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王》公开课教案

《老王》公开课教案

《老王》杨绛
彭山观音中学:曾群芳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杨绛、钱钟书及其作品。

2、积累词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

3、速度课文,理清文中的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4.学习通过几个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从中品味作者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仁道主义精神。

2、学会善待他人,学会关心生活中的普通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1、把握文意,理清情节
2、感知老王的苦与善,
3、理解文末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激发他们的平等意识。

2、深入领会句子意味,以及人物刻画中表现出的人间博爱。

一、导入——“老王”画像导新课:
1、由《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引入课文。

明确:善良是为人之本。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和作品:
(过渡)老王是个普通人,可写老王的作者杨绛可不一般的。

杨绛(杨季康的笔名),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和文学研究专家。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等。

是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3、画像导新课:请同学们看书上78页,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老王。

从画像上看,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②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③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④从弯腰曲背的样子看,他是一个病人。

……
观察很仔细,考虑得也很周全!但我们要更全面的认识老王,只靠对这幅画像的解读还不够!接下来,我们一同走进作者杨绛的散文,一同走近老王,去结识这位平凡的却有金子般心灵的人!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勾画积累字词,注意读音,字形,以及重点词语的词义:
2.用心品味老王的故事,用情体悟老王的形象。

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分别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概括: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在。

3.“我”,“我”的一家,又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4.课文最后一句应该怎样理解!
三、整体感知
(一)说老王思考: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分别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概括。

——不幸;善良
————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1、讨论老王之“苦”“命苦”“不幸”
生活艰苦职业——蹬三轮(谋生手段)
身体——残疾(生理缺陷,谋生苦难)
生活——塌败小屋(居住条件)
精神凄苦孤独、无亲
还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生活和精神的双重不幸者,特别是精神上,那个时代真正同情关心甚至能够怜悯他的人很少。

(现实社会中有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


2、研读老王之“善”“心善”“善良”
送冰——冰大,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送人——送默存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
送香油和鸡蛋——
3、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为什么这件事最让人感动?有这么多的邻居,老王为什么唯独送礼物给我?欣赏第三个片断——送香油和鸡蛋!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因为。

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知恩图报。

一个生存状态已经亮起了红灯的病人,一个命运如此糟糕而不幸的人,临死前,他还不忘用
最朴实最简单而对他而言又是最隆重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杨绛的感谢关心之意。

杨绛所接受的礼物也不仅仅只是鸡蛋和香油了,而是世界上最宝贵最纯粹来自心灵最真实的馈赠。

也让杨绛沐浴到了最灿烂最美丽的人性光芒。

总结:老王是一个不幸而善良的人。

(二)说作者:老王之所以这样善待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善良之人
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
——我与老王闲聊;(精神上的平等靠近和慰问)
——女儿送鱼肝油;(言传身教)
——坐车照顾老王的生意;
——关心老王生活;
——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
2、——作者很照顾老王,那她当时是否日子很好过?有富足的物资可以给老王?有充分的精力照顾别人?
——“我”当时在哪儿?文章中怎么说?干校的生活怎么样呢?
因为当时是文化大革命。

那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

由于受“左”思想的影响,杨绛夫妇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

被下放到干校里,进行劳动锻炼,参加繁重的劳动,身心受到严重的迫害。

在那里,要接受劳动改造,还不能拿工资,被批斗,被定为“特务”“反动权威”,“人人可以起来欺凌戏侮”。

这样的处境应该是十分艰难的。

——然而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却仍然说自己是——“幸运”的。

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仍旧是“幸运”的人呢?(她比起那些更不幸的人幸运是在什么地方?)
再怎么着,我们都熬过了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我们还活着,许多人也活了下来,可老王,已经死去。

受到了老王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感谢。

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

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

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

因为她有一份悯人的情怀,同情心,善于体会别人的苦处而淡化了自己的愁苦。

我们在概括时可以给它打一个双引号。

小结:“我”是“幸运而善良”的。

3、我们知道老王对“我”,“我”对老王挺好,为什么我又觉得“愧怍”呢?
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因为,我竟然没有让他坐坐喝一口茶水,这是让我后悔莫及的。

“他来表示感谢,我却用钱来侮辱他”我更没有理解到老王那羸弱不堪的身体里裹藏着的一颗最纯粹的善心。

小结:可见在作者的思想中,她真的是平等地对待老王,把他当作一个心地善良、人格高尚的人去对待——无关乎职业,无关乎收入!而“我”身处不幸,还能关心别人,体察别人,尽量帮助别人,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爱,爱使苍凉的
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三)说自己:关注老王:
杨绛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是一位“幸运”又“愧怍”的人,这表现了知识分子勇于反省的良知。

老王只是社会众多平凡人物的一个代表,留意我们的生活,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的“老王”存在!请同学们看资料………………看了图片,说说你的看法或是感想!在座的每位同学是否反省过自己,当我们面对一位弱者或不幸的人,我们在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请仿照下面例句说出你的心愿。

请记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意。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六、小结
读杨绛的《老王》,文中写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

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以真诚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愿我们的真爱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将会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

七.作业
1.面对老王的遗像,你想对老王说些什么?请写下来,不少于200字!
2.你将如何关心身边的老王
3.仿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