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表信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日益受到的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的关注。

现金流量表集中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和结存的信息。

通过分析了解企业的资金管理状况,企业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现金周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

一、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的有关决策提供依据,但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资料是按一定的原则和计算公式将原始记录数据进行重新组合、压缩和提炼而成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不能直接为决策者服务。

所以报表使用者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现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进一步地加工、整理、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有用的信息,正确评价企业获取现金能力和偿债能力,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从而为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

编制现金流量表提供了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直接有效地分析企业偿还债务能力、支付能力,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本期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客观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周转能力是否顺畅;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与现金有关或无关的投资筹资活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金流量。

以现金流入与流出汇总说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动态报表,其编制基础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结构比财务状况变动表更明确、更易理解。

二、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一)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之比的分析。

通过流入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

通过流出结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当期现金流量的主要去向,有多少现金用于偿还债务,以及在三项活动中,支付现金最多是用于哪些方面。

在流入流出之比的分析中,经营活动流入流出之比越大越好,表明企业每1元的流出可换回更多的现金;投资活动流入流出之比小,表明企业处于发展时期,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比值大;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小,表明还款大于借款。

从经营、投资、筹资三者对现金净流量的贡献分析过程中,我们要结合企业所处的经营周期确定分析的重点。

(1)对处于发展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能为负,应重点分析企业的筹资活动,分析其资本金是否足值到位,流动性如何,企业是否过度负债,有无继续筹措足够经营资金的可能。

同时判断其投资活动是否适合经营需要,有无出现资金挪用或费用化现象。

我们应通过现金流量的预测来分析将还款期限定于经营活动可产生净流入时期。

(2)对处于增长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该为正,我们要重点分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其货款回笼速度、赊销是否有力得当,还要了解成本、费用控制情况预测企业发展空间,企业是否充分利用应付款项,同时要关注这一阶段企业有无过分扩张导致债务增加。

(3)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趋于正常化或适当萎缩,重点分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是否有保障,现金收入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是否匹配,同时注意企业是否过分支付股利,有无资金外流情况,现金流入是否主要依赖投资收益或不明确的营业外收入。

(4)对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开始萎缩,可以重点分析其投资活动在收回投资过程中是否获利,有无冒险性的扩张活动,同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及时缩减负债,减少利息负担。

这一阶段的贷款期限不应超过其现金流量出现赤字。

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二)分析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并按照流入现金和流出现金分别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能具体反映现金的流向,如企业当期从银行借入1000万元,偿还银行利息6万元,在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分别反映借款1000万元,支付利息6万元,这些信息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不能提供的。

可以逐项分析现金收入和支出的数额及其所占比例,说明现金的大致来源及去向。

了解企业现金来源和支出的大致情况后,还应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做进一步的分析,经营所形成的现金流量构成了企业现金的内部来源,是企业经营成果在现金流量上的反映。

可以分析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内的各项目,如果现金流入的大部分来自于净利润和折旧,则表明企业现金流入正常,而如果企业现金流入的大部分来自存货的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则要运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现金流入的原因。

如存货的减少是否正常、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应付账款的变化情况等。

(三)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企业当期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收入,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支出,如购买原材料与商品、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税费,然后才用于偿还债务,所以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

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正具有偿债或支付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业绩很可观,但却出现财务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也还有些企业虽然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成果并不可观,但却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现金流量表完全以现金的收支为基础,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了解企业现金流入的构成,分析企业偿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债权人收回债权的信心。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首先应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现金支出后,是否还能足够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如果不能偿还债务,必须向外举债,说明企业经营陷入财务困境。

所以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分析企业的支付能力主要是对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与各项支出现金进行比较。

企业取得的现金只有在支付了生产经营所需现金和本期应偿还的债务后,才能用于投资与发放股利,这表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上,如果“现金流量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正数,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是增加,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但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并非越大越好,若现金净增加额太大,则可能是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的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比率进行来具体的反映:(1)到期债务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到期债务额该比值大于或等于1,说明本期的到期债务得以顺利偿还,若该比值小于1,说明本期必须筹借资金或出售资产才可偿还债务。

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债务总额比来反映。

这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2)负债总额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全部负债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大,相应的风险越小。

其值越小,表明偿债能力越小,相应的风险越大。

(3)现金股利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总额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保障越大。

(4)资本金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资本金总额该指标资本金现金流量越高,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回报能力就越强。

其次还有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现金利息支付比率、现金比率等都是可以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指标。

这些指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能力越强。

(四)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便于分析一定期间内产生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差异;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资金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筹资获得现金的能力。

通过现金流量表及其他财务信息,可以分析企业未来获取或支付现金的能力。

例如企业通过银行借款筹得资金,从本期现金流量表中反映为现金流入,但却意味着未来偿还借款时要流出现金。

再例如本期应收未收的款项,在本期现金流量表中虽然没有反映为现金的流入,但意味着未来将会有现金流入。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等。

其进行分析的主要指标有:(1)现金流量资本支出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总额该指标主要是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其值越大,说明企业发展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额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其数值越大越好。

(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贷款分红。

(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若低于同业水平,说明该公司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五)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流动性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现金适应性就强。

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比较可以评估企业收益的质量,评价企业收益质量的财务比率是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

经营所得现金是指经营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

营运指数大于或等于1,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收益品质较好;若小于1,则说明会计利润可能受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收益品质较差。

而企业的流动性是指将净资产迅速变为现金的能力。

根据资产负债表所确定的流动比率虽然也能反映流动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作为流动资产主要成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转变为可偿债的现金,而存货因成本计价也不能反映变现净值,流动资产中的待摊费用也不能转变为现金。

流动性可以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全部现金流量的比率进行分析,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速越快,企业财务基础越稳固,从而偿债能力与对外筹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越高。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会计报表能够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现金流量表仅反映可用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关注非货币信息。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方面,它具有局限性,应结合其他信息综合评价财务的数据信息。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报表信息的有效性。

报表中所反映的数据,是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会计事项影响的结果,根据这些历史数据计算得到的各种分析结果,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只有参考价值,并非完全有效。

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来看,有些是难以用货币来表示的,而且有些非货币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报表使用者来说比货币信息更为重要。

非货币性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经理对财务报表报告的评论;资产的构成及保值增值情况;损益表中非经常性项目与经营活动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企业或有负债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实际负债数量对比关系;企业公众声誉等。

相关主题