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数的组成教案
【篇一:青岛版数学一上《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
设计】
5以内数的分解组成
教学目标:
1. 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 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5的组成。
3. 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1—5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书写1—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一数老师有几个手指,数数身边的小朋友等,进一步理解1-5
这几个数的意义。
2. 完成自主练习:
首先,带领学生读“自主练习”四个字,让学生知道这是要求学生自
己做的练习。
(小朋友们先看看这个图中都有什么?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数字念一念。
为什么数字“1”要对准小狗?生答:因为小狗只有一只。
你真棒!也就是说数字和图片中的小动物的数量是一样的,对吗?那么,聪
明的小朋友会做下面的题吗?动动手,做做试试。
)
(二)探究新知
每个小朋友都有两只手,那么小朋友知道你的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吗?你能用它来表示出不同的数字吗?请小朋友们看,在小手和数字之
间有个什么?圆点。
不同的数字,小圆点也不同,你能把没有表示
出来的小圆点表示出来吗?这是关于5的分解组合。
(三)巩固练习
1. 数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数量来。
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数,分别
将小兔子、小鸭子、小公鸡的数量数出来,写到相应的小动物后面
的括号里。
2. 根据下面的数字,用彩笔涂出相对应的小圆点,认识单数和双数。
3. 小猴的卡片可以放在哪?是2、3、4的分解组合中的一个。
4. 数一数图画中有几只小鸟?除了小鸟,图片中还有什么?你能数
出它的数量吗?
【篇二:中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
中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
关系。
2、能学会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活动准备:
师:小兔子(2个一个小白兔一个小灰兔)萝卜(5个)
幼:笔记录卡数字卡(每人一张)纸片每人5张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看符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到我们班来做客?
2、出示小兔子。
丰收的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扒了许多的萝卜,我们来数数有几个?
3、师出示萝卜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
(观察萝卜的形状的大小、颜色)提问:有几个萝卜?用数字谁来表示?
是先不急着帮农民伯伯解决问题,先思考一下,然后老师把5张小
纸片发给小朋友,你们来操作一下怎么分,到时候呢,老师请小朋
友来回答,看谁分得又好又多,看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
2、幼儿操作5分钟
3、复习3和4的组成和分解。
师:以前的课上啊,我记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3、4的组成和分解,可是现在老师忘记了,谁来告诉
老师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个胡萝卜,要分给两只小兔子,可以
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个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
有2和2。
师:那么把5个萝卜,分给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分呢?请小朋友
来分。
4、再请个别幼儿来分。
是提问:你是怎么分的?5个萝卜分成了几个和几个?引导幼儿说出来分
5、请第三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小结:5的分法有几种?
总结:教师总结有四种分法,引导幼儿一起念出来。
三、游戏(给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2个小朋友上来玩游戏。
2、小朋友要仔细听好游戏规则。
规则是要找到和你的数字宝宝合成5的数字宝宝,假如你的数字宝宝是4,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1;如果你的数字宝宝是3,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2,我们来看下哪个小朋友找到又快有准?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的小本领,和爸爸妈妈玩5的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游戏。
【篇三: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5以内数的加法教案
白花镇小方圆圆
教学内容:西师版以年级上册《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例感悟加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加法的含义。
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初步感受数学的作用与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
3.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方法的多样性,学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5这几个数字朋友,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可以用他们来表示?
2.从1-5谁能用手指来演示数数。
二、合作探究
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创设情境—
(1)奖励给坐得端正的一个学生一支铅笔,问:这是几支?又给1支,问:现在合起来是几个?
(2)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动态演示主题图,突出“合起来”。
(3)看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辆车与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
同时,板书“2”、“1”与“=3”。
)
[教者意图:此处从学生喜欢的“小圆片”引入,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合
并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再通过主题图,使学生感悟“合起来”的含义。
]
问题一(4)在“2”与“1”之间用一个什么符号就能很清楚地表示出2
辆车与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呢?
探索交流—(5)学生自己“创造”符号或通过看书、同桌交流解决。
解释、练习(6)明确方法,认识“+”,介绍算式,教会读法。
(7)
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2+1=3的实际含义。
(8)出示练习题
2、探索3+2=□。
创设情境(1)师出示,这是几朵红花?
(2)又出示,又是几朵红花
画圈后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3朵花与2朵花合起来)问题—(3)你能够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3+2)
(4)对了,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那么3+2等于几呢?独立
探索—(5)请同学们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比一比谁最先找到
答案?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画示意图,用手指数等。
教师巡视,与
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注意发现不同方法,先完成的同学与同桌交流)讨论交流—(6)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a、一生上台演示:数手指,从3开始,接着依次再往后数2个,就
b、另一生上台演示:摆实物,从3开始,加1个是4,再加1个就
是5;
c、一生上台演示:摆小圆,先摆3个,再拿出2个,然后数一数是5个。
(体会3与2组成5)
解释、点拨。
教师对勇于表达自己意见的同学予以鼓励,同时注意
归纳,梳理学生的不同算法,使算法更清晰。
(7)小结:解决一个问题办法是多种多样的。
同学们可以选一种自
己喜欢的方法。
(8)练习巩固
[教者意图:例1、例2的教学,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
生自己去探索“合起来”的表示方法、自己去探索“3加2”的不同算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
习惯。
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学具和如何倾听等。
]
3、一图二式
创设情景(1)通过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什么?(2)说说图中小朋友是怎样观察列出算式的
(3)通过观察算式4+1=5,和1+4=5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
处从而得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后结果是相等的
(3)练习巩固
(4)满意的猴子的故事(巩固这节课的知识)
4.算式的写法
三、课堂小结
1.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表示
2.认识了加号“+ ”
3.知道了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4.根据一幅图列二个算式
5.算式的书写
四、作业课本13页3题
五、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2+1=3算法:数数
接着数
数的组成
口算
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