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气管切开术
PDT并发症
PDT的并发症情况: 其中术中8%(缺氧4%,低血压3%,气管旁嵌入1%);
术后10%(出血5%,创口感染3%,皮下气肿2%)。
PDT 成功率高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外
科手术相比,PDT术中并发症无明显增加,而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却明显降低 ( 分别是 12% 与 41%) , 且 操 作 时 间 明 显 缩 短 ( 分 别 是 8.2±4.9 分 钟 和 33.9±14.0分钟)。
• 突然的移动。
处理:
完全拔出导管, 并用氧气面罩 在气切部位和 面部给病人吸 氧,切忌将导 管重新推回; 重新置管。
安全通路
1、增强PDT操作时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严格
把握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
2、熟悉局部的解剖部位并正确选择穿刺点。
3、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每一步操作。
4、熟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需观察的内容。
PDT绝对禁忌证
1、特别紧急外科气道处理(特别紧急外科气道处理
状况应采用环甲膜穿刺术更适当,安全)。经皮 扩张气切术需在气管插管及安全的人工通气下进 行,因此不适合紧急气管切开者; 2、年龄在16岁以下; 3、气管切开区域内有急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浸润者; 4、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等; 5、无法确实标定生理解剖位置者。
5、掌握并发症的一般处理措施。
logo
谢谢聆听!
身体纵轴平行,使扩张钳尖端进一步进入气管内。 3、打开扩张钳扩张气管,在扩张钳打开的情况下移去扩张 钳。
十、置入气切套管
沿导丝放入带内芯的气切套管。
置入气切套管
1、先将带内芯气切 套管与套管导引器完全
锁扣;
2、沿着导丝和导引 管插入气切套管. 3、应注意尽量选用 内径9mm以下气管 导管,避免使用硬 质气管套管; 4、术中置管困难者 宜选用较粗扩张器。
• 成年女性气管平均直径18mm,男性气管最 大直径可达28mm;
• 尽量选择直径比较大的气切导管,以利于 通气; • 建议女性使用7.5~8.0的气切导管,男性使 用8.0~8.5的气切导管; • 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 合适的气切导管。
气切导管使用注意事项
• 气切术后48h内切忌更换导管; • 气囊压力应在25~35cmH2O之间;
手术前准备
1、选择穿刺部位
2、选择套管、检查气切套管组
3、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一、患者常规准备
提高吸氧浓度并密切监护
1、病人面朝上平卧,颈
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 呈过伸位; 2、寻找解剖标志,确定 适合的穿刺部位: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气管软骨环
胸骨角
甲状软骨 ——————
环状软骨—————— 气管软骨环————
患者常规准备
病人面朝上平卧,颈肩部下方垫物使头后仰成过伸位
患者常规准备
• 备皮 • 消毒 • 铺巾
二、调整气管插管位
1、备皮、消毒、
铺巾;
2、吸痰; 3、当气管内有
气管插管时,
要调整气囊位 置到声带上方
(<20cm):以
免穿刺困难、 损伤气管插管。
三、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
确认解剖标志和穿刺点:建议选用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可以在局部 行局麻。 (位置在第1、2气管环或2、3气管环之间 )
1、将内侧开槽的专利扩张钳夹在导丝上, 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如上图所示) 2、张开钳子使气管前壁前方的软组织扩张; 3、在保持扩张钳打开的状态下移去扩张钳; 4、重复上述步骤,撑开钳子扩张气管壁 。
重复使用扩张钳扩张组织
1、按上一步的方法重新放入扩张钳,并穿透气管前壁。
2、将扩张钳手柄向病人头部推移,保持扩张钳纵轴与病人
监测内容
术中:观察操作时间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 血压波动、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气切部位 出血等。 术后:采用监测方法,观察胸部活动。听诊
法、胸部X光片等。
PORTEX经皮气切完整包装
