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分离器操作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新投运)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以下称为三相分离器)及辅助系统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技术要求、投运前准备、投运、运行、停运与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原油粘度≤200mPa.s(50℃)的油井产出物中分离出油、气、水,工作压力在0.6MPa,工作温度在80℃以下的三相分离器的生产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 4830-84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GB/T 8929-2006原油水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SY/T 0081-93原油热化学沉降脱水设计规范SY/T 0448-2008 油气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容器施工技术规范SY/T 5281-2000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验方法(瓶试法)3原则要求3.1 制造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制造和组焊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提供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
3.2 使用前应办理《压力容器使用证》,并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对三相分离器进行定期检验。
3.3三相分离器工作压力应控制在最大工作压力范围内,严禁超压使用。
处理量应在设计的处理能力范围内运行。
4安全操作注意事项4.1三相分离器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与专业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三相分离器。
4.2安全阀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以设计图样规定压力进行定压。
4.3 压力容器的重大的维修或改造方案应当经过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同意。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或维修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安装、改造或维修图样、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4.4三相分离器自控仪表必须保持性能灵敏,运行可靠。
4.5一次仪表、二次仪表应定期由计量校准机构进行校验。
4.6三相分离器及相关设备、仪表、控制系统和管线接地电阻,每年应测量一次(宜为三相分离器检修前),以保证接地良好、可靠。
4.7三相分离器及其附件检修安全操作注意事项:4.7.1应将进液、出油、出水、出气、放空、排污、取样、蒸汽、回水等阀门关严,不能有任何漏失,以防止出现气、液体流淌事故。
4.7.2操作人员进入三相分离器前应按照中石化安字[2007]466号《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工作。
4.7.3进入三相分离器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照明电压不大于12V;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入容器内使用。
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严禁携带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和其它非防爆器材。
4.7.4 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
应对三相分离器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H2S 最高允许浓度不得大于10mg/m3),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
三相分离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4.7.5 要防止清除的污物中含磷等物质自燃,引发着火安全事故,应将污物堆放在有垫层的空地上,以便于拉运处理。
4.7.6检修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安全防火要求进行,不能出现任何明火和火星。
4.8三相分离器、附件及其辅助系统的操作、运行、停运、检修等,应符合所在站(场)的安全、管理规定。
5三相分离器及辅助系统技术要求5.1三相分离器本体5.1.1三相分离器本体各项指标应与三相分离器铭牌相符,应具备有效的产品合格证书(符合SY/T 0448),其制造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三相分离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取得《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
5.1.2三相分离器的水堰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可按油、水密度差和脱水温度确定,必须满足最大调节范围的要求,对应刻度牌刻度应清晰,0刻度应为水堰口与三相分离器内油堰板平齐;水堰调节机构手轮操作应灵活轻便。
5.1.3三相分离器油、水室液位计应指示清晰,反应灵敏。
5.1.4安全阀应具有符合SY/T 0448的“安全阀调整记录”,开启压力应与设计图样中规定压力相符。
