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岁亲子早教课程

0-3岁亲子早教课程

0-3岁亲子课一、问候时间——我的名字目标:知道并能说出自己的乳名,增强宝宝自我认知的能力。

准备:软的布做的小皮球、软垫过程:1、教师与家长、宝宝打招呼,家长带宝宝一起回应。

——宝宝们挥挥你们的小手,和我打个招呼吧!真棒!2、老师先自我介绍并向小朋友们问好。

然后老师把小皮球轻轻地扔给小朋友,并问“告诉小皮球,你叫什么名字呀?”,拿到皮球的小朋友就回答自己的名字。

●温馨提示:对宝宝来说,与人相处是很重要的。

在家庭聚会、公共场合中,他们要有丰富的与人相处的经验,才会感到舒适自如、毫无惧色。

愉快的经验产生出对人的积极情感,让宝宝体验愉快的社交活动是明智的。

二、趣味手指操目标:培养宝宝小肌肉群灵活性,以及亲子间合作的能力。

准备:青蛙图片过程:1、老师示范儿歌,引导家长带领宝宝掌握“大拇指”的动作要领。

——小宝宝们,看,小青蛙来找我们玩咯!(老师带上青蛙的头饰)2、家长和小宝宝面对面,玩手指操附上儿歌:《两只青蛙》两只青蛙做游戏(竖起两个大拇指)扭一扭,扭一扭(扭扭大拇指)两只青蛙真开心亲一亲,亲一亲(;两个大拇指弯弯碰碰)一只青蛙真淘气转一转,转一转(一只大拇指围绕着另一只大拇指转)两只青蛙做朋友抱一抱,抱一抱(两个大拇指交叉扣在一起)●温馨提示: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

宝宝的手指越灵活,宝宝就越聪明。

四、我来照顾小青蛙活动一:小青蛙的帽子目标:宝宝能盖上瓶盖,并能盖紧或拧紧瓶盖。

准备:用雪碧瓶制作的“小青蛙”,相应的“小帽子”(瓶盖)过程:教师带上“小青蛙”的头饰,扮演小青蛙,请宝宝找到瓶盖,给“小青蛙”戴上“帽子”(引导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

)——小宝宝,我的小帽子掉下来了,你们能帮我带上么?活动二:我给青蛙来喂饭目标:准备:用雪碧瓶制作的“小青蛙”,小碗、小勺人手一份过程:发一个小碗和小勺给宝宝,碗里面装上一些黄豆,然后让宝宝用小勺舀黄豆喂青蛙。

(引导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

)——谢谢你们帮我戴上了小帽子。

你们再帮我个忙吧。

——我不会吃饭,请你们喂我吃饭好么?●温馨提示:这两个活动均是培养宝宝精细动作技能,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视觉、触觉、动觉及感知觉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通过手的操作,能使宝宝进一步认识同一类物体的共性,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

另外通过动用玩具及操作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

随着宝宝年龄增长,便会逐步地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养连线教师与家长分享教养心得:19-24个月宝宝习惯独自进餐你们希望你的宝宝到了3、4岁还要大家追着跑喂他吃饭吗?相信每一个作为爱自己小孩的价值,都绝对不希望这种情形出现吧!那么,各位19-24个月宝宝的家长,你们是时候培养你们的宝宝独自进餐了。

耐心培养宝宝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吃饭的能力。

父母可在碗中装小半碗饭菜,要求宝宝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吃饭。

要教宝宝每次用勺装饭不宜太多,防止撒饭;当孩子吃得差不多时,父母再给予帮助把饭喂完,保证孩子吃饱。

在宝宝进餐的技能尚未完全掌握时,要耐心指导,切忌粗暴处理或包办代替,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要鼓励宝宝自己吃完碗里的食物,对宝宝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以增强宝宝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荷叶蹦蹦跳目标:幼儿练习跳跃的动作,锻炼幼儿腿部力量。

准备:背景音乐、纸板做的荷叶若干过程:1、活动导入:讲故事教具:小黑板上先画上三片荷叶,还有剪贴画小青蛙和太阳公公故事梗概: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青蛙打算在荷叶上晒太阳。

