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新型煤化工行业现状分析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及化学品,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不同,主要分为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煤液化四个生产链。
其中,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中的合成氨属于传统煤化工,煤气化、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煤制油属于现代新型煤化工领域。
传统煤化工方面,工信部先后出台了《焦炭行业准入条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且国家发改委早已明确发文,暂停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因此,我行对传统煤化工的焦炭、电石和合成氨项目支持较少。
本文从近期煤化工产品产销、下游市场、行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重点对我国现代新型煤化工行业现状进行分析。
一、主要煤化工生产企业及产品产销情况
目前,我国现代新型煤化工的主要产品以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为主,具体产销情况如下:
(一)煤制甲醇
2013年我国甲醇产能5629万吨,其中有效产能约5590万吨,超过全球产能的50%,居世界第一。
2013年实际生产2878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8.3%,开工率51.1,其中煤制甲醇占66%,焦炉煤气制甲醇占17%,天然气制甲醇占17%;实际销售甲醇3441万吨,其
中进口甲醇486万吨,为2009年以来首次进口跌破500万吨,出口甲醇77万吨。
2014年上半年,我国累计生产甲醇1808万吨,比2013年同期增加了26.9%,开工率为51.5%;销售甲醇1877万吨,其中进口甲醇171万吨,出口甲醇51万吨。
(二)煤制二甲醚
2013年二甲醚产能1348万吨,其中有效产能1158万吨,实际产量449万吨,开工率33.3%,开工率与2011-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
2014年上半年全国二甲醚产量约230万吨,开工率为36.5%。
由于国内二甲醚产能过剩严重,价格低廉,因此几乎没有二甲醚进口情况。
(三)煤制烯烃
(四)煤制油
(五)煤制天然气
(六)煤制乙二醇
二、煤化工产品下游市场情况
(一)煤制甲醇
2014年上半年我国甲醇下游市场结构:
受2014年上半年国家甲醇价格略有回升、国内扩大内需拉动,甲醇下游甲醛、二甲醚、醋酸等传统市场需求均略有增长,上半年烯烃产量108万吨,需求甲醇302
万吨,同比增长16.8%。
2014年上半年甲醇项目开工率已达70.5%。
(二)煤制二甲醚
2014年上半年二甲醚下游市场结构:
由于在二甲醚发展初期,不法商贩鉴于二甲醚价格低廉,将液化气中二甲醚的掺混比例增加至20%以上,增加了传统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危险性,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二甲醚与液化气混掺的检查力度,对二甲醚市场冲击较大,二甲醚需求萎靡,二甲醚行业的开工率一直维持
在三成左右,2014年上半年二甲醚的开工率仅为36.5%。
(三)煤制烯烃
(四)煤制油
(五)煤制天然气
(六)煤制乙二醇
三、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一)国家政策导向
(一)甲醇
国际市场甲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天然气,2013年下半年中东和东南亚装置原料天然气供应不足,带动甲醇期、现货价格大幅上涨。
历史总是非常地相似,2014年东南亚2套装置又因为气源问题停车,伊朗也有1套装置检修后重启失败,总共涉及产能420万吨/年,这部分供应减少再次带动国际甲醇价格上行。
另外,2014年欧洲天然气的来源也是一个问题,俄乌之间的争端如果无法解决,欧洲或许要从中东和美国进口天然气补充供应缺口,这或将导致中东乃至全球的天然气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影响国际甲醇的正常生产和供应。
现在欧洲还没有进入冬季,俄罗斯是否能为欧洲继续供应天然气还不可知,因此国际天然气制甲醇是否会受影响也不确定。
2014年甲醇主要新增消费产品比例:
国内已建成煤(甲醇)制烯烃项目,受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和烯烃价格维持在万元左右高位运行等利好因素影响,毛利大多在2000-4000元/吨左右,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截至2014上半年,我国已投入运行6个煤(甲醇)制烯烃装置,总产能276万吨/年;2014下半年将新增7套煤制烯烃装置投料试车,形成烯烃产能共340万吨,上述2014下半年中国将试车的7套煤(甲醇)制烯烃装置中包括3套外购甲醇制烯烃:神华宁煤50万吨/年MTP 、山东神达37万吨/年DMTO 和阳煤恒通30万吨/年MTO/OCP ,将新增甲醇消费357万吨/年。
到2015年1季度中国煤制烯烃产能达616万吨/年。
2014年中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全部55个煤(甲醇)制烯烃项目预计到2018年将实现2365万吨/年的产能。
2013年我国甲醇汽油/车发展渐入佳境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甲醇汽油应用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甲醇下游增长较快的行业。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26个省份不同程度的推广和使用甲醇汽油,部分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积极参与到甲醇汽油推广中来;自今年3月份以来,甲醇汽油的推广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由工信部确定的示范省市包括上海、山西以及陕西,目前河北、甘肃以及浙江等省份也都在随着雾霾天气逐渐受到重视,该国标出台应该不远。
若到2015年全部采用M15甲醇汽油进行替代,对甲醇的需求量将高达1428万吨。
甲醇汽车产业化条件也已具备;2012年2月29日,工信部决定在山西省、上海市和陕西省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这是中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出台文件推动甲醇汽车试点。
201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通过对山西和上海两地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的审核,标志着从国家层面甲醇汽车试点项目正式落地;6月份工信部同意陕西甲醇汽车试点方案备案。
目前全国有5个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7个型号的甲醇汽车获得公告,已有4个型号的265辆甲醇汽车投入试点运营。
此外,全国还有20多个省市对甲醇汽车跃跃欲试,共改造汽油车约15万辆。
作为试点省份,山西省现有甲醇加注站50多个,甲醇汽车改造6万辆,有20万量产能的甲醇轿车生产厂预计2014年底投产。
煤炭价格下滑,2013年中国煤制甲醇企业盈利情况良好
据金银岛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局部甲醇市场与原料煤炭价格阶段性走势保持一致。
2010年至今,两地相关系数约60%。
以2012年为界,2010-2011年煤炭价格仍处于上升期,2012年煤炭价格出现转折点。
2012-2013年随煤炭价格回落,甲醇均价水平整体下滑。
2013年煤炭价格维持下滑态势,而下半年甲醇市场行情则出现大幅上扬,这些都使我国煤制甲醇企业今年盈利良好。
虽然自10月份开始局部地区煤炭价格有所反弹,但就年底甲醇价格来看,我国煤制甲醇企业,尤其西北地区利润丰厚;四季度部分企业盈利能达千元。
(二)二甲醚
(三)烯烃
(四)煤制油
(五)煤制天然气
(六)煤制乙二醇
四、我行对现代新型煤化工行业支持情况
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