安全阀前的切断阀,应选用单闸板闸阀,并铅封全开启完毕位置。
5.2集输流程及配套系统5.2.1集输流程应符合系统运行的设计要求,并满足三相分离器试运行、投运、停运等操作要求。
5.2.2安装前检查各阀门应不内漏。
5.2.3三相分离器及其配套工艺管线、阀门必须按规定进行系统水压试验及吹扫,并满足设计要求。
要求吹尽管线中泥砂、铁屑及其它污物为止。
吹扫管线前,应将安装在管道上不参与试压的调节阀、各种流量仪表、疏水器等加以隔离或临时拆除,待完成试压、吹扫后再恢复。
5.2.4三相分离器内各换热器的进汽(热水)阀应能对蒸汽(热水)量进行调节并稳定,应使用截止阀。
5.2.5蒸汽供汽压力宜保持在0.2MPa~0.4Mpa范围内。
5.2.6热水供水压力宜保持在加热盘管设计压力允许的范围内,一般为1.0MPa~1.6MPa。
5.2.7应按SY/T 5281筛选破乳剂品种和加入量,应能连续均匀加入,并有计量设施。
加药点保持在三相分离器之前适当距离,便于破乳剂与含水原油充分混合,达到充分破乳,便于油水分离。
5.2.8要保障进入三相分离器液量较为稳定,应对来自储油罐底水、卸油车来油等冲击流量进行均匀性控制,冲击流量应小于三相分离器处理能力,以不影响三相分离器脱水效果为技术界线。
5.2.9跨接线应满足生产工艺规范要求,法兰、阀门等连接部位连接螺栓多于5个可不需跨接。
管线在转弯、变径、分岔处及直管段每隔100m~200m接地一次。
三相分离器、流量计、过滤器等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管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5.3配套仪表与控制系统5.3.1与三相分离器配套的所有用电设备、一次仪表,都必须符合防爆设计要求,防爆等级一般不低于dIIBT5。
5.3.2原油流量计、天然气流量计准确度最低为1.0级,污水流量计准确度最低为1.0级。
量程等各项指标应满足生产需要,仪表应有检定证书,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3.3控制三相分离器工作压力、油室液位、水室液位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应进行调节阀行程的零点与满度的调试,使之符合该阀铭牌上的指标。
控制三相分离器压力,油、水室液位采用电动阀时应进行调节阀行程的零点与满度的调试。
控制三相分离器压力采用直接作用压力调节阀时应满足调节范围和精度要求,控制三相分离器油、水室液位采用浮漂连杆机构时,应保持调节控制灵敏,漏失量小,并符合该阀相关技术要求。
5.3.4应保证稳定洁净的仪表用压缩空气的气源,气源应符合GB/T 4830的要求,气源压力不低于0.3MPa,气源供气能在停电后维持5min-20min。
采用电动调节阀控制时,不考虑气源,但应保证电源供给。
5.3.5应具有性能良好的油、水室高、低液位报警,分离器高低压报警功能和试验按钮。
5.3.6控制系统应有备份,运行系统损坏时可以恢复。
5.3.7控制系统和所有仪表均应进行现场调试正常后才能交付使用。
5.3.8控制系统应有UPS不间断电源保证。
6投运前的准备6.1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后取得上岗资格并持证上岗,需熟悉设备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自控仪表(包括一次和二次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操作。
6.2对于已使用过的三相分离器及其附件,应进行壁厚、承压能力、结垢清除情况、波纹板结垢及完好情况等相关检查,必须满足设备设计性能的要求。
6.3三相分离器及相关设备、仪表、控制系统和管线接地电阻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6.4三相分离器及其配套工艺管线、阀门必须按规定完成系统试压及吹扫合格。
6.5完成破乳剂的筛选与加药系统的调试。
6.6检查管线流程6.6.1三相分离器进液、出油、出气、出水、排污、放空、取样各阀门应关闭。
6.6.2出油、出气、出水各路计量仪表的上下游阀门和各旁通阀及各调节阀的旁通阀应关闭。
6.6.3安全阀应处于关闭的正常状态,安全阀前的切断阀应处于全开启状态,并加铅封或锁定。
6.6.4进液、出油、出气、出水各路的压力表、温度计、温度表应齐全完好,工业棒式水银温度计套管中应灌变压器油。
6.6.5检查油、气、水处理相关流程和设施,应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6.7通知污水站、气站、原油库、输油站等相关站库,安排专人负责作好接收油、气、水的准备。
6.8检查计量仪表6.8.1计量原油的流量计应有清晰的铭牌,处于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并保持完好的待用状态。
6.8.2计量污水和天然气的流量计,应有清晰的铭牌,处于有效期内的检定证书,其执行器应有可靠的供电电源,并保持完好的待用状态。
6.9检查自控仪表6.9.1检查气动薄膜调节阀气源,使之正常供气,减压阀输出压力为0.14MPa或0.25MPa。
6.9.2检查各高低压力、液位报警器的试验按钮,应能正常报警。
6.9.3安全栅、数字显示调节仪等所有用电仪表应通电,并能正常工作。
6.9.4检查数字显示调节仪手动、自动档,应能正常切换,油、水液位按50%给定,压力根据生产状况给定,宜在0.2MPa~0.4MPa范围之间。
阀位指示应和调节阀实际阀位相符。
6.9.5控制系统6.9.5.1检查:按要求启动控制系统,应能正常使用;运行三相分离器控制系统软件,检查该系统使其能正常运行。
6.9.5.2控制系统与一次仪表之间的各种参数应调试一致,控制系统的PID调节应设手动、自动档并应能正常切换,油、水液位按量程的50%给定(也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不宜超过±10%),压力根据生产状况给定,宜在0.2MPa~0.4MPa范围之间。
阀位指示应和调节阀实际阀位相等。
6.9.6三相分离器投运前自控仪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系统必须调试运转正常。
6.10三相分离器水堰管高度暂定在可调范围的0刻度位置。
6.11含水量与含油量测定6.11.1应具备测定原油含水率的条件,宜采用GB/T8929进行测定原油含水率。
6.11.2应配备测定水中含油量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