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摘要说明—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我国居民的卫生健康和医疗保健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问题日益重视,不再仅仅考虑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而是日益重视质量和性能,使得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优质产品,尤其是能显著为患者带来精准性、安全性和疗效的产品,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该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6218.0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457.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65%;流动资金4760.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35%。
达产年营业收入3341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267.39万元,税金及附加308.34万元,利润总额8151.61万元,利税总额9584.31万元,税后净利润6113.7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70.6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0.26%,投资利税率59.10%,投资回报率37.70%,全部投资回收期4.15年,提供就业职位660个。
报告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本报告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化和经济化比较和分析,阐述投资项目的市场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项目概况、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市场空间分析、项目建设规模、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项目工程设计说明、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环境影响概况、项目职业安全、项目风险、节能分析、项目实施安排、投资方案、经济评价、总结及建议等。
第一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产业发展分析(一)产业政策分析1、《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应用可穿戴设备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2、《“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重点部署医疗器械国产化在内的重点任务,加快慢病筛查、智慧医疗、主动健康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建立并完善临床医学技术标准体系。
3、《“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行业规制改革,积极开发新型医疗器械,构建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诊疗新模式,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推广应用高性能医疗器械……。
开发智能医疗设备及其软件和配套试剂、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终端设备,发展移动医疗服务等。
4、《“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
……,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
……,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
5、《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支持创新产品推广,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建立更加科学、高效医疗器械审评审核体系。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等。
7、《中国制造2025》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
8、《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9、《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加快医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扩大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概况全球经济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等多方因素推动全球卫生总费用支出的快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政府主要解决的问题。
而医疗器械又是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其战略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据EvaluateMedTech统计,2015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达到3,903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至4,775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将呈现4.12%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领先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型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将研发和制造基地逐步转移至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将进一步促进新兴经济体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
(三)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概况近30年来,在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整体步入高速增长阶段。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均消费和医疗机构装备的水平仍然较低,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同时,医疗器械在整个医药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我国正在逐步改变过去“轻医械、重医药”现象。
二、必要性分析1、2019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新阶段的关键一年。
一是经济增速换挡还没有结束,中国经济阶段性底部还没有呈现;二是结构调整远没有结束,结构性调整刚刚触及到本质性问题;三是新旧动能转化没有结束,政府扶持型新动能向市场型新动能转换刚刚开始,新动能难以在短期中撑起中国宏观经济的基石,宏观投资收益难以在短期得到根本性逆转;四是在各种内外压力的挤压下,关键性与基础性改革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新一轮改革开放以及第二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窗口期已经全面出现。
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一是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每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是5年前的2倍以上,而且每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拉动的结业也在显著增加。
2、“十三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这些重大变化为“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既创造了难得历史机遇,也带来了若干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动力多元,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中国制造2025”将给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工业也势必将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工业企业对要素投入进行重新组合,从注重获取低成本资源要素向注重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和管理升级转变。
3、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
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项目周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项目产品需求空间,与此同时,项目建设地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项目已经列入当地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地发展规划,符合地区规划要求。
项目周边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项目产品需求空间,与此同时,项目建设地也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且项目已经列入当地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地发展规划,符合地区规划要求。
近年来,项目承办单位培养了一大批精通各个工艺流程的优秀技术工人;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始终走在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艺开发的奖励。
第二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项目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至2017年10月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93万个,其中医院3万个。
从近年来医院的发展趋势来看,医院总数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而目前新建的医院采用的基础医疗器械都较为先进,这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有利的市场增长格局。
(二)项目选址某工业示范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3355.00平方米(折合约65.0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5.66%,建筑容积率1.0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4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6.27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3355.0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131.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389.8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6135.8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520.7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3台(套),主要包括:挤出机、下片机、混料机、成型机、烘箱、包装机、空压机、工作台等,设备购置费3470.62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845311.37千瓦时,折合103.89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6649.51立方米,折合2.28吨标准煤。
3、“医用超声仪器及有关设备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845311.3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6649.5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06.17吨标准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