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2、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我能行】
一、预习检测:
1.放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给文章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
谢太
王凝
3.
4
未若:因:
讲论文义:似: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要素。
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我快乐】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给短文可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
2、《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
34、“5、6、7、8、9、10所似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着的《》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⑴内集..()⑵儿女..()⑶俄而..
()
⑷欣然..()⑸差可拟...()⑹未若..
()
⑺因.风起()⑻即.
公大兄无奕女()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
”
“
5、
A
C
6、
A
C
7、
答:
8、?
(1
(2)咏雪的直接原因:。
(3)两个比喻句: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拓展延伸我必胜】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
"元礼与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躇③。
10
A
C
11
A
B
C
D
12。
②人以其语语之。
③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13.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
《咏雪》参考答案
一、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fùzhòu chàxùníngyìyùn3、《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朝代),文学
4
二、1
2
三、1
2
3
4
5
6、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
7、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答:聪敏而有才情9、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10、人的聪明才智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和实践获得的,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学会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不断思考,不断积累,才能获得真知,才能有所成就。
11、答:(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课内阅读: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子侄辈)(不久,一会儿)(急)(高兴地)(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不上)(顺着,随着,趁着)(是)3
3)、
.因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