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藉田赋 西晋 潘安

藉田赋 西晋 潘安

【耕藉】臣瓒汉书注曰:景帝诏曰:朕亲耕。

本以躬亲为义。

藉,谓蹈藉之也。

【藉田赋】臧荣绪晋书曰:泰始四年正月丁亥,世祖初藉于千亩,司空掾潘岳作藉田颂也。

《礼记》,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

潘安仁臧荣绪晋书,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

总角辩惠,摛藻清艳,乡邑称为奇童。

弱冠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高步一时,为众所疾。

然藉田、西征咸有旧注,以其释文肤浅,引证疏略,故并不取焉。

伊晋之四年正月丁未,皇帝亲率群后藉于千亩之甸,礼也。

晋书曰:丁亥藉田,戊子大赦。

今为丁未,误也。

千亩,已见西京赋。

礼记曰:天子籍田千亩。

於是乃使甸帅清畿,野庐扫路。

周礼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nòu(锄草)王籍。

郑玄曰:师,犹长也。

然师而为帅者,避晋景帝(司马师)讳也。

周礼曰:野庐氏,掌达国之道路也。

封人壝宫,掌舍设枑。

周礼曰: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

贾公彦疏:“谓王之国外四面五百里各置畿限,畿上皆为沟堑,其土在外而为封。

”孙诒让正义:“《大司徒》注云:‘千里曰畿。

封,起土界也。

’”郑玄曰:聚土曰封。

壝wéi,谓坛及堳埒méi liè也,祭坛四周的矮墙。

周礼曰: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

杜子春读为梐枑。

梐bì枑,行马也。

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

壝,以委切。

枑,音互。

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国语,虢guó文公曰:古者,王命司空,除坛于藉。

杨脩许昌宫赋曰:华殿炳而岳立。

郑玄周礼注曰:帷覆上曰幕。

魏文帝愁霖赋曰:玄云黕其四塞。

黕dǎn,黑貌也。

封禅书曰:云布雾散。

黕,丁敢切。

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

崇基,谓坛也。

於坛四面而为阶也。

说文曰:趾,基也。

又曰:阼zuò,主阶也。

沃野坟腴,膏壤平砥。

坟腴(肥沃的土地)、平砥,已见上文。

史记曰:京师膏壤,沃野千里。

毛诗曰:周道如砥。

清洛浊渠,引流激水。

子虚赋曰:激水推移。

遐阡绳直,迩陌如矢。

史记曰:秦孝公坏井田,开阡陌。

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绳直,已见上文。

诗曰:其直如矢。

繱犗服于缥轭兮,绀辕缀於黛耜。

繱犗jiè,帝耕之牛也。

说文曰:繱,帛青色,音葱。

犗牛,已见吴都赋。

又曰:缥piǎo,帛青白色。

辕轭,犁辕轭也。

郑玄周礼注曰:辕端压牛领曰轭,於革切。

说文曰:绀,染青而扬赤色也。

郑玄礼记注曰:耜sì,耒之金,翻土农具。

黛,青黑色。

俨储驾於廛左兮,俟万乘之躬履。

驾牛俨然在於廛左,以待天子躬亲履之,耕以储畜,故曰储驾也。

说文曰:俨,好貌也。

晋灼汉书曰:廛,一百亩也。

然古耕以耒而今以牛者,盖晋时创制,不沿於古也。

百僚先置,位以职分。

百僚,已见上文。

羽猎赋曰:先置乎白杨之南。

汉书曰:六卿各有徒属职分也。

自上下下,具惟命臣。

周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西京赋曰:具惟帝臣。

郑玄仪礼注曰:命者,加爵服之名。

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

司马彪上林赋注曰:袭,服也。

礼记曰:孟春衣青衣。

春服,已见魏都赋。

薛君韩诗章句曰:萋萋,盛也。

文颖汉书注曰:天子出,游车九乘。

毛诗曰:有车辚辚。

微风生於轻幰,纤埃起於朱轮。

幰xiǎn,车幰也,车上的帷幔。

释名曰:车幰,所以御热也。

朱轮,见吴都赋。

森奉璋以阶列,望皇轩而肃震。

森,盛貌也。

毛诗曰: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阶,爵之次也。

尔雅曰:震,惧也。

《说文》,璋,剡(yǎn尖,锐利)上为圭(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状玉器),半圭为璋。

