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16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上海市16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类汇编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上海市16区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本资料收集整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宝山区、长宁区、奉贤区、虹口区、黄浦区、嘉定区、金山区、静安区、闵行区、普陀区、青浦区、松江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等16个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6·嘉定期末·21)马克思曾指出:“在英国,特别是弗兰德毛纺织工场手工业的繁荣,以及由此引起的羊毛价格的上涨,对这件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这件事”指A.奴隶贸易B.海外殖民C.圈地运动D.工业革命2.(2016·嘉定期末·22)近代西方,一场否定教权主义和普世主义、追求个人“信仰得救”和人类精神自由的信仰革新运动发源于A.①B.②C.③D.④3. (2016·宝山期末·10)法国学者雅克·索雷认为“饥饿、贫穷、对领主特权和税负不满的法国人民在1789年的春天已经处在起义的边缘”。

他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视角是:A.社会等级 B.社会民生C.经济问题D.政治革命4.(2016·宝山期末·13)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此人是:A.马基雅弗利 B.达·芬奇 C.米开朗基罗 D.但丁5.(2016·长宁期末·22)1522年9月6日,l8位远航的勇士返回西班牙母港,受到热烈的欢迎,人们称赞他们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这是因为他们A.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C.开辟前往美洲的航路D.完成环球航行6.(2016·黄浦期末·14)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A.倡导宗教宽容B.抨击罗马教会C.推销“赎罪券D.反对宗教改革7.(2016·金山期末·1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

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A. 中国政治文明的滞后性B. 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C. 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D. 法国政治文明的保守性8.(2016·静安期末·10)国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就曾声称“朕即国家”,自视为神的化身。

这间接表明当时法国的政治制度是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C.专制君主制 D.议会民主制9.(2016·静安期末·15)“它,曾经是大陆法系的发祥地;也曾是唤醒人性的辐射地;更是全新经济要素的孵化地”。

这里的“它”指的是A.意大利 B.德意志C.法兰西 D.英吉利10、(2016·闵行期末·15)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

”由此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 B.《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C.信仰是否有必要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11.(2016·浦东新区期末·13)16、17世纪的欧洲通货膨胀,币值下跌,物价大幅上涨,此称“价格革命”。

直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中世纪城市复兴发展B.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C.中西贸易的巨额逆差D.农业生产的急剧下滑12. (2016·普陀期末·16)“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含着大量的黄金,我身边的这些印度人说他们在这些岛上挖金子……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我认为不用带着回西班牙,只要带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就能卖得很好。

”该日记的作者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13. (2016·普陀期末·17)“在世俗社会的第一批支持者当属帝国骑士,他们痛感自己的特权不断遭到侵蚀,对许多周围的人因为效命于教廷而大发利市愤满不平。

”空格处当填A.城市自治 B.君主专制 C.早期殖民D.宗教改革14.(2016·松江期末·13)下列现象,出现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统治时期的是A. 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 授权商人组建垄断贸易公司C. 在全世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15.(2016·松江期末·14)1498年5月20日,达·伽马率领船队抵达卡里库特,从而正式开辟了欧亚之间的海上直通航路。

卡里库特位于A.美洲 B.印度 C.中国 D.非洲16. (2016·松江期末·15)在近代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对人的认识首先形成如右图所示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社会主义17.(2016·徐汇期末·11)史家评论某地的历史发展时指出:“这个地方因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当地人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率先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创造出新的时尚”。

“某地”当指()A.西班牙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18.(2016·杨浦期末·10)一部历史人物纪传影片的旁白说道:“这个名字被全世界所认识,……从他开始,从德国开始。

最终在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实现了传统罗马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传统天主教也开始了三教鼎立的局面。

”“这个名字”应该是A.马基雅弗利 B.马丁·路德 C.马克思 D.俾斯麦19.(2016·杨浦期末·11)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

促成当时“文化融会”的主要因素是A.丝绸之路的广泛传播 B.民间的海外贸易的兴盛C.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D.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坚船利炮20. (2016·闸北期末·2) 2015年6月,美国耶鲁大学发现1491年的世界地图中已显示了新的地理发现,如葡萄牙人在1488年首次经过好望角的地点等。

该葡萄牙人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21. (2016·闸北期末·3)14世纪与17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了两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发源地在A. ①、③B. ④、②C. ③、②D. ④、①22. (2016·闸北期末·9)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人对非洲海岸有过多种称谓,以下最淡化价值判断的是A. 黄金海岸B. 奴隶海岸C. 沼泽海岸D. 象牙海岸二、非选择题1.(2016·嘉定期末·39)欧洲近代社会的开端(14分)欧洲的近代社会固然可以从“地理大发现”作为极具历史象征意义的开端,但是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外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则是从18世纪开始。

——陈乐明《欧洲文明扩张史》问题:(1)“历史象征意义的开端”体现在哪些方面?(8分)(2)你是否赞同“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外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则是从18世纪开始”,说明你的理由?(6分)(1)经济:地理大发现以及海外殖民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地理大发现在王室支持下进行,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

思想:地理大发现有利于科学技术进步和视野的开阔,从而冲击教会的精神统治。

对外: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任三个角度,8分)(2)赞同。

思维方式:启蒙精神的影响下,科学、理性取代神学和专制思想(2分)。

社会外观:政治视角-18世纪,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向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继英国革命之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2分)经济视角-工业革命促使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社会结构变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等(2分)(如答不同意或部分同意,可视史论结合情况酌情给分)2.(2016·奉贤期末·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在中世纪后期(1050—1350年)的欧洲,市场规模出现了显著的扩张势头,以至于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都称此现象为“中世纪后期的商业革命”。

而这引发了西欧政治体制及其一系列的变迁,深刻改变了西欧历史的发展进程。

结合所学,叙述“中世纪后期的商业革命”对西欧工业革命之前的政治体制及其变迁的影响。

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开始复兴。

由此,城市中的市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争取自治权利,有些城市获得自治;12世纪之后,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5分)15世纪下半叶,民族国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各阶层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英、法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4分)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4分)3.(2016·黄浦期末·39)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

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

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