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视剧的差异
就美剧《纸牌屋》来看,它是一部揭示美国政坛内幕的剧作。
它的成功除了及时贴近美国政坛热点话题之外,还引领了电视业拥抱“融媒时代”的变革,为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电视”提供了范例,在传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融媒”,即是不同媒体的形态、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通过融合而产生的“质变”效应。
从《纸牌屋》的大热看出,外国电视剧不仅注重剧集制作的精良,还有着深厚的群体心理基础。
再反观中外电视剧,大致有以下几点差异:
一、在剧集制作上不同。
美剧包袱较多,更新速度较慢,遵循边拍边播的原则,一般分为几季。
第一季一般都在一个环境、一个集体中发展情节,因此集集有进展,步步扣心。
到第二季以后为一般环境,集体开始分叉。
而中国电视剧通常一次性拍完全集再播出,剧集有长有短。
二、电视剧内容侧重方向不同。
美剧故事结构简单,而中国电视剧偏向于传统剧类系列,强调人物性格本身构成剧情重要部分。
三、在拍摄手法与质量上不同。
相较而言,美剧更有电影化倾向。
美剧主角较多,采用好莱坞式投资方式,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但中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近年来不乏烂片。
四、电视剧类型不同。
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中国电视剧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一类是开年大戏如08年的《闯关东》;一类是随国家大事件应运而生的电视作品如08年有关汶川地震的《震撼世界的七日》;还有一类是红色经典如《亮剑》当然还有时下的穿越剧,偶像剧,宫廷剧以及抗日神剧等。
而美剧却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涉及内容及题材广,制作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