在限位梁两侧;反力组件设置在限位
梁两侧;反力组件包括反力架和水平托板;反力
架固定在托盘梁底部;水平托板连接在反力架内
侧;纠偏千斤顶连接在滑动装置与反力架之间;
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水平托板上;液压控制系统与
位移传感器、纠偏千斤顶之间分别连接。
本发明
解决了传统的纠偏方法中建筑物平移出现横向
偏位时风险较大,不利于建筑物连续顶推施工以
及不能解决建筑物旋转和沿连续曲线移位的复
杂移位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10067404 A 2019.07.30
C N 110067404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67404 A
1.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包括有轨道梁(1)、托接在待平移建筑物(2)底部的托盘梁(3)和安装在轨道梁(1)上用以顶推托盘梁(3)向前和向上移动的顶推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梁(4)、滑动装置(5)、纠偏千斤顶(6)、位移传感器(7)、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组件;所述限位梁(4)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托盘梁(3)的底部;其中,每根限位梁(4)沿着待平移建筑物(2)迁移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装置(5)对应滑动连接在限位梁(4)的两侧、靠近顶部位置处,并且滑动装置(5)沿着平行于限位梁(4)的长轴方向前移;所述反力组件设置在限位梁(4)的两侧,且与限位梁(4)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反力组件包括有反力架(8)和水平托板(9);所述反力架(8)固定连接在托盘梁(3)的底部;所述水平托板(9)水平连接在反力架(8)的内侧;所述纠偏千斤顶(6)水平连接在滑动装置(5)与反力架(8)之间,用以调节托盘梁(3)的横向位移;所述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水平托板(9)上,用以实时采集托盘梁(3)的横向偏位数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位移传感器(7)、纠偏千斤顶(6)之间分别连接,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7)采集的数据,并对纠偏千斤顶(6)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顶升装置包括有竖向千斤顶(10)和纵向千斤顶(11);所述竖向千斤顶(10)的底部安装在轨道梁(1)上,竖向千斤顶(10)的顶部托接在托盘梁(3)的底部;所述纵向千斤顶(11)的前端抵在托盘梁(3)的侧面上,纵向千斤顶(11)的末端抵在固定物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为坦克车,包括有坦克车主体(5.1);其中,坦克车主体(5.1)的顶部为平面,并且在平面上设有钢板连接件(5.2);坦克车主体(5.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3);所述坦克车主体(5.1)上的滚轮(5.3)紧贴在限位梁(4)的侧壁向前滚动,坦克车主体(5.1)顶部的钢板连接件(5.2)与纠偏千斤顶(6)的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主控计算机(13)、液压控制系统总站(14)和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所述位移传感器(7)采用第一信号线(16)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连接;所述纠偏千斤顶(6)采用油管(17)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连接;所述油管(17)上还依次连接有分配器(18)及压力传感器(19);所述压力传感器(19)通过第二信号线(20)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13)为液压控制系统总站(14)提供指令,采用位移控制,并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为纠偏千斤顶(6)提供相适应的油压,促使纠偏千斤顶(6)自动伸长或者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8)包括有水平板(8.1)和竖向挡板(8.2);所述水平板(8.1)贴设在托盘梁(3)的底部,且与托盘梁(3)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挡板(8.2)连接在水平板(8.1)的底部一侧,并且与限位梁(4)的侧面平行;所述纠偏千斤顶(6)连接在竖向挡板(8.2)与滑动装置(5)之间;所述水平托板(9)托接在纠偏千斤顶(6)的底部;所述水平板(8.1)和竖向挡板(8.2)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加劲板(8.3)。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纠偏系统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限位梁(4):所述限位梁(4)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条限位梁(4)与轨道梁(1)平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