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经典

溶液 溶解度练习题经典

溶液溶解度练习题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溶于水中,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或蒸发的方法D.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顺序:甲>丙>乙【答案】A【解析】A、t1℃时,乙的溶解度等于甲,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相等,故所得溶液质量甲=乙,故正确;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t2℃是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丙大于甲,故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或蒸发的方法,故正确;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故错误。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答案】D【解析】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D、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100%=28.6%,故错误故选D3.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100g B.200g C.300g D.400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D.转移溶液时溅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钠放在右盘且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 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A说法正确;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B说法正确;C、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D、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相等,如果硝酸钾溶液蒸发溶剂前,是不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6.NH4C1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NH4C1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大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答案】D【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乙为氯化铵;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不饱和时,浓度大小关系不确定,C、甲物质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t1℃、t3℃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故D正确.选D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t1℃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答案】A【解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较大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8.KNO3和Na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介于20℃-40℃之间B.5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3>NaClC.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60℃时,30g KNO3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14.2g【答案】B【解析】A. t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介于20℃-40℃之间,正确;B. 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3>NaCl,错误;C.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正确;D. 60℃时,50g水能溶解55gKNO3,20℃,50g水能溶解15.8gKNO3,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0g-15.8g=14.2g,正确。

故选B。

9.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B错误;C、t2℃时,溶解度的含义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g氯化镁,因此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ag,故C错误;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0.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20℃时,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7.5%【答案】C【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指明温度,错误;B. 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错误;C. 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1.6g,故50g水最多能溶解15.8gNaCl,将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4.0%,错误。

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能力。

11.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m g溶液B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C.m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 gD.向m g溶液A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 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m g溶液B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说明此时B溶液已经饱和。

则食盐在20 ℃时的溶解度为36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