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鹿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5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玻璃分子间斥力起作用B.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C. 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对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B. 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但是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不能改变系统的内能C. 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D. 水的内能大于水蒸气的内能3.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体积缓慢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体积B. 物体间的扩散现象主要是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C. 在任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D.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炭粒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5.分子力F、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C. 若分子间的距离r增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D. 在阶段,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6.某同学用打气筒为体积为的排球充气,充气前排球呈球形,内部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均为设充气过程中排球体积和内外气体温度不变,气筒容积为,要使球内气体压强达到,应至少打气多少次A. 20次B. 30次C. 40次D. 60次7.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玻璃制成的三棱镜,通过三棱镜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

关于a、b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对a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色光的折射率B. a色光的光子能量小于b色光的光子能量C. a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色光小D. a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比b色光小8.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B. 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C. 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发生变化D.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或差不多9.两单摆在不同的驱动力作用下其振幅A随驱动力频率f变化的图象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摆振动时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有关,振幅与固有频率无关B. 若两单摆放在同一地点,则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4:1C. 若两单摆摆长相同放在不同的地点,则甲、乙两单摆所处两地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4:1D. 周期为2s的单摆叫做秒摆,在地面附近,秒摆的摆长约为2m10.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B. 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C. 入射角小于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D. 入射角大于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11.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到过程中,振子通过的路程为48cmB. 时,振子在O点右侧6cm处C. 和时,振子的加速度相同D. 到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12.一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介质中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 该波的波速为C. 时,P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D. 在到的时间内,P沿传播方向运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质量为m的纯油酸,滴在液面上扩散后形成的最大面积为S。

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有A. 油酸分子的直径B. 油酸分子的直径C. 油酸所含的分子数D. 油酸所含的分子数14.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 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则空气从外界吸热C.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 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温度不变,体积越小,则压强越大15.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 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C. 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D. 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16.一束复合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折射后分开为a、b两束不同颜色的单色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光束a的频率比光束b大B. 在玻璃中传播,光束a的波长比光束b大C. 玻璃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玻璃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D. 若光束从玻璃中射向空气,则光束a的临界角比光束b的临界角小17.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机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B. 周期T或频率f只取决于波源,而与v、无直接关系;波速v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它与T、无直接关系C.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振源的振动速度总是相等D. 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18.多选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

则这两种光A. 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 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19.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此时,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 这列波的波速是C. 从开始,质点P比质点Q早回到平衡位置D. 若该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尺寸为l0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20.如图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波长为,E点为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C两点都是振动减弱点B. 振动加强的点只有B、E、DC. 直线BD上的所有点都是振动加强的D. 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开口向上的导热性能良好足够高的汽缸,质量为、横截面面积为的活塞放在大小可忽略的固定挡板上,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中,开始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

现将环境的温度缓慢升高,当活塞刚好离开挡板时,温度为多少摄氏度?继续升高环境的温度,使活塞缓慢地上升,在这上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8J,则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多少?22.如图所示,ABCO是扇形玻璃砖的横截面,,OB为扇形的对称轴,D为AO的中点,一细束单色光沿与AO面成角的方向照射到D点,折射光线与OB平行。

求:该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上射出时,折射角的正弦值。

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A3. A4. C5. D6. A7. B8. B9. B10. B11. A12. C13. BC14. CD15. ABD16. BC17. BD18. BC19. AC20. AC21. 解:气体的状态参量:K,对活塞由平衡条件得:解得:由查理定律得:解得:K则有:继续加热时,理想气体等压变化,则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外界对气体做功为: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可得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J。

答:现将环境的温度缓慢升高,当活塞刚好离开挡板时,温度为;继续升高环境的温度,使活塞缓慢地上升,在这上过程中理想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8J,则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73J。

22. 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经过D点d法线刚好经过B点,折折射角为,则则折射率为:设光在圆弧面上的入射角为,根据正弦定理有:解得设光在圆弧面上射出时的折射角为,则有:解得:答:该玻璃砖对光的折射率为。

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上射出时,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即可正确解题,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根据分子动理论内容分析答题;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解答】A.分子间作用力发生作用的距离很小,打碎的碎片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力作用距离,因此打碎的玻璃不易粘在一起,这并不能说明是分子斥力的作用,故A错误;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是由于需要克服打气筒内外的压力差,不能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C.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故C正确;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错误;故选C。

2.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内能的概念,正确理解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所处的状态有关;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关键在于记忆。

【解答】A.系统的内能是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所以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故A正确;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故B错误;C.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它们的物质的量不同,内能不同,故C错误;D.在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要克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水的内能小于水蒸气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3. 解:A、当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对外界做功,A正确;B、根据常数,P增大时,V不一定变化,B错;C 、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可知,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D 、在的过程中,不能排除做功,若有外界对气体做功,则内能增大,若气体对外界做功,则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解答本题应明确:气体体积膨胀则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均可改变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均可改变物体的内能,故在分析内能时一定要借助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的变化.4. 解:A、分子的质量,但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尤其是气体分子之间距离更大,则分子的体积,故A错误;B、物体间的扩散现象主要是分子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B错误;C、在任一温度下,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均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故C正确;D、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