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浅谈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摘要:市政工程是一个城市最为基础设施的工程,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公共利益和政府的形象。

与市民的日常工作和公共安全密切相关,历来倍受政府关注。

加强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与环境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质量管理解决措施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城市形象以及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供水工程、排水工程、燃气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卫生工程及防灾工程等,是直接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城市公共设施。

市政工程是有政府部门筹划,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多数属于形象工程。

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具有投资额大、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广大城市人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为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监督方针,建立和健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控”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监督、热情服务,确保每一项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肤浅看法。

1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弊端
市政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市政工程中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成败。

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1.1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政府监管体系和社会监控体系这两大体系已成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有利保障。

但是,尽管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却未能和社会监督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国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仍有相当数量设立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下或与有行政隶属关系,客观上极易产生行政腐败,不利于工程质量责任的落实。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重大工程质量技术风险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控制和消除质量技术风险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1]。

1.2 质量监督执法水平低下
市政工程主管部门对工程的相关验收把关不严,施工单位还没按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完成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市政工程主管监督部门很轻易地对工程进行了验收并出具了相关的手续,说明主管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也只是流于形式。

从业队伍素质不高,不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工程质量监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还时有发
生,监督执法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部分企业和个人仍然没有把质量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部分工程建设参与方和个人信用缺失,重大工程质量技术风险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控制和消除质量技术风险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

1.3 监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市政工程主要专业技术工种和特种作业人员全面持证上岗率不足,存在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承包现象,致使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难以有效控制,个别工程出现安全隐患。

监理人员执业资格不规范,人员素质不高,对验收标准、操作规程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执行不力,对施工重点部位控制不到位。

监理资料不齐全、混乱,关键过程、重要部位、隐蔽工程未及时到位检查,签证不齐全,不严格按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对基础、主体工程进行评定、对竣工工程质量进行初验和评估。

原有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模式,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没有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一些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少数市政工程出现偷工减料违规行为,工程质量水平出现下降趋势。

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2]。

1.4 施工人员专业化程度差
市政工程施工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的施工企业,肩负着多重施工任
务。

由于施工企业承揽任务较多,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必然缺乏许多技术岗位,必要的技术人员p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企业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对监理人员进行定期资格培训考试,实行持证上岗,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监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市政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市政工程经济知识,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对监理机构的检查力度,促进质量行为规范,严格市场准入,建立过程监管、年度综合评价体系,限制或清除质量行为不规范的监理企业,增强监理的责任感。

2.2 严格审查制度,做好监督预控
市政工程开工前,要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进行资格审查,审查施工、监理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和质保人员从业资格,审查是否按规定履行变更手续。

监理工作重点是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监控工程质量,使工程建设质量与工期达到预期的双重目标。

监理要参考施工单位历史施工情况,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规划等文件,制定工程质量监督方案,明确重点监督内容。

工程要求“短、平、快”,所以,一定要严格审查制度,做好监督预控。

2.3 建立监督机制,强化质量控制管理
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择优选择监理单位,保障
监理利益,加强对监理单位工作管理与考核,充分发挥监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基础控制作用。

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体现技术权威性。

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从政治的高度,树立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

提高监督执法能力,质监人员要学法、懂法、守法,严格按程序执法,体现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公正、权威”。

2.4 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质量控制是检查和保证实验工作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检验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

按照“严格控制、加强防范、经常检查”的原则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及早地发现和杜绝可能影响工程最终质量的不良因素和事故苗头,使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监督过程中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做到违法必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