《周礼·秋官·小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

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

”若湛露之晞朝阳,似众星之拱北辰也。

毛诗曰: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毛苌曰:晞,乾也。

言露见日而乾,以喻诸侯承命而施敬也。

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於是前驱鱼丽,属车鳞萃。

周礼曰: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

郑玄曰:前驱,如今导引也。

鱼丽,已见东京赋。

属车,已见西京赋。

子虚赋曰:珍怪鸟兽,万端鳞萃。

阊阖洞启,参涂方驷。

洛阳宫舍记曰:洛阳有阊阖门。

西京赋曰:旁开三门,参涂夷庭。

羽猎赋曰:方驾千驷。

常伯陪乘,太仆秉辔。

尚书曰:左右常伯。

应劭曰:汉官仪曰:侍中,周成王常伯任侍中,殿下称制,出即陪乘。

郑玄周礼注曰:陪乘,参乘也。

汉旧仪曰:汉乘舆大驾仪,公卿奉引,太仆御也。

后妃献穜稑之种,司农撰播殖之器。

周礼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tóng lù之种,而献于王。

郑司农曰:先种後熟谓之穜,後种先熟谓之稑。

汉书曰:大农令,武帝更名大司农。

孔安国论语注曰:撰,具也。

史记曰:后稷播植百穀。

孔安国尚书传曰:播,布也。

苍颉篇曰:殖,种也。

挈壶掌升降之节,宫正设门闾之跸。

周礼有挈qiè壶氏。

掌知漏刻。

周礼曰:宫正,凡邦之事跸宫中。

郑玄曰:正,长也。

宫中之长也。

郑司农曰:跸,谓止行者清道,若今时警跸。

天子乃御玉辇,荫华盖。

臧荣绪晋书曰:大驾卤簿有大辇,华盖,中道。

玉辇,大辇也。

华盖,已见西京赋。

冲牙铮鎗,绡纨綷纟蔡。

礼记曰:凡带必有佩,佩玉有冲牙。

郑玄曰:冲牙,居中央,以前後触也。

因佩玉者行走时冲牙与两侧的玉璜相撞可发出悦耳的声音,起到以正举止、步态的作用。

铮鎗,玉声也。

铮,义耕切。

鎗,义行切。

郑玄礼记注曰:绡,绮属也。

许慎淮南子注曰:纨,素也。

汉书班婕妤赋曰:纷綷纟蔡兮纨素声。

绡,思樵切。

纨,音丸。

綷cuì,七悴切。

纟蔡,七大切。

綷蔡,衣服摩擦声。

金根照耀以炯晃光明貌兮,龙骥腾骧而沛艾。

司马彪续汉书曰:汉承秦制,御为乘舆,金根安车,五采文画辀。

蔡邕《独断》曰:“天子出,车驾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

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

五色安车、五色立车各一,皆四马。

是为五时副车。

”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金根车,秦制也。

秦并天下,阅三代之舆服,谓殷得瑞山车,一曰金根,故因作为金根之车。

秦乃增饰而乘御,汉因不改。

西京赋曰:乃奋翅而腾骧。

龙骥、沛艾(马头摇动貌。

沛艾如龙马,来从上苑中),已见上文。

表朱玄於离坎,飞青缟於震兑。

中黄晔以发挥,方采纷其繁会繁盛。

谓卤簿之仪,车骑旌旗,各依方色。

表,犹摽biāo(高扬)也。

周易曰:离,南方之卦也;坎者,正北方之卦也;震者,东方;兑,正西秋也。

周礼曰: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

毛苌诗传曰:缟,白色也。

缟,古老切。

周礼曰:地谓之黄。

臧荣绪晋书,卤簿,曰青立车、青安车、赤立车、赤安车、黄立车、黄安车、白立车、白安车、黑立车、黑安车,合十乘,并驾驷,建旗十二,如车色。

前蜀杜光庭《众修本命醮词》:“年禄增延,福祥繁会,公私贞吉,族属康宁。

”五辂鸣銮,九旗扬旆。

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

又曰:掌九旗之物名:日月为常,蛟龙为旂(同“旗”,《尔雅》,有铃曰旂。

孙注:“铃在旂上,旂者画龙。

”),通帛为旃(zhān赤色曲柄的旗);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yú;龟蛇为旐,全羽为旞(suì系着完整的五色羽毛),析羽(来装饰旌旗、旄节等的穗状羽毛)为旌。

