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过程中杠杆原理的运用及风险控制分析摘要该论文的核心内容是以成长期制造企业的战略选择和融资性质特点为出发点,结合企业利用杠杆原理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获得杠杆收益的同时合理控制企业风险。
财务杠杆的使用会存在财务风险,使用经营杠杆又会伴随经营风险。
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交互使用影响企业的收益和总风险。
优化杠杆作用权衡企业所有者分享收益和共担风险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之一。
文章对财务杠杆,经营杠杆,综合杠杆及企业风险成因和如何控制风险做了全面解析之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和启示,为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提出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等建议。
希望在未来从事财务管理活动能中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多做贡献,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谨慎,减少企业资源和利益的流失。
关键词:财务杠杆经营杠杆风险控制AbstractAbstractThe core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the strategic choice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financing characteristics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by utilizing the lever principle to analyze,obtain leverage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enterprise risk.The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will be the financial risk,the use of operating leverage and will be accompanied by risk management.Financial leverage and operating leverage interaction using influence corporate earnings and total risk. Optimal leverage balancing business owners share the profits and risks is one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goal.The financial leverage,operating leverage,after comprehensive genetic lever and enterprise risk and how to control the risk to do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lusions and enlightenment,proposed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Hope in the future to engage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corporate strategic goals to contribute more,for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activities have more of a responsibility,a caution,reduces the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the benefit loss.Keywords:financial leverage,operating leverage,risk control引言财务管理过程中杠杆原理的运用及风险控制分析——以成长期制造企业为例一、引言论文以成长期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长期制造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自主生产和销售,扮演生产者和经销商的双重身份,整个生产运营过程较其他企业要更为复杂,管理难度也较大,将更大程度地承担风险和社会责任。
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加之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手段选择余地少之又少。
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更广阔的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活动更为活跃,但灵活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要求较高。
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毕竟自有资金是有限的,大多数制造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上偏重于向银行申请贷款。
狭窄的贷款渠道加大了企业间的竞争,从而也加大了贷款风险。
成长期制造企业贷款以长期贷款为主,贷款数额较大。
负债就成为运用财务杠杆的出发点,后期固定资产的扩建也将涉及到经营杠杆,成长期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待完善,针对杠杆风险规避、控制也存在问题。
成长期的制造企业该如何全面有效的应对杠杆风险为企业获取杠杆利益是财务管理者需要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成长期制造企业(一)成长期制造企业特征成长期制造企业的标志是需求的迅猛增长,企业的销售额也迅速增长,成本下降,使得行业内企业的利润增加,吸引新的竞争者纷纷涌入,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竞争正式开始。
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建设团队和人才储备,自由资金周转能力增强,企业初具规模,开始建立竞争优势。
这个阶成长期制造企业段,企业会出现新的格局,产权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
成长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处理不当,企业内部可能发生哗变。
(二)成长期制造企业发展要求1、投资需要企业进入成长期阶段,企业面临着战略调整和选择。
其一,企业要选择市场份额导向还是利润导向将是企业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选择,若企业要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和长久的发展,扩大市场份额更为重要,以便防止竞争对手乘虚而入抢占先机。
其二,成长期企业市场份额正在扩大,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获利能力逐步提升,发展迅速,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2、资金需求(1)成长阶段后期资金量投入大,自有资金有限,企业需要外部资金支持;(2)成长阶段的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偏重于银行长期贷款,资产负债比例增加;(3)企业良好的资信条件,通常能贷到数额较大的贷款,成本低、政策优惠。
(4)负债筹资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还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
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杠杆理论(一)杠杆效应杠杆效应,是指固定成本提高公司期望收益,同时也增加公司风险的现象。
企业财务管理中涉及的杠杆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综合杠杆(复合杠杆),对应着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总风险及有关的收益。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杠杆的目标是:在控制企业总风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
杠杆化是把“双刃剑”,当宏观经济逐步走强、企业经营业绩提高、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杠杆理论市场日渐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内在的各种杠杆会对企业的快速成长壮大、放大资源配置能力、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和企业价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一旦宏观经济下滑、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企业会因为无法预知未来市场走向出现恐慌,银行向企业放贷的谨慎性提高,企业想要获得贷款更加困难,企业削弱杠杆化的程度以此来应对疲软的市场,避免较高财务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改变企业资本结构往往也就形成了有效的自保。
因此,只有在“双刃剑”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引入杠杆及提升杠杆使用技巧,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杠杆利用水平,放大杠杆作用。
我们不能完全彻底的“去杠杆化”,低风险的、传统的杠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确合理的方式是依据产品市场的情况调节杠杆的利用、整合程度。
(二)杠杆理论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1.财务杠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实质就是在利用财务杠杆。
所以财务杠杆又叫做资本杠杆、融资杠杆或者负债经营。
这种定义主要强调的是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负债是财务杠杆效应的决定因素。
这种观点便于企业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理解,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有利于企业财务决策的正确执行。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中适当举债,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利用负债筹资成本的固定性质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
当企业负债经营使得企业主权资本收益增加或普通股每股利润上升时,称之为正财务杠杆;相反,如若企业主权资本收益减少或普通股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
可见,这种认为,企业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资本收益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利益相关者分配利润的结果。
以上两种观点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总结起来就是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
还有一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存在借款方式筹集资金,用利率固定即债务资本成本固定的债务资金对企业主权资本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
这种观点主要局限于固定利率负债资金的运用,这仅仅是对财务杠杆简单而直观的看法,除了以事先约定固定利率的借款筹资方式外,上市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优先股的方式筹集资金,优先股的一个特点是购买优先股的股东在企业分配股利时会得到固定金额的收益。
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财务杠杆理论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根据各变量的数学关系公式可以变为: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金额×利息率-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利息为税前支付起到了递减所得税的作用,优先股股利为税后支付没有递减所得税的作用。
财务杠杆系数(DFL)=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I),由于优先股股利不变的性质,可以将债务利息、优先股股利、优先股股利应缴所得税合并表示为利息(I)。
有息负债的存在会使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发生变化,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
企业资产利润率(ROA)=(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平均资产总额*100%。
财务杠杆系数大小衡量财务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引起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利润额与债务利息差额的不确定引起权益资本收益低于没有负债时权益资本的预计收益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