它从这片荷叶跳到那片荷叶(配合动作演示,剪贴画青蛙在画的荷叶上跳),最后选了一片荷叶躺下来。

突然,乌云来了(黑板上画黑色的云朵),太阳公公躲起来了(把剪贴画太阳拿走),开始下雨了(在黑板上画小雨点)。

这样,小青蛙要回家躲雨了。

它又一跳一跳地回家了。

2、教师说明游戏玩法:①配合有节奏的音乐,宝宝在从一块荷叶跳到另一块荷叶。

②在活动中,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选择原地跳、行进跳。

③还不会跳跃的宝宝,家长可进行扶跳:用双手扶在孩子的掖下帮助宝宝双脚同时离地向上跳。

●温馨提示:这个活动是“跳跃”这个大动作练习,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发展宝宝的跳跃能力,也是锻炼宝宝动作的协调性。

七、创意画——下雨啦目标:随意选择材料在涂鸦墙上涂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准备:涂鸦墙,纸的下边缘先画好几片荷叶。

纸上边写上大字“雨”(潜意识里让宝宝认字的)各种彩色颜料、棉花、番茄酱、咖啡、刷子、牙刷过程:让宝宝随意选择喜欢的工具和颜色,让他们在纸上画小雨点。

●温馨提示:今天的作画过程,是一个美术式思维过程。

打破了平面作画限制,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立体创意空间,让孩子在快乐的美术游戏中感知事物,无拘无束的涂鸦,自由的表达自我,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亲亲热热,我和你目标:宝宝能主动地与人打招呼,促进幼儿的礼貌情感培养准备:《礼貌歌》磁带过程:教师播放《礼貌歌》,先由家长和宝宝相互进行;然后鼓励宝宝和宝宝之间两两互相进行。

附上儿歌:握握手,你好(宝宝和宝宝之间握手)拍拍手,谢谢(拍拍手,再作个揖)摇摇手,再见,再见(挥挥手)1.5岁亲子课方案一、问候时间:围成圆圈坐下来,分别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什么名字。

然后抱一抱老师,向大家招手。

训练目的:学会拥抱,敢于在众人面前自我展示。

二、音乐时间:歌曲欣赏《喜洋洋》1. 随音乐做各种动作。

2. 道具:呼啦圈和妈妈一起划船。

训练目的:感受中国民乐,喜欢划船的动作。

三、探险时间:大龙球提高玩法:宝宝趴在大龙球上面家长摇晃并且配上好听的儿歌:《小蚂蚁》一只小蚂蚁,爬上地球仪,走遍全世界,一点不费力。

训练目的:语言刺激结合前庭的平衡能力训练。

四、团康时间:彩虹伞歌曲:彩虹伞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彩虹伞在哪里快快找到。

彩虹伞泡-----彩虹天空------彩虹伞游戏:抖抖球、飞伞。

训练目的:视觉训练,亲情培养,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五、温馨小点心:1.果蔬汁 2.苹果香橙包六、蒙特梭利认知时间:《舀豆子》宝宝利用小勺子进行舀豆子的活动。

训练目的:三只捏小手,小手腕的灵活性训练。

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0到3岁亲子课程小马得儿驾(适合年龄:0-3岁)妈妈坐在凳子上,宝宝两腿分开坐在妈妈的腿上,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妈妈跟着音乐节春天抖动双腿,让宝宝感知节奏的同时感受快乐。

亲子游戏:变魔术(适合年龄:0-3岁)两只空碗倒扣在地上,把一样玩具或水果放在其中一只碗下,让宝宝注意看妈妈移动效换碗的位置,最后猜一猜哪唱只碗下有东西。

可以根据宝宝能力增加交换次数。

亲子游戏:找一找我在哪(适合年龄:0-3岁)准备一结相对应的图片和实物,可以是水果、蔬菜和日用品等。

让宝宝根据图片找实物或根据实物找图片。

开始可以是几种,而后慢慢增加种类。

亲子游戏:煎鸡蛋(适合年龄:1-3岁)打一个生蛋,让宝宝观察蛋黄、蛋清;再把蛋煎熟观察蛋清变白;最后和宝宝一起做煎鸡蛋的游戏:准备几张大的白圆纸片和小的黄圆纸片,引导宝宝把黄色纸粘到白色纸上,鸡蛋就煎好了。

亲子游戏:小手爬山(适合年龄:0-3岁)“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脚背上,脚背脚背摸摸。