《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

”琼鈒饰玉的矛戟入蕊,云罕晻蔼。

臧荣绪晋书曰:云罕车驾驷,戟车载。

闟(xì长戟)与鈒音义同也。

苍颉篇曰:{蕊木},聚也。

楚辞曰:扬云霓之晻蔼ǎn ǎi。

鈒,音吸。

晻,音乌感切。

吕向注:“云罕,幡也。

”薛综注:“云罕,旌旗之别名也。

”《文选·曹植》:“荣曜当世,芳风晻蔼。

”吕延济注:“晻蔼,盛貌。

”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硡隐以砰潏。

箫管,已见上文。

楚辞曰:鹍鸡嘲哳zhā(乐器声或歌声嘈杂;形容鸟鸣声嘈杂)而悲鸣。

苍颉篇曰:啾jiū,众声也。

嘈,已见上文。

周礼曰:锺师掌鞞。

郑玄曰:击鞞以和乐。

字林曰:鼙,小鼓也。

鞞与鼙同,步迷切。

硡与訇音义同,火宏切。

字书曰:砰,大声也。

字指曰:潏,大声也。

砰,披萌切。

潏,苦盖切。

笋虡嶷以轩翥兮,洪锺越乎区外。

笋虡、轩翥zhù(飞举),已见西京赋。

天子之行,击左右锺,已见西都赋。

震震填填,尘骛连天,以幸乎藉田。

震震,盛也。

郭璞尔雅注曰:阗阗,群行声也。

东观汉记曰:王邑旗帜蔽野,埃尘连天。

骛或为雾,非也。

蝉冕颎以灼灼兮,碧色肃其千千。

蝉冕,即蝉冠。

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

上有蝉饰,并插貂尾,故亦称貂蝉冠。

后泛指高官。

已见魏都赋。

毛传:"颎"jiǒng,光也。

千千,碧貌。

似夜光之剖荆璞兮未经雕琢的璞玉,若茂松之依山巅也。

於是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

降,谓临幸也。

应劭汉官仪曰:天子东耕之日,天子升坛,上空无祭,天子耕於坛,举耒三推而已。

论语曰:长沮、桀溺耦而耕。

郑玄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

王逸楚辞注曰:抚,持也。

耦,二人并肩,共同施力于耒耜。

坻场蚁鼠穴外的积土染屦,洪縻在手。

方言曰:坻,场也。

蚍蜉犁鼠之场谓之坻。

场,浮壤之名也,音伤。

说文曰:縻,牛辔也,忙皮反。

三推而舍,庶人终亩。

三推,已见上文。

国语,虢文公曰:王耕一墢(fá同“垡”,次,番;耕垡,耕地,把土翻起来),班三之,庶人终于千亩。

韦昭曰:一墢,一耜之墢也。

班,次也。

三之,下各三其上。

王一,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人尽耕也。

既云以牛而又言推者,盖沿古成文,不可以文而害实也。

墢,扶发切。

然国语与礼记不同,而潘杂用之。

贵贱以班,或五或九。

礼记曰:帝藉,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于斯时也,居靡都鄙,民无华裔。

都,谓京邑也。

杜预左传注:鄙,邑也。

左传,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王肃家语注曰:裔,边裔也。

长幼杂鹓以交集,士女颁斌而咸戾。

杂鹓yuān,众多貌也。

颁斌,相杂之貌也。

颁,通“斑”。

尔雅曰:戾,至也。

被褐振裾,垂髫总发,老子曰:被褐而怀玉。

杜预左氏传注曰:振,整也。

说文曰:褐者,粗衣也。

尔雅曰:衱jié,谓之裾。

郭璞曰:衣後裾也。

衱,音劫。

魏志,毛玠曰:臣垂髫执简,埤苍曰:髫tiáo,髦也,大聊切。

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毛诗曰:总角之宴。

毛苌曰:总角,结发也。

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垂髫指九岁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蹑踵侧肩,掎裳连襼。

说文曰:蹑,追也。

蹑其踵,所以为追逐也。

声类曰:踵,足根也。

史记:冯驩曰:夫朝趋市者,侧肩争门而入。

贾逵国语注曰:从後牵曰掎jǐ。

方言曰:衤复襦,江湖之间或谓之箫襼。

郭璞方言注曰:襼yì,即袂字也。

衣袖。

说文曰:袂,袖也。

黄尘为之四合兮,阳光为之潜翳。

山阳公载记曰:贾诩鸣鼓雷震,黄尘蔽天。

西都赋曰:红尘四合。

动容发音而观者,莫不抃鳷乎康衢,讴吟乎圣世。

列子曰:一里老幼,喜跃抃biàn鳷zh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