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完美版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完美版
广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好似被 白雪覆盖。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 弯刀。
诗的前两句为骏马驰骋创设了一个怎样的 背景? 大漠平沙如雪,燕山弯月似钩,诗的前 两句展示出了寒气凛洌、清冷肃杀的边疆 战场景象,为后面写骏马驰骋,冲锋陷阵 ,创设了一个广阔无垠的背景。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借马抒情,这是作者渴望建功 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什么时候我能 给骏马套上镶金的 马笼头,飞快奔驰 着,踏遍这清爽秋 日的原野!
品析“快走踏清秋”的妙处。 “踏清秋”三字,搭配新奇,“清秋”
时节草黄马肥,正好策马奔腾,前面冠以 “快走”二字,形象地暗示了骏马轻捷矫 健的风姿,寄寓了诗人希望遇明主、得重 用、建功业的愿望。
结 构 梳 理
马诗
写景:边疆战场,清冷悲凉 虚写: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作者以石灰自 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 的人格,表现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和 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诗 歌 解
锤:敲打。凿:撞击,雕琢。 千、万:虚指,表示撞击次数多。
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 夸张
烈火焚烧若等闲。 好像平常事一样。
写石灰石开采和烧炼过程的艰难。
坚强不屈的精神。
结 构 梳 理
石灰吟
状物: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经历磨练
喻人: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 坚守节操
坚韧不屈 堂堂正正
诗
歌
小
结
《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咏石
灰,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
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
的决心。
竹 石
作 者 简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 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
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结 构 梳 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特点
状物
立根原在破岩中
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 抒情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坚 畏定 艰顽 险强
诗
歌
小
结
《竹石》借描写扎根在石缝中的竹
子的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
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拓 展
咏煤炭
延
[明]于谦
伸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马诗
指燕然山, 今蒙古国境 内杭爱山。
何时将要。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yān
燕燕山山月似钩钩。 何何当当金金络络脑脑,
快走踏清秋。
古代的一 种兵器, 形似月牙。
用黄金装 饰的马笼 头。
诗
歌 解 读
比
沙雪
喻
展现出边 疆战场上的清
大漠沙如雪, 冷悲凉。
燕山月似钩。 月 比钩
喻
似
sì (似乎) shì (似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 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 么坚韧劲拔,不管你刮 的是什么风。
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有什么样的表达效 果? “咬”字,充分表现了竹子倔强和坚韧 的性格。“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 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诗人借“竹石”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诗人借“竹石”表现了自己坚定顽强、
初 读 古 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 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古代诗 歌体裁 的一种 名称。
指高尚 的节操。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等闲闲。
全,全然。
粉骨碎身浑浑不怕, 要留清白 在人间。
诗的题目《石灰吟》是什么意思? 石灰吟:吟颂石灰。 吟:吟颂。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随 堂 练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习
yān yàn jìn jìnɡ
莺歌燕·舞 燕·国 干劲· 疾风劲·草
二、诗词填空。
大漠沙如雪,_燕___山__月__似___钩__。 粉骨碎身浑不怕,_要__留___清__白__在__人___间_。 _千__磨__万__击___还__坚__劲__,任尔东西南北风。
jìnɡ
千磨万击还坚劲,
你。
任任尔尔东西南北风。
诗
歌 解 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读
咬定青山不放松, 拟人
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裂的岩石,暗喻艰苦的环境。 写竹子生长环境恶劣。
勇于直面困难的精神。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韧、刚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三、词语拓展。 【含“马”的成语】
金戈铁马 一马平川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人仰马翻 老马识途 走马观花 千军万马 一马当先 人困马乏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课 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习 默写《竹石》。
题
10 古诗三首
马 诗
作 者
李贺(约790—约816),
简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人。善
介 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
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世称“诗鬼”“鬼才”等。
主要作品:《马诗》《雁门
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初 读 古 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 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介 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
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
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
突出。
主要作品:《竹石》《板桥全集》等。
初 读 古 诗 听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 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任凭。
竹石
xiè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表借 明马 志自 向喻
诗
歌
小
结
《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
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
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能够
建功立业的愿望。
石 灰 吟
作
者
于谦(1398-1457),
简 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 介 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其
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
操的内容为主。
主要作品:《石灰吟》 《于忠肃集》等。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 里开采出来的石灰石,把 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 常常。
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 双关 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
粉身碎骨也毫不惧 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 留在人世间。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 法?有何妙处?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以人的思 想感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吟咏 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