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实例】

新闻评论【实例】

有必要对富士康危机进行标本研究
(文章标题属于陈述式标题,完整的表达了论点,概括了客观性信息
即富士康危机,以及作者的主观看法要对其进行标本研究。

标题体现
了本篇评论的中心内容)
1、也许多年以后,人们再回想2010年的富士康员工连续坠楼事件(事实),更能看出它不同寻常的意义。

因为这由一连串个案形成的“富士康危机”,不仅牵扯到企业文化、社会心理,也涉及制造业链条、经济发展方式,足可以作为研究当下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突出矛盾的典型标本(观点)。

(事实与观点相结合)(第一段主要讲,将富士康个案当作标本来研究当下我国经济转型的矛盾。


2、我们都倾向于相信,“富士康危机”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坠落,背后必然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或经济、或社会、或文化、或观念,或兼而有之。

(事实)这一事件已然超越了富士康企业本身的范畴,需要靠从政府到企业、从学者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集中探究,大家都应该有所思考。

真正把“富士康危机”的原因搞清楚了,不光可以阻断下一个跳楼者的步伐,更能够举一反三,为其他企业或者社会其他方面的工作提供有益镜鉴(观点)。

(“不光。

更”属于递进关系,指出,如果将富士康个案研究透彻,同时也会有利于其它企业的发展。

)(事实与观点相结合)(第二段,提出了将富士康作为标本进行研究的原因。


3、在笔者看来,“富士康危机”可视为加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性注脚。

(过渡句,由第二段将富士康作为标本的原因引出本段,富士康危机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

)一说起转变方式,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那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重视劳动者的“体面”、“尊严”和“幸福”,或许才是发展方式转变追求的终极目标所在。

(这一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说明了对富士康标本研究后得出的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在今天,新一代打工者对企业、对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多地超出物质生活层面,而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内涵。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敏锐地捕捉这种社会心理变化,提供与时俱进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

(第三段主要讲,由富士康作为标本指出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尽可能了解满足新一代打工者的除“经济”外的“内涵”。


4、实际上,富士康工厂的员工们在物质层面上并不处于最低层次。

如同媒体报道的那样,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富士康给予员工的工资福利相对较高,工作生活管理也相对规范。

(事实)然而,(转折词,引出员工真正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物质方面)连续发生的员工坠楼事件表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足以让员工丧失满足感、幸福感(跟第三段的“体面”、“尊严”、“幸福”相照应),产生心理畸变,甚至选择抛弃生命。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这种绝望不仅仅有物质上的因素,更多的是出于尊严的贬损、友情的缺失、人之为人的意义感的冲淡。

因此,面对危机,富士康公司的管理者难以免
责——即使仅仅是在道义层面。

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种本能,但用异常机械的手段去实现这个目标、乃至忽略了人的其他需求,这样的企业运行极度欠妥。

(这里运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由富士康个案危机提出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应该重视员工的其他要求。

)此次危机给富士康公司带来的形象重创足以说明这一点(观点)。

(事实与观点相结合)
(第4段是对第3段的补充说明,在更深层次上由富士康这一标本,研究出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


5、我们的政府管理者更应该从这样的事件中吸取教训。

如果极端地说,一个私企原本无需对员工的幸福负责,它只需要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就够了,那么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负有责任的。

从应急危机处理来说,当地政府和工会等有关组织必须积极介入,在制度管理、心理干预、善后处理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和劝诫,妥善处理危机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

而从更长远角度来看,如何在制度建设上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限制强势资本对劳动者可能带来的种种损害特别是心理伤害,营造更加和谐的幸福社会,需要我们做出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努力。

(第五段主要讲,由企业责任转向政府责任,提出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再由政府指导、劝诫转向制度建设方面。

结尾升华了主题,提出了作者的希望)
总体来说:
结构内容方面:1、文章开头明确重点,总领下文,奠定了文章基调。

2、正文部分属于纵向结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道
理清晰,每段的开头都先由富士康来引出下面作者的
论述,这与标题将“富士康作为标本进行研究”相
照应。

3、文章结尾呼吁我们引起深思,具有启发性和号召性。

4、文章多次出现“不仅仅”、“不光。

更”、“仅仅”、
“然而”这些连接词,或转折,或递进,使文章前后连
接紧凑,变化有致。

5、评论中将富士康危机这一事实,作为直接论据。

除第
三段和第五段外,都是将事实与作者观点相结合。

6、文章运用普遍性判断的方法,对富士康危机这一个案
进行研究,然后得出普遍适用于企业的结论。

语言方面: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融情于理。

不足之处:缺乏生动性,如果加入一些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将会使文章不枯燥,更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