1、一次性刀片。 2、穿刺针,套管,空针。 3、导丝和推送架。 4、皮肤扩张器。 5、扩张钳。 6、带有孔内芯气管套管。 7、弹力固定带。
定位穿刺点皮肤
• 在手术过程中
应保持患者的 头、颈在正中
位置并维持气
道通畅,可减少
手术并发症(如
气切套管错位、 气管损伤)。
四、局部麻醉
肾上腺素+利多卡因 浓度:1:200000 即:20ml局麻药大 概加1滴肾上腺素 作用: 1、减少局麻药的毒 副作用; 2、延缓局麻药的吸 收,延长局麻药的作 用时间; 3、减少手术部位的 出血。
3、拔出穿刺针, 留置套管于原位 。
带套管穿刺气管针
七、置入导丝
置入导丝: 1、用导丝引导器将导丝送入套管内 ,导丝进入到 第一标记位于皮肤平面即可. 2、撤出套管,留导丝于原位. 备注:导丝尖头弯曲弯向胸侧。
八、皮肤扩张器
沿导丝(旋转)送入皮肤扩张器扩开组织和气管前壁。
九、扩张钳扩张前方的软组织、气管前壁
logo
重症医学科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李洪溪 副主任医师 2017-03-17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先进、低侵害 技术,较传统外科技术更简易、快速,且 可在病床边施行。 • 此项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导引钢丝和扩张 钳撑开气管,再将气切套管插入气管。扩 张钳可将外力平均分布在钳臂上,尽量减 少对气管璧定点伤害,减少对气管的损伤。 导引钢丝亦可用于最后阶段中固定气切套 管.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三种技术
• Ciaglia技术:即恰利亚(意大利)技术 应用多个或单一扩张器(最常用) • Griggs技术:即格里格斯(英国)技术 应用特殊设计的扩张钳(现用) • Fantoni技术:即梵东尼技术 经咽部气管切开(操作困难, 费时较长,操作期间PaO2下降显著。)
并发症及其处理
1、发生出血,直接加压法可控制大部分情况。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必须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切口止 血。 2、皮下气肿,检查并调整气囊压力,轻微的皮下气 肿无需特别处理,可自行吸收。大量的皮下气肿可 扩开切口放气。 3、气胸,请胸外科行胸腔闭式引流。 4、切口感染,注意无菌操作过程,抗生素预防及治 疗。 5、气管狭窄,为远期并发症,可于气切处放置三腔 管治疗。
PDT在急危重病人中应用的优点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优点:
1、可在床边进行,尤其适合ICU中危重病人的床边操作;
2、手术创伤小、操作迅速、时间短; 3、无需逐层切开、止血、确认解剖关系,特别是处理甲状 腺峡部。 4、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感染少 ; 5、操作时无需专职呼吸科、麻醉科和外科医师,经培训的 内科医师即可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 6、避免了危重病人长期经喉插管造成的不适及远期并发症。
• 在气切插管头一周内,建议将气切导管缝合在皮肤上,并 用固定带固定,以后可以仅用固定带固定;
• 每24h应调整固定带一次,以固定带与病人颈部刚能
插入两指为佳;
• 定期吸痰,最好配合内套管使用; • 气切导管最长建议使用时间为一个月。
气切导管脱出的原因及处理
• 原因:
• 不合适的气切 套管; • 固定不牢;
气管前小切口放置气管套管时有可能刮破气囊ຫໍສະໝຸດ 十一、撤出导丝、固定气切套管
1、分离导引器和气 切套管,顺自然方向 撤出导丝及管芯 ;
2、吸掉分泌物,连接呼 吸管路; 3、气囊充气,固定气
切套管。
固定气切套管
• 1、应注意尽量
与呼吸机联接处
应保持直立位;
• 2、不可频繁移
动呼吸机管道或
病人;
新扩张管
气管切开导管型号的选择
局部麻醉并诊断性穿刺
1、皮下 2、回抽 3、气泡 4、注入气管内少许
五、切开穿刺点皮肤
1、在选择的穿
刺点做1.5~2.0 厘米水平或垂直 皮肤切口; 2、钝性分离皮 下组织进一步明 确解剖标志。
六、带套管穿刺气管针
1、空针筒抽半管生 理盐水;
2、以 14G 套管针
穿刺气管针稍向头部 倾斜,进针直到气泡 抽出;
可在严密监控下用于急危重病人,有望替代大部分标准外科气管
切开术。ICU的医护人员可控制整个过程!
PDT适应证
1、需机械通气14天以上;
2、防止气道误吸并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容易 清除。 3、上呼吸道梗阻,病因不能很快解除的。 4、消灭通气死腔; 5、治疗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
PDT相对禁忌症
施行下列手术时,存有一定程度危险。 1、甲状腺肿大; 2、不稳定的颈椎骨折; 3、气管软化; 4、气切部位已进行过外科手术,如甲状软骨 切除; 5、易导致流血的因素,如抗凝血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