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
1991年在权威杂志《美国科学》 发表文章预测: 计算机将最终 “消失”,演变为在我们没有意 识到其存在时,就已融入人们的 生活中的境地”
概念起源
麻省理工学院Ashton教授于1999年最 早提出,其理念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 (RFID)、电子代码(EPC)等技术,在互联 网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 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
2010~2015年 物体互联; 2015~2020年 物体进入半智能化;
2020年之后 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物联网核心技术
物联网核心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装置、 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红外感应器、全球 定位系统、Internet 与移动网络,网络服务,
行业应用软件。
在这些技术当中,又以底层设备软硬件开 发最为关键,引领整个行业的上游发展。
引言
❖ 物联网是热点。
❖ 2012年,国家将继续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 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 工作步伐加快。
❖ 2015年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 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 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 场
❖ 2010 年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政 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做了这样的定义:物联网 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 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 络。
❖ 欧盟定义: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 互联的物品网络。
– 1965年前后的“大型机”; – 1980年前后的“个人计算机”; – 1995年前后的“互联网”; – 2010年前后“物联网”。
• 在当下的“15年”,一场新的变革正悄然兴起,那 就是“物联网”。有人将2010年称为“物联网元年”
起源与发展
Mark Weiser(1952-1999)
前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
❖ 2005年 普及
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的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在中国诞生了智慧的钥匙(Witkey)和2007年诞生了 “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概念。
❖ 2009年 大发展
业第三次浪潮。 ❖ 第一次:PC机时代
❖ 第二次:互联网时代
❖ 第三次:物联网时代
本质体现 :
一、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 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
二、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 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物物通信的功能
三、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 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 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 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 英文名称:“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 。由该名称可见,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 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 品到物品( Thing to Thing, T2T) ,人到物品 (Human to Thing, H2T) ,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
❖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基 本定义
❖ 《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 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公路设施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 换。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
嵌入技术等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主要内容
•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 •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什么是物联网???
海尔物联网空调超Q演示
物联网从何来?
• “摩尔定律”与“十五年周期定律”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 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这一判断像 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 律”。IBM希望“智慧的地球”战略能掀起“互联网” 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物联网概念比较正式 的提出
1.2 物联网的核心体系没完全建立,认识不深入
2、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网 等都有密切关系,不同领域研究者对物 联网思考所基于的出发点各异,短期内 没达成共识。
但从物联网本质分析,它是信息技术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 升,是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 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实现人 与物对话,创造智慧的世界。被称为信息产
物联网核心技 术——RFID
定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俗称电子标签,通过射频信号 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对其信 息进行标志、登记、储存和管
❖ 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 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 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 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IOT)的特征
物联网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
❖ 1999年 诞生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建立 了一些实用的传感网。
“智慧地球”的概念是美国IBM2008年提出的。 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能的地球”的最新策略。IBM
希望“智能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 技革命。
报告《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 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
阶段:
2010年之前 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 和制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