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膝盖上,膝盖膝盖碰碰。

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肚子上,肚子肚子揉揉----”妈妈自编儿歌边念引导宝宝做动作,让宝宝通过游戏来认识自己的身体。

活动目的:锻炼手的灵巧,学习捏出形状。

活动方法:家中包饺子时一定让孩子参加,给他一个小面团,让他学捏。

他会学大人的样子将面团搓圆,用手掌压扁,或者搓成条。

他会用一根筷子或其他工具当擀面杖学大人将面团辗成片。

这个小面团使孩子集中精力玩个把小时,成为孩子心爱的玩具。

可以加一点盐和1~2滴甘油使面团保持湿润,加1~2滴蜂蜜使捏出的东西干而不裂,表面完整。

如果加上一点水彩颜色就可以做成五彩面塑了。

每次用完可用小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保存。

大人可示范让孩子学做许多花样,如先搓圆,再压扁,然后捏成盘子和碗。

搓成圆球,插根火柴,变成苹果或梨。

捏一个大球,在上面放一个小球变成不倒翁,可在小球上画上五官,并用纸剪一顶小帽。

捏面团时可玩一些游戏,如藏硬币。

原来桌上有个小硬币忽然就找不着了,桌上、地上到处都找不着,原来硬币藏在面团里面了。

亲子游戏:空气宝宝(适合年龄:0-3岁)用一些薄的塑料袋,和宝宝一起去抓空气。

即把袋撑开,再快速扎紧,让袋里充满气。

然后引导宝宝用手去拍“空气宝宝”,在拍的同时告诉宝宝上和下等方位。

不同的声音(适合年龄:0-3岁)在相同的饮料瓶里分别装一点水,米和一颗石头,摇一摇给宝宝听,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

然后放音乐,让宝宝跟着音乐玩自制的乐器。

亲子游戏:找错误当裁判游戏目的:1、训练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

2、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游戏方法:1、家长对孩子说:“我说的每句话都有不对的地方,你来帮我听一听,把错的地方指出来。

2、孩子指出一个错误,可以弹一下爸爸(妈妈)的脑门。

反之,爸爸(妈妈)弹一下孩子的脑门”。

3、当孩子指出错误时,再让他说出正确的词句。

例:象的个子小,可是力气非常大。

火车可以在公路上开。

春天,知了在树上叫。

水结了冰,就变成了石头。

乌龟是六只脚,蚂蚁是四只脚。

晚上下雨的时候,可以看到月亮。

亲子游戏:听指示,反着做游戏目的:1、训练孩子的判断、反应能力2、学习相反词游戏玩法:1、由家长说出一个词,孩子做相反的动作。

起初可以只用一对相反的词来测量,孩子较大时,就可以用两对,甚至三对相反的词重复测查了。

比如:家长说“大圆圈、小圆圈”。

孩子听到“大圆圈”用两只手比成小圆,听到“小圆圈”,用两只手比成大圆。

家长随意排大、小顺序。

大圆圈,小圆圈。

长大了,变小了。

“孩子听到“长大了”就蹲下,听到“变小了”,就举起双臂。

由家长随意排列大、小顺序。

“向前跑、向后跑、长长了、大圆圈、小圆圈、变矮了。

“孩子听到“向前跑了”就倒退,听到“向后跑”就前进。

由家长随意调整这些词的顺序。

2、要求:孩子在正确理解反义词的基础上正确反应,正确率越高,说明听觉注意好。

说明:以上的游戏,可由孩子来“发号施令”,家长严格按照规则来做,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要注意孩子在游戏中提出的问题。

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亲子游戏:大与小目的:比较数的大、小。

玩法:1、出牌比大小。

爸爸(妈妈)和孩子各有一半牌,每次双方各出一张牌,都反扣在桌上,然后数一、二、三,同时把出的牌翻过来。

比较这两张牌的数目,若是一样大的,就各自收回牌,若不是一样大的,小的牌被大的牌吃掉,归大牌所有者(这两张牌不能再用来出牌)。

直到把双方的牌都出完,最后看谁得到的牌多谁就赢了。

2、翻牌比大小。

先把牌都反扣在桌上,爸爸(妈妈)和孩子各翻一张牌,比较牌的数目,若是一样大的,就仍翻转回原处,若不是一样大的,就大牌吃掉小牌,这两张牌都归翻大牌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