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黄河船夫曲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简谱)黄河船夫曲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上册
陕北民歌
•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 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 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 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 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 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 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 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 具有了新的意义。
1942年,经延安鲁艺音乐家李绍华记录整理,发表在《陕甘宁 老根据地民歌选》,很快流行于陕北和晋西北各地。
解放后,更多次入选陕北和全国民歌专集,传至国内外。李思 命不但有很高的音乐天赋,更有高的道德情操。
1957年农历七月,79岁高龄的李思命去山西丛罗峪赶集,归途 所乘渡船因超载沉没。危急关头,李思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年 迈之躯奋力抢救落水者,终因水急浪大、体力不支溺水而亡。这位 在黄河上驰骋了一辈子的优秀船工、著名民歌手,就这样魂归他神 牵梦绕的黄河。近一二十年来,被十多部影视片用作主题歌或插曲。
作者:李思命
1891.9.10——1963.7 陕北佳县荷叶坪村人
家贫无地,弟兄四人皆以搬船为 业。世代为黄河船工。他不但长 期从事黄河水运,常年奔波于包 头至潼关的黄河惊涛骇浪之中。 李思命性格豪放,才思捷敏,还 有一副好嗓子,能自编自唱,李 思命是当地出色的民间艺人,是 唱秧歌搬水船的高手,深受当地 群众欢迎。
歌曲创作背景:1920年,在村里的春节闹秧歌中,他扮演
老艄公,与同伴张士铭演出《扳水船》。他以老船工与陈姑娘对歌 的形式,唱出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和《搬船难》,观众纷纷 叫好。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原曲共两段,沿用《扳水船》老艄公 与陈妙常对唱的形式,头段为老艄公设问;二段为陈姑娘作答。此 曲出现即大受欢迎,并很快在陕北和黄河两岸流传。
“几”状黄 河
小结
• 同学们,一首《黄河船夫曲》不仅让我们 领略到船夫号子的音乐魅力,更让我们感 动的是黄河汉子们那种与惊涛骇浪奋勇搏 击的豪放气质。让我们在《黄河船夫曲》 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内容。
这首歌,以其简练而深沉的旋律,朴素而饱含历史沧桑的词句,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 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 “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 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 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 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 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