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书模板

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书模板

张村驿镇九年制学校八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富县张村驿九年制学校课题组1、调查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学生习惯养成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每位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文明小公民,同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好坚实基础,我校实施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专门对学生习惯养成情况进行了调查。

2、调查对象及方法本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全班学生,发放68份问卷,回收68份,回收率100%。

力求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

“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

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

这些内容是学校通过观察课内外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会,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几个环节确定的。

3、调查结果与说明: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文明礼貌情况:见到教师问好85%主动问好10%被动低头走过5%和别人交流使用礼貌用语:经常使用80%偶尔使用10%从不使用10%从上可知,85%学生能向教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

同时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

品德行为情况:做错事主动承认72.3%教育下承认22.3%不承认5.4%和同学发生冲突时:能主动谦让68.6%力争高低23.9%动手打架7.5%帮助有困难的人:主动帮助81.1%有时帮助12.3%从不帮助6.6%捡到东西交给老师:交给老师93.1%交给家长6.1%自己留着0.8%从上可知,有93.1%学生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

同时在调研中发现,22.3%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23.9%同学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12.3%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被动性尤为突出。

卫生习惯情况:每次吃饭前洗手每次都洗手86.4%有时洗手11.2%太脏了就洗手2.4%教室内发现脏物:赶快捡起来80.2%有时会捡起来16.9%装作没看见2.9%从上可知86.4%同学吃饭前每次洗手,80.2%同学看到教室内有赃物能赶快捡起来。

同时调研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卫生方面较被动,应引起重视。

学习习惯情况:小组讨论发表意见大胆发表81.8%听别人发表15.3%不参与讨论2.9%阅读课外读物经常阅读61.9%偶尔阅读30.6%不阅读7.5%对于新知识提前预习66.5%偶尔预习26.4%不预习7.1%对于学过的知识经常复习58.3%偶尔复习36.4%不复习5.3%从上可知81.8%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在调研中发现,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30.6%,在学习方法方面对学习新知识提前预习仅达66.5%,对学过知识经常复习仅达58.3%。

反映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习惯较差,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一)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1)、调查中发现有31.8%的学生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尤其是课后和校外;有13.7%的学生还没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与当前预防春季传染病要求相差甚远。

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本学学生家庭环境处于农村,部分家长对学生卫生要求、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较差。

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监督力度。

2)、调查中发现有31.3%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甚至动手打架,28.9%的学生对有困难同学不能主动帮助。

问题的原因在于受不良影视、不良家庭教育影响,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相当部分家庭教育“重智轻德”,孩子缺乏人际交往,唯我独尊,脆弱娇气,同学之间缺少热情。

还由于家长自身修养水平参差不齐,常有同学之间发生一点小冲突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的现象,因此“孩子好了,大人恼了”的事情屡见不鲜。

树人树德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为了使孩子明天更美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配合,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家长素质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调查中发现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仅占61.9%,有课后自学习惯的学生仅占62.5%,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

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有关系。

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视差生评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因此倡导新课改理念,转变学生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学生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

调查中发现有5.4%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2.9%的学生发现教室脏物装作没看见,虽然教师经常说教往往收效不大。

究其原因是学校在进行矫正教育中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

说教批评多,引导践行少。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说谎话,不诚实,自我约束能力差。

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如果学校能有效抓好学生常规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诚信习惯,对提高教育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针对上述诸多学生不良现象,我校采取了积极地补救措施。

(一)、抓常规教育,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基础,学校将持之以恒地开展“日查、周结”的常规教育活动。

日查:每天由督导师生根据文明礼貌、爱校守纪、仪表卫生、普通话等养成教育内容,全天进行细致检查,进行量化评比。

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周结: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

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每日:坚持背诵古诗。

教导处有计划的开展促使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

如:诗文诵读竞赛,作文比赛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要严格教学常规,培养学习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份学困生转化案例,耐心细致、满腔热情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三)、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第一,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例如:教师带头讲诚信,说到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

普通话课内课外都要讲好,带头营造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处处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潜移默化教育中养成好习惯。

第二,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

如: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

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撰写“共筑诚信”征文等不断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

(四)、利用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班级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以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运用“诚信讨论”、“诚信评价”、“评选诚信标兵”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如:校级三好学生,班级之星,诚信标兵等,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2)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途径以及形式。

(已完成)1、分析初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由课题组长及成员确定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内容如下:A、举止文明的习惯(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

(7)不给同学起绰号。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时做到“静、齐、快”。

(10)观看比赛时能文明喝彩。

(11)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12)不歧视身体有缺陷的同学。

不看不起外地小朋友。

(13)不带危险物品上学。

B、诚实守信的习惯(14)说了就能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诺言。

(15)答应的事设法完成时,能向对方说明原由,并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16)借了别人的东西能如期归还。

C、尊重他人的习惯(17)耐心听,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18)专心听,不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19)当他人批评自己时,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20)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能及时道歉。

(21)未经允许,不动他人的东西。

(22)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随便告诉他人。

(23)不随意打听他人的隐私。

D、守时惜时的习惯(57)早睡,早起。

(24)不迟到,不早退。

(25)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学校滞留,不在路上溜达玩耍。

(26)回家后,马上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27)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E、懂得感恩的习惯(28)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无理顶撞父母、老师。

(29)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能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0)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31)孝敬父母,以自己满意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2)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F、勤俭节约的习惯(33)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34)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5)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36)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拧紧开关。

(37)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爱护,轻开轻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38)不随便借钱。

G、遵守秩序的习惯(39)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

(40)上下学有秩序,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一看、二让、绝对安全时再通过。

(41)购物、上车时能自觉排队,不拥挤。

集会时能到指定位置有序地就座。

在公共场合能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42)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H、勤于动手的习惯(4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整理书包、抽屉、收拾房间,整理被褥。

(44)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

I、锻炼身体的习惯(4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46)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安全保护。

(47)在